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盛开的母亲花,忘却烦忧之花,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倒
仲夏,一场夜雨后,居住的小区花坛里,浓郁的萱草,开得那么绚丽夺目。驻足停留在这一刻,一股浓浓的爱意涌上心头,美妙多情的瞬间。如果没有这场久违的雨水,萱草满身的泥土,就像没有梳洗打扮一样,美貌也要大打折口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所有的花儿一样,萱草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开花谢皆风景。然而唯有萱草却情深深雨濛濛,未曾忘记的东西,总是萦绕在心里面。
萱草,又叫忘忧草,那忘忧草为什么能忘忧呢?理学家朱熹有文章表示:忘忧草的忘忧方法就是吃。但是这里的忘忧草指的是地里种植的黄花菜,而非花坛里的萱草花,一定不能食用。
萱草的花开得好漂亮。橘黄、橘红色的萱草花含有大量的秋水仙碱,哪怕在热水中浸泡或烫了再烫,也不能食用;如果不小心吃了,会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常常会出现口干、腹泻、头晕等症状。
萱草的植物文化底蕴也十分有趣,又誉之为我们中国的母亲花,还真有一段 历史 传说故事呢!
据说,古时候每当游子远行的时候,就会先种一些萱草花,希望母亲看着这些萱草花,就会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恼,让母亲开心起来!之后,许多文人都以萱草为题,写作了优美动情的文章。唐朝孟郊《游子诗》中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还有方伟的《萱草吟》一诗,六角初开映筚门,深秋时节似春温。浪游万里家何在,每对萱花忆母恩。真是“不尽人间万古愁 ,却评萱草解忘忧”的优美动听旋律,久久回荡在脑海深处,母亲的音容相貌又浮现在眼前!
萱草之所以会称之为母亲花,也就有这种 历史 悠久的文化源远。古代人对萱草情有独钟,包含着很深的感情,情深意重,也许就不难理解了。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母亲的生日为萱辰;母亲的别称为萱亲,故有萱草称母亲花一说。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它就是中国的母亲之花,号称忘忧草是也。《博物志》中:萱草,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萱草除了观赏之外,还有就是对空气质量的检测作用。因为萱草对氟十分敏感,如果周围空气一旦被氟污染,萱草叶子就会变成红褐色。因此,它常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检测环境,是否氟污染的指针植物。
萱草暖心,情意绵绵!忘却烦忧,笑容满面!
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