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2万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抑郁症与KPI有关。
某组织跟踪了丹麦1309家公司,调查了32万名员工,最终发现:
在实施KPI的公司,员工使用抗焦虑药物的概率要高5.7%。
梁叔看到这个报道并不意外,符合我之前的感觉。现在只是一个定量的证明。
前段时间,梁大爷和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聚会。他现在是一家以绩效考核出名的公司中层。
那个朋友肯定压力很大,头发都没剩多少了。
吃饭的时候,我精神恍惚,一直在看手机邮件。
他向梁大爷抱怨,现在10分钟都不能安静,脑子里全是指标,经常失眠。一想到第二天的工作就像一张巨大的暗网向他扑来,他的呼吸变得迟缓。
总之,每天心里好像有一块大石头,让我焦虑,让我对一切都感到厌烦。......
梁大爷也没好意思让他去医院检查,因为这种情况是抑郁症的表现。
当然,大部分老板并不在乎员工是否抑郁,只要不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
KPI不会因此而被废除。毕竟在很多管理者心中,绩效考核是管理的必备技能。
你想要什么,只要KPI上来,嗖的一下就来了。
梁叔也认同KPI考核在很多企业都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但是,当一个企业迷信绩效考核的时候,很多负面效应不请自来。
这些负面影响可以称为:绩效黑洞。
性能黑洞1:目标退化
绩效考核可以把一个大目标变成很多小目标。
经理的初衷很好。原来是小目标完成后,大目标自然就达成了。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当所有人都专注于小目标时,大目标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种目标退化。
职场作家李刚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板张先生做起了小生意,很成功,但苦恼也随之而来。
销售业绩增长了20%,但利润只增长了5%。仔细了解后才发现,他们有A、b两个产品。
一个产品是他们独家代理,利润高,但市场不大;
产品B市场大,好卖,但利润不高。
老张很苦恼,想了想,去KPI了。
所以我用了两个指标:销售额+利润率。
销售B产品时,销售人员也开始拼命推A产品。
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老张正高兴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合作多年的老客户的投诉。原来产品A需要更多的售后服务,卖的多了,老客户的服务自然跟不上。
我们做什么呢在KPI上,还有一个“客户流失率”。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欠款增加。
原因是卖家为了刺激业绩,承诺很长的账期。
我们做什么呢在KPI上,多加一个“缴费年限”指标没有坏处。
按照规定,要想快速还钱,就得给返点,所以销售费用变高了。
很快,“销售费用”指标再次出现在考核项中。
终于,半年过去了,张老板惊讶地发现,销售经理们的KPI分数很高,奖金也不少。
而销售业绩的增长几乎为零,“销售收入”在KPI中的权重只有30%。......
你看,KPI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你有你所评估的。
但是,那些你不评估的东西,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崩塌。
而且最重要的是,指标太多会造成失焦,小目标做得再好也无法形成大目标。
这一点,梁大爷也有切身体会。
一次,我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到一个电话。我担心是家里有急事,就接了。
当我得知某车险公司在推销产品时,我告诉他我在高速公路,接电话不安全。这个我以后再说。
谁知道,那边一再恳求我给他五分钟时间完成产品细节的让步,因为这是对他们的一次评估。
你看,这是典型的目标退化。对于一个车险公司来说,保证他人的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吧?
而且我在高速公路上接电话,明显不安全。我应该马上挂断电话。
但是,为了考核,是一种本末倒置。
就算这家公司把赢得客户放在第一位,用这种方法能让客户产生好感吗?
这不就是把客户活活推给竞争对手吗?
每一笔销售都达到了他们的目标,小目标也达到了。
最后客户被赶走,大目标落了地。你觉得这是销售的错还是管理者的错?
绩效黑洞2:动机退化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在一次演讲中批评业绩。
他说,KPI太细,人的行为动机就会不正常,就会本末倒置。
张勇也坦率地谈到了海底捞走过的弯路。
之前他们把KPI指标做的很细,甚至列出了杯子里的水不能少于多少,客人的手机一定要盖好,否则扣分。
太好了,这些标准动作员工都做得很好,客户却不买账。
客户说我不想喝豆浆,不用加。服务员不干,不行,我不喝就给你。
有时候客人在说话,不想经常被打扰,但是不能。他们需要被评估。只要你杯子里还有空间,服务员嗖的一声就到了。
有客人说不需要手机壳,服务员不做,要考核。
于是很有礼貌的说:“大哥,麻烦你让小弟给你带个套子。”
客人恼了,说:“我说不行,你干什么?”
