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起伏的实验,老师需要放什么材料?不同的方法换起伏要提供哪些相应的材料?
活动背景:
在一次日常的班级积木消毒中,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浸泡在水中的积木,有些漂浮在水面上,有些沉在水池下。孩子们对这种现象很感兴趣。为什么有些相同的积木会浮起来?有些正在下沉?围绕孩子的热门话题,我们在科学探索区投放了沉浮的探索资料。
活动描述
第一段:跌宕起伏的实验开始。
我让孩子们一起猜什么会浮起来,什么会沉下去。孩子们自信大的会沉,小的会浮。我会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猜测收集实验材料。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材料,比如回形针,希望引起孩子原有经验的认知冲突,从物体的材质上引导孩子注意物体的形状。我提供了几个功能不同的脸盆(一个放漂浮物,一个放沉物,一个放水)和一张记录单,就这样,我们的沉浮实验开始了。活动第一天,就有很多人来参加。辛屹是第一个做这个实验的人。她把物品一件一件放进水里,仔细观察物品是浮着还是沉着,有时不清楚的时候还会把手伸进水里摸摸。她做完后,开心地拿着记录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做实验。当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测一致时,觉得特别成功,但不一致时,就会留下一点遗憾。在孩子充分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问题,比如回形针为什么又轻又小,会沉。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
分析:
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沉浮”这种活动,对于一些相关的沉浮,还是没有什么经验和知识。孩子对沉浮的基本体验是,大的东西重的东西会沉,小的东西轻的东西会浮。然而,孩子们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与他们原有的经验相冲突。孩子知道小而轻的东西可能沉,大而重的东西可能浮。他们不仅仅根据物体的大小和重量来猜测物体是下沉还是漂浮。另外,孩子们收集的很多材料都是塑料制品,而这些塑料制品都是漂浮的,所以孩子们也明白,从物品的属性来看,已经形成了“塑料的东西会漂浮,铁的东西会下沉”的经验,并对这一关键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第二段:都是金属做的。为什么有的浮有的沉?
在孩子们初步形成了“塑料的东西会浮,铁的东西会沉”的经验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资料,验证所获得的经验。我专注于放置不同的金属物体,以便对儿童现有的经验造成进一步的认知冲突。实验结束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无论什么塑料物体确实会漂浮,但同样的金属物体有不同的起伏,会像变魔术一样变化。在一次实验中,菲菲做完实验后摆弄着这些材料。当她将碗装满水后,发现碗开始下沉,这与之前的实验结果不同。碗在装满水之前是浮着的,但装满水之后就沉下去了。原来物体的起伏是可以改变的,原本重的东西也可以让它浮起来。所以如何改变事物的起伏就成了孩子的问题。
分析:
在简单地探索了不同物体的起伏之后,孩子对沉浮活动有了一些体验,也与原有的认知体验产生了矛盾,于是我们围绕这个矛盾继续探索。从孩子产生矛盾的地方出发,选择单一的、比较特殊的物品——金属。因为金属物体在孩子的概念里都是比较重的物体,所以孩子现有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结果有一定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内容。虽然碗、盘、罐等。都是金属物体,形状都是空心的,空心的物体重量比较轻,所以都是漂浮的。在这个阶段,孩子体会到空心和实心的不同起伏。
第三段:如何改变物体的起伏?
在发现碗盛满水时的起伏后,孩子的兴趣不仅仅是观察不同物品的起伏,很多孩子开始在操作中寻找改变物体起伏的方法。在一次活动中,浩浩问我能不能在操作的时候给他一根绳子。原来他是想用捆绑的方法,把重的物品绑在轻的物品上增加重量,以便把物品由浮变沉。在这个操作阶段,孩子可以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从重量、大小、形状等多方面探索改变物体起伏的方法。
分析:
在前两个阶段的活动中,我们围绕着不同物品的沉浮。通过这两个阶段的探索实验,孩子们发现有些物品有时会沉,有时会浮,这意味着物品的沉和浮不仅与自身质量有关,还与外界影响有关。比如一个碗,没装水的时候是浮着的,装了水之后是沉着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更关注的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起伏。这不仅仅是观察物体起伏的实验,而是通过试图改变物体的重量或体积来改变物体起伏的探索。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有更多的探索机会,可以选择不同的物品组合,增强了实验前的思考和实验的兴趣。通过尝试实现不同的项目来达到自己的实验结果。
第四部分:有趣的起伏游戏
纸船,鸡蛋,纸盘,泡沫板...各种涨跌已经开始。孩子们在纸船、纸盘子和泡沫板上不断增加雪花的数量,看谁的浮力更大,谁的浮力更小。原来不同的材料浮力不同。在清水中加入食用盐,你看,原本平静的鸡蛋浮了起来。加盐量不同,鸡蛋漂浮的高度也会不同!
分析:
从开始观察物体的起伏,感知影响物体起伏的原因,到改变物体的起伏,儿童了解到物体的起伏不仅受自身条件的制约,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物体的起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各种沉浮游戏,通过增加物体的重量和改变液体的密度来帮助孩子感受不同物体的不同浮力。比如通过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用盐来改变清水的密度,可以达到鸡蛋沉浮的效果,这与以往捆绑物品、增加物体重量等方法有很大不同。首先,物体本身没有变化,只有介质——水。通过这种探索,引导孩子发现改变媒介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起伏。这也拓宽了孩子的思路,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方法。
关于儿童活动效果的思考:
从孩子对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实验来看,老师的“教”更多的体现在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所营造的环境和材料上。而孩子的“学”体现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孩子的探究行为。
一、善于从孩子的兴趣中寻找素材点,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这个活动是基于孩子们对热点的观察和讨论。活动的素材来源于儿童的发现,从选材的角度更适合儿童去探索。活动之前,孩子已经有了探索的欲望,有利于整个活动的不断推进。从儿童的兴趣点出发,通过共同收集素材,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新发现问题的循环中,将各个阶段的探索层层串联,从而达到儿童跌宕起伏的体验顺序。生活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一切都可以教育和借鉴。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可以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活动前,幼儿可以基于“兴趣”这一内因,在活动的环境和材料中隐藏教师“教”的痕迹,幼儿在活动中“学”的主体性进一步凸显。
第二,教师要在活动中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从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在活动中的地位是支持者。通过创设有效情境,仔细观察幼儿操作,分析活动效果产生的原因,不断调整投入的材料。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一目了然,推动着孩子们的活动向前发展。当然,老师在给出配套材料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个活动中最核心的体验和价值,即孩子应该通过这个活动学到什么?感觉什么?在整个活动中,我利用起伏材料的不同属性,不断制造与儿童原有认知经验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冲突点就是这个活动的教育价值。从提供材料引导孩子猜测结果、验证结果中发现问题,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断丰富和拓展孩子对跌宕起伏的认知体验。只有孩子在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尝试,这些认知体验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孩子的内在体验。
科学探索是儿童在操作中将科学的核心概念转化为本体经验的过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大班的孩子们接触到各种理论和科学的内容。从实践中不难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究是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也更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在活动中,老师的“教”和孩子的“学”是成反比的。幼儿可以通过活动中积累的探究经验,进一步分析材料、操作实验,从而获得具体的科学经验,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不断调整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并获得相关的学科经验。这种“少教多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改变了一般的学习模式,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孩子的内驱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