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松
第一次接触slack,刷黑客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被推高。进去一看,原来是邀请。第一印象是网页版的IRC(互联网中继聊天)。2000年以前的qq用户一定对qq聊天室记忆深刻。当然,qq聊天室不是IRC。当时正宗的IRC服务是263/freenode,部分高端用户使用。去了这里可以有很多无话不谈的网友——估计吹牛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微信和qq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Slack最初是由公司(当时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创始人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游戏制作而开发的。后来发现slack非常好用,我就辞了原来的工作。
我手机上微信公司群历史的容量已经超过了1G,一般都是产品讨论和几张截图,但是我不敢删。就算换了手机也要重新导入备查。尤其是brainstrom这个产品的讨论,是自发开始的,讲完就忘了。或者作为一个开发者和一个产品运营同事讨论某个特性,开发的时候要在协作网站上做一个任务清单。首先要打开微信搜索当时的记录,然后复制粘贴在手机上发给自己。同时要打开网页版的微信,然后把原来的讨论内容粘贴到电脑编辑器里(张小龙:微信让你这么用吗?)。
slack的所有聊天记录都存储在服务器上。如果忘了什么,可以直接搜索。而且slack有web/Mac/Windows/iOS/Android的全平台客户端,洗澡时手机上的讨论记录在上班时刷浏览器就会出来。
slack的一个有趣案例是在挪威,那里天寒地冻,全家人住在一个有几栋大房子的村子里,冬天也懒得到处走走。家里的技术男组队讨论今天谁去超市买菜,谁扫雪。我还通过zigbee将锅炉连接到slack的聊天机器人上。大家聊着聊着,看到水开了。就拿方便面吧。
对上下游互联网服务的支持,让slack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检测到聊天关键词时加入黑名单、远程冲咖啡、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发射洲际导弹等。只要有开发能力,什么服务都可以接入——微信需要公司认证,个人不允许玩。“我这里有我自己的国情。”好吧,我明白了。
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在中国生存发展,但your的精神传播了。安息吧。阿门。美国的互联网产品,一般会在出名一个月后出现在中国。Slack也不例外。国内有简聊、云帆、零信、简迪(包道出品)等。这些c2c产品基本都有slack的功能,但是在国内市场,并没有让公司成长为估值十亿的明星——你做的太过分了!
中国没有硅谷那样的工程师文化(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牛逼的文化,洋鬼子也赶不上,不要妄自菲薄)。1949之前,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主导文化是“小富即安”。工业体系的建成,从苏联专家撤走到现在,也就五六十年的时间。前几十年还是大锅饭模式,对工程师文化的形成没有帮助,反而有害。直到改革开放,事情才被拨乱反正,开始了一个正向的积累过程。
美国工程师文化起源于英国。从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蒸汽钢时代开始,西方工人经历了团队合作,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运筹学和管理体系得到充分发展。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扁平化,自我管理”和“不怕权威,说实话”的文化,不是赚几十亿,盖一栋写字楼,装一群白领,站在一块白板前,晨会喊两句口号或者写进招聘广告就能达到的目标。它需要生产力的积累和相应的生产关系,也伴随着劳资双方、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磨合。这种珍贵的遗产,时间和琥珀一样长,可以称之为“文化”。
所以slack及其“高仿”在国内水土不服是很自然的,还是我们自己人了解国情,比如“钉钉”。从打卡上下班到用gps监控你的位置,国内老板什么都要(当然“优越”功能是收费的)。高中政治书里写的“资本家利用科学技术更大程度地压榨剩余价值”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散发出强烈的“血汗工厂”的味道。当然,这是双方博弈的结果:为什么要打卡?大家都喜欢迟到早退,上班钓鱼。企业要出货就得赚钱。
但也没必要为此感到尴尬或愤怒,因为这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只要我们跨过这个门槛,踩在上面,抛在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国的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类似slack的产品,这表明已经取得了进展。什么样的团队适合这种协作?自我评估、自我管理、按时交付、注重质量...当然,一切都需要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热爱生活,追求品位。说到底,文化的载体还是你我他,一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