结果过了一会,客人发现手机不见了,正在找。他抬头一看,是在服务员手里,正在往箱子里装。
客人一生气,小弟马上求饶说:“冷静点,我不会这样的,我会扣分的。”
这样的事情不少,得罪了不少客人。
听到这些事情后,张勇有句名言:每个KPI背后,都有一个复仇女神在某个地方等着你。
张勇后来废除了所有指标,只有一个除外:客户满意度。
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根本,太复杂的考核,只会退化员工的动力,忘记最根本的东西。
德国社会学家罗尔夫曾说过一个典故:
当法国殖民政府统治越南时,它颁布了一项法令:
政府这样做是为了控制鼠患,结果老鼠越来越多。
因为大家都在养老鼠。
罗尔夫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只对激烈的考试本身做出反应,没有人会去关注背后的目的。这是一种动机退化。
性能黑洞3:能力退化
我认识一位老经理,在一家大型企业做了多年的区域领导。那家企业是典型的绩效导向型管理。
他坦率地告诉我,在他们公司当经理是一种“递包裹”的游戏。
你什么意思?
他说自己刚当领导的时候,一直想从根本上抓管理,让公司走向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然而后来才知道,这是找死。
因为,一方面,上面领导给的时间很短,你也就上任半年。如果你做不好,你会马上被替换。
这种玩法谁还有心情做长远的事情?
其次,即使给你很长的时间,你会致力于持久的事情,但那就相当于养猪,前期需要大量的精力,短期内没有效果。
最后,小猪长大了,但是四年任期到了,你调到一个新的地方。
这样一来,你这头猪就等于被那个接班人养了。人来了就把猪杀了吃了,爽到不要了。
于是,那位兄弟告诉我,除了坚持短期效果,别无他法。
我一上任,都是短期快速动作。我用费用砸业绩,降员工福利降成本,降客服费补市场。......
这些动作一出,业绩就上来了。
我马上问他,这个有明显的副作用。现在不爆发,迟早会爆发。
不过,他说这些副作用会慢慢出现,当它们出现时,他会因为表现良好而被调到更大的机构。
听他这么一说,我有点明白“递包裹”的意思了。如果他被调走,他的继任者会弄得一塌糊涂。
这不就是说在鼓停之前,花要发完,谁收到谁倒霉吗?
所以你也要理解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那么急功近利。
我努力,踏实,到了收获的时候,功劳都归了别人。
如果我只求短期利益,却能一步步往上走,烂摊子自然就有人接手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有句话说的很好。在这个世界上,有5%的人已经很好了,有5%的人已经很坏了,剩下90%的人的素质取决于制度的引导。
所以,你可能觉得只关心自己往上爬的领导是坏的,但其实坏的不是个人,而是制度。
所谓人,说到底就是在体制下做出趋利避害反应的动物
然而,这些深谙短命生存法则的幸存者,能一路高歌猛进,永远追求事业吗?
真的不好说。在这种制度下,管理者的能力也会变差,因为在短期业绩的刀下,只能做出那些快速的动作。虽然短期内有效,但是没有技术含量,不能磨练。
去掉三板斧:砸费用,拿考核吓唬员工,篡改账本。其他技能没有机会成长,也不会。
我们不妨提前想好结局。当公司说要转型,说要创新,说要互联网化,说对不起,你跟不上我们的节奏。我们分手吧。......
这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你以前在泥坑里折腾,人家以为你翅膀碍事,给你剪了。现在,突然,我们要起飞了,嗯?你的翅膀呢?
纳尼,我问你,你要和谁争论?
在最后说
这篇文章一出,应该会有很多KPI的支持者来接受挑战。所以,我先说清楚,我不是完全否定绩效考核,我是完全否定绩效。
我承认KPI在管理中的作用,你也不得不承认绩效考核只是一个管理工具,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当你本末倒置,就是一种表演主义。如果你迷失在其中,就会导致目标、动力和能力的退化。
如果你是经理,我可以给你三个建议:
如果你在小企业,不要用KPI,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你在大企业,如果能少用几个KPI,专注就有生产力;
你是中层管理者,对KPI设置没有发言权,那么你的能力就完全体现在对KPI漏洞的修正上,那些数值规则的中间地带就是你的施展空间。不要总是告诉员工评估的事,这是懒惰的表现。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我只给你一个建议:
最傻的人就是拿着卖白菜卖白粉的钱,结果抑郁了,真的不值得。
看看你每月的薪水。你以抑郁为耻吗?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