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被毁了。

最近,一款知名的战争游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迫于压力,游戏厂商不得不改变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

以后未成年人想玩游戏只能在休息日的8点到9点玩一个小时。

家长们都很高兴,为这样的规定出台鼓掌。

这一举动让很多未成年人愤怒。

他们去各个评论网站刷分数,一个战争游戏的分数很快就降到了几分。

不会玩游戏的孩子,有的暴跳如雷,有的痛哭流涕。

一个游戏就能让孩子如此暴躁,称之为精神鸦片也不为过。

事件一出,很多玩家开始在网上安排家长。

有建议关闭卫生院、足疗店、棋牌室,给成年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也有指责说,家长不应该被教育失败逼到游戏里。

还有人说,孩子即使不玩游戏,也会找到其他的乐趣。只要他们不愿意,没有任何娱乐,他们仍然不会学习。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毛病。

游戏的存在真的影响不了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游戏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好处。

大多数反对控制青少年的人还没有孩子。

当你家有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时,没有一个家长能淡定。

成年人放松的地方很多,但现实中有多少人沉迷其中?

相反,以一款竞技游戏为例,有多少未成年人没有接触过?

说实话,玩这种战争游戏有几个人能淡定?

成年人连输都还会生气,何况未成年人。

环顾四周,有多少孩子没有因为这个游戏而情绪失控,破口大骂?

有多少孩子为了游戏逃学,厌学,在游戏里偷财物花?

而且里面的人物篡改历史,衣着暴露,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是有害的。

问问你身边玩这个游戏的小朋友,四大刺客有没有变成李白、韩信、阿克、勇士兰陵?

孩子不能理解课本上所有的字母和公式,却对游戏技巧如数家珍。

游戏厂商举办各种比赛,让很多孩子的梦想变成了电竞选手和游戏主播。

这样的精神侵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些叫嚣着要无罪游戏的人以后不用出去打工了吗?

精通游戏能让老板给你升职加薪吗?

游戏段子可以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吗?

谈婚论嫁,不买房不买车能跟婆婆说你是荣耀之王吗?

所谓适度游戏对大脑有益,过度游戏对身体有害。

但是游戏运营者本身是没有底线的,他们只关心游戏的活跃度,这不是他们要操心的事情。

他们只展示了游戏火爆的一面,却不提行业的真实情况。

电子竞技中的淘汰率极高,成千上万的年轻运动员可能无法进行职业比赛。

知名主播人气很高,但是解决不了温饱的主播数不胜数。

大多数有电竞梦想的普通人,最后都要去工厂上班。

一些无良主播为了保持游戏热度,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礼物。

游戏里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各种充值活动,国庆、春节等大型节日估计都有。估计等孩子兜里有钱了,这个时候游戏厂商就会出来割韭菜了。

事后想退费,但是很难。充值金额的90%退还后,玩家账户将被收回。

无良游戏之所以能积累大量玩家,是因为设计者对玩家心理了解透彻。

他们雇了清北的高飞做后台数据,严格控制你的游戏。

什么样的游戏能让你欲罢不能,自然是赢了或者输了的那个。

很多竞技游戏都说自己的游戏是公平格斗。

其实后台数据已经控制了游戏的输赢。

玩过竞技游戏的人都应该知道。

只要连输几局,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赢得比赛。

而且你连胜之后,还会有一波跪求。

很多时候,和你对战的不一定是真正的玩家。

你以为你在玩游戏,其实你是被游戏设计师玩的。

未成年人大多是自制力差的孩子,设计者推出这样的游戏机制,显然意味着自制力差的人上瘾了。

然后诱导消费,赚的盆满钵满。

政策一出,一个竞技游戏立马减去游戏角色加的服装。

靠卖低俗肉来吸引玩家,怎么会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对电脑游戏很着迷。

很多年后,有多少人还在为早已过时的游戏着迷?

扪心自问,有多少网瘾少年成年后不后悔自己在游戏上投入的巨大精力和金钱?

国家之所以要管,是为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让诱惑少一些,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

这些令人上瘾的游戏项目早就应该被监管了。

对于大多数未成年玩家来说,为了消遣而玩游戏的时间越长,未来就越糟糕。

游戏摧毁的是一个人的可能性,是人生路上设置的巨大陷阱。

那些为一个游戏疯狂的孩子引以为戒还不够吗?

不消灭,让游戏时间停留在健康的时间范围内。

现在不懂的未成年人,总有一天会感谢这样的规则。

青春和梦想只有一次,无数少年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