干货|适合学校的游戏,请给幼师收藏。

就要开学了。过了一个寒假,老师和孩子都需要适应学校的节奏。那么,如何有序开展新学期的工作,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呢?以下教育游戏,可以快速帮助孩子“收心”进入上学状态,赶紧收藏起来带去玩吧!

01

熟悉你搭档的游戏。

问候某人。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游戏目的:拉近距离,熟悉同伴。

游戏玩法:

1.请班里的小朋友走来走去,互相问好(“你好”!你好!)。

2.同时提醒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招呼(比如握手、拥抱)。

接下来,让孩子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问好。鼓励他们继续在班里走来走去,每次都用不同的方式问候同伴。以下是一些选择:以军人的方式问候他人;以王子的方式问候他人;用公主的方式和别人打招呼,只要角色是小孩子喜欢的。

我的名字

适合年龄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游戏目的:介绍自己,熟悉同伴。

游戏玩法:

1.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逐一介绍他们的名字。

2.孩子说名字的时候要伴随动作,动作要表现出孩子的爱好或者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我说“我叫小A”的时候,右手假装拿着笔在画画,左手假装拿着盘子,表示我喜欢画画。

3.每个孩子都要单独介绍自己的名字,并配合动作。当所有的孩子都介绍完后,请举手说出你记得谁的名字,并从他的动作中猜出他喜欢做什么。如果你猜对名字感兴趣,就可以得到这个好朋友的拥抱。

猜猜我是谁。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游戏目的:认识同伴,熟悉他们。

游戏玩法:

1.请一个孩子上台,闭上眼睛,背对着孩子。老师指定一个或者摸一个孩子的头,孩子通过改变语气说“请猜猜我是谁”。

让这个孩子转过身来,猜猜是谁说的。

02

趣味团体游戏

毒蛇饿了吗?

适合年龄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游戏的目的是活跃气氛,培养孩子的敏感度。

游戏准备:空间比较大的游戏场地。

游戏玩法:

1.孩子们站开,老师扮演毒蛇的角色。如果听到“嘶、嘶、嘶”的声音,说明毒蛇不饿,小孩子可以随意蹦蹦跳跳。

2.如果毒蛇发出嘶嘶声,孩子要摆好形状,不要动。如果它动了,那条毒蛇就假装要吃掉他。

03

冥想游戏

玩具船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游戏目的:平复心情,让孩子安静下来。

游戏玩法:

1.让孩子们站成一圈,让他们想象在圈的中间有一个大湖。

老师站在一个孩子身后,示意他闭上眼睛。告诉他,“你是一条船,你要渡过这个湖”。

3.老师轻轻推着孩子,示意他慢慢往前走,就像湖面上漂浮的小船。(眼睛必须闭上)

他正要往另一边走的时候,另一边的孩子伸手抓住了他。然后他就可以睁开眼睛,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不是抓住他的那个孩子。

5.抓住他的宝贝,继续当“船”,让两三只“船”同时浮在湖面上。

04

提高注意力的游戏

吃点东西

适合年龄阶段:小班

游戏目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游戏玩法:

1.老师说了一组单词,比如:米饭,面包,苹果,香蕉,桌子,糖果碗等。有些是食物,有些不是食物。请孩子们听到“食物”这个词时张开嘴,发出“嗷”的叫声,并假装在吃食物。

2.每个单词之间可以有两秒钟的间隔。

无声点名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游戏玩法:

1.老师只开口,不会念孩子的名字。请孩子根据老师的口型判断老师指的是谁,谁站起来。

2.如果你是对的,老师点头就可以坐下,继续点下一个孩子。

大小西瓜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游戏玩法:

1.孩子们围成一个圈。

2.老师指定一个孩子当领导,说“大西瓜”,他的手却像小西瓜;然后第二个孩子说:“小西瓜”,但是他的手就像大西瓜一样,直到最后一个。

单词接龙

适合年龄阶段:大班

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专注力。

游戏玩法:

1.孩子们坐成一圈。其中一个孩子说了一句话。

他左边的孩子继续说另一个词,然后下一个孩子继续说另一个词,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说完。

游戏的目标是找到让这些单词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方法。注意,每个人一次只能说一个词。

金锁银锁

适合年龄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敏捷度,提高注意力。

游戏玩法:

1.两人一组做游戏:A宝宝将手掌向下水平抬起,B宝宝将食指放在A宝宝的手掌下..

2.读儿歌:金锁银锁,点击锁。读到最后一个“锁”时,婴儿A会迅速握住手掌,试图抓住婴儿B的手指,婴儿B要迅速缩回手指,防止同伴抓住。

3.这个游戏可以通过交换角色来重复。

05

一个培养团队合作的游戏。

抓老鼠

适合年龄阶段:中产阶级,大班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传统游戏:

1.老师和孩子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圈做“老鼠笼”,3 5个孩子站在大圈里扮演“老鼠”的角色。

2.玩“老鼠笼”的孩子手拉手读儿歌,玩“老鼠”的孩子围着“老鼠笼”进进出出。当“咔嚓”一声念出来,玩“老鼠笼子”的孩子立刻放下手,同时蹲下。

3.“鼠笼”里的“老鼠”算被抓。被抓的孩子表演一个节目,然后站在一个大圈上做一个“老鼠笼”。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的“老鼠”都被抓到,一些角色被换了,游戏重新开始。

创新的游戏方式: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扮演“老鼠”角色的孩子戴着头饰,扮演“老鼠笼子”角色的孩子一边在圈里走,一边顺时针读儿歌,增加了“老鼠”出不来的难度。还可以放沙袋当“粮”,规定“老鼠”一次只能拿一个沙袋当“粮”,把拿出来的“粮”放在下一个“粮”筐里。

用儿歌:

老鼠,老鼠,坏事,

偷食物和大米。

让我们建造一个老鼠笼子,

点击抓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