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信号告诉你,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有问题。
同龄的孩子,有的孩子四肢协调性好,表演时自信大方;有的孩子比较笨,跟不上节奏,慌慌张张地勉强把整个过程串下来。
久而久之,会对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跟节奏慢,还是容易被各种物体绊倒,其实都是孩子身体不协调发出的信号。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他们提高身体协调性呢?老岳建议你要牢记以下五点!
孩子爬行时保持的独特姿势,手脚与四肢的协调运动,是训练体力和身体协调性的最佳方式。
但是,由于爬行过于简单易操作,孩子在爬行的敏感期过后,就不再爱爬行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到六岁,还没有爬800小时,继续让孩子爬。如果孩子不想爬,家长可以花时间设置一些新奇有趣或者有挑战性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爬。
比如放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在前面作为引导;用枕头、毛毯、纸箱等东西,在地板上布置一个多变刺激的“森林”,让孩子即兴发挥,爬山、爬洞、追球。
如果你觉得不卫生或者孩子不愿意,就不要放弃。只有爬行时间足够了,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才能逐渐得到训练。
“感觉剥夺”是指人与外界刺激高度隔绝,使我们的感觉系统无法接受外界刺激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不允许孩子出去跑,不允许碰。孩子主动接受刺激的所有活动都被剥夺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给孩子喂食,穿衣等等。
这样的育儿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以后缺乏触觉学习和触觉敏感度。而且这种孩子不爱参加活动,会失去很多锻炼身体协调性的机会。孩子缺乏锻炼,协调性自然无法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拒绝过度的安排、代理和限制,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浇花、提东西、爬楼梯等。
本体感受是触觉“下沉”的产物,是人体的一种“深度感受”。
它能准确地向大脑提供有关肌肉和关节的详细信息(如肌肉是伸展还是收缩,关节是弯曲还是伸直),让大脑进一步发出准确的动作指令,指导身体做出正确的动作。有了好的本体感受,就能有好的动作,肢体操作更有效率。
本体感受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锻炼的结果。婴儿期的翻身爬行,婴儿期的拍打和平衡训练,儿童期的跳绳和游泳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本体感受。
我们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在这两个半球中,左手和左脚触摸某物产生的感觉信息最终会传递到右脑;右手和右脚接收到的感官信息会传递到左脑。
左右脑交互共享信息,整合后再发出命令,执行动作。还是左脑执行右脑发出的命令,右脑执行左脑发出的命令。
左右脑的区分度越好,处理感觉信息和发出动作指令的效率和准确度就越高,人体就会越灵活、协调。反之,身体的柔韧性会越来越差。
训练孩子的双侧脑分化也很简单:
1.多带孩子爬楼梯,坐公交车出门,提供双侧协调和负重游戏;
2.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多做爬、跳、站、走、站等户外活动。
孩子外在的表现,其实是内在功能的表现。
大脑接收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后,再给身体相应的指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影响最后的动作输出。比如孩子的前庭、触觉、视觉等反应迟钝,或者各种神经系统之间整合不良,都会导致动作输出不准确。
这提醒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整体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正如老岳所说,“感觉统合是孩子成长的金钥匙。”感觉统合能力高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应对;感觉统合能力低的孩子,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勇气、自信心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生活会更加艰难!#孩子#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 #老岳谈感觉统合# #家庭育儿#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