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使用概述
练习又开始了。杨步成和沈怡宁面对面玩敲竹竿的动作,沈怡宁突然把双手敲竹竿的动作改为双手交替击打的动作。也许他觉得自己有了新招。沈怡宁很开心,露出一副自得的表情。而杨步成,先是转头看了老师一眼,似乎想告诉老师沈怡宁的这个自由动作,但很快又改变了主意。他双手紧握竹竿。就在沈怡宁的竹竿被击倒的时候,他的手突然缩了回去。沈怡宁的竹竿敲空了,杨步成开心地笑了。同时,他还不忘偷眼看看老师有没有注意他们的动作。你来我往,相互交替,两个孩子听音乐玩得不亦乐乎。很快,周老师发现了他们的小动作,制止了他们。孩子们又回到了面无表情的游戏表演。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禁在想:现在的孩子都在玩游戏吗?我们一直在说让孩子享受游戏中的乐趣,但我们到底是在引导孩子为了快乐而玩游戏,还是在引导大人玩游戏?
“游戏”,英文为“play”,指的是一种自由活动。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基本方式,主张在教学中体现儿童游戏的精神,如自由与愉悦、体验与创新、平等与包容、动态与开放。这种游戏精神是儿童游戏的真正追求和价值体现,也是儿童游戏的灵魂和精髓。目前有一种新的游戏存在观,即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其主要观点如下:游戏作为一种精神特质,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或趋势;游戏作为一种精神,渗透或渗透于童年生活的全过程;游戏和孩子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就是童年,童年就是游戏期,游戏是童年的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玩耍的精神就是童年的精神。上面的例子中,杨步成和沈怡宁的游戏行为就是典型的表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洗手,故意用肥皂搓出许多泡泡,用嘴吹泡泡,或者用手握住水龙头让水飞溅;喝奶,顺便把奶袋吹鼓,然后放在地上一下子使劲跺;走着走着,悄悄在路边拔几片小叶子或者捡几颗鹅卵石放进口袋...只要仔细观察,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孩子们“偷着乐”的游戏精神。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和女儿玩的一些游戏。那时候我们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刚刚起步,我和女儿每天都要从公交车站走很远的路回家。为了让女儿自己走,我换了一种方式和她一起散步玩耍。踢一颗石子,随便找一颗路边的石子,边走边踢,游戏里谁踢得远;跳格子,沿着彩色路面砖的格子,跳一格或者两格;走一座小桥,在路上找某条线,脚踩着走;捡起落叶,看谁能捡起更多不同形状的叶子...这些游戏往往都是从女儿无意的举动开始,游戏的结果基本都是我输。我愿意赌输,就在路边看风景,给她编故事。后来女儿开始学写小说,大段大段的场景都是小时候对这个游戏的回忆。她说,我只记得我玩得很开心,我妈跟我说的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好像这个时候我知道了很多知识。
今天,当我看着女儿小说中描写的细节时,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我,一个当幼儿园老师的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已经尽力让她参加各种兴趣学习,我也努力在家里教她学习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但最后,就是这些小游戏,在女儿的记忆里,我没有在意!
作为一名幼师,相信没有人不知道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每个幼儿园老师似乎都在不由自主地剥夺孩子自由玩耍的权利,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努力让孩子“玩耍”。从早上的桌上游戏到日常的教学游戏或者区域游戏甚至角色游戏,老师对孩子游戏的高度掌控随处可见。是的,幼儿园的每一次都是老师安排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环境中呈现的一切都是教师有目的的预设,隐含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必然成为实现教师预设目标的手段。但是过多的人为控制,让游戏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功能和价值。我们能不能像孩子一样,把游戏当成一种精神存在,让游戏精神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灵魂?
其实,只要摒弃功利主义,不去想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真正关注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地成长,就能实现教育理念的自我超越,真正确立孩子“游戏人”的地位,让孩子真正拥有自己的游戏。就像上面例子中杨步成和沈怡宁的游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趣味性,而引导孩子玩音乐游戏的初衷并不是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音乐和节奏的快乐。为了显示教学效果,对孩子的玩耍行为进行高度控制,但实质上剥夺了孩子自由玩耍的权利,确实得不偿失。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主动、独立、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幼儿园最有价值的课程。儿童的童年需要我们从实现教育观念的自我超越出发,重构幼儿教师的游戏精神。作为幼师,我们需要有一颗童心,保持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作为幼师,我们需要观察孩子内心的愿望和需求,给孩子一个自由和空间,而不是一味的用外在的规范去束缚或者压制孩子;作为幼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游戏素材,让孩子在活动中自主尝试和发现,而不是通过说教把我们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们...
以后还会有类似的游戏活动,一定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相信大家都愿意看到孩子们在音乐上的独立表现,孩子们自主创造的自由愉悦的游戏精神,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自我表现和动态开放的游戏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