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装不下小米的野心!对于这个十亿美元的市场,雷军想和马抢生意。

趾高气扬的雷军做起了女人的生意!

“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改变吗?现在连操作系统都在变,行业还远没有充分竞争。我相信乔布斯发明了手机新时代,会出现很多新的东西。”

正如小米CEO雷军所说,带着“让世界上所有人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梦想,小米稳步前进,凭借一点实力和一点运气,成功坐上了手机市场的“世界第二”。

经过十几年的艰难奔跑,小米终于在手机上走完了这条“逆袭”之路。

然而,卸下股票软件,终于昂首挺胸的雷军,并没有成为一个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快乐闲人”。

当手机再也装不下幸福的“科技梦”时,雷军一口气投资了四家美容仪器公司。

投资界了解到,今年7月19日,主营业务为向用户提供清洁、抗衰老等家用美容仪器和家庭美容护理解决方案的美妆品牌inFace宣布获得由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对此,inFace创始人兼CEO小银表示,此次融资代表inFace正式加入小米生态链,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品牌推广和海外增长。

其实小米集团和inFace的关系早就有了。由于2017的一次机缘巧合,inFace创始人小银与小米前设计师小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随后,一款椭圆形的美容洁面乳登上了小米众筹平台。

更不为人所知的是,随着几款美妆产品的火爆,小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立足点延伸到了美容仪市场,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的进攻。

从2017到2020年,小米先后投资了销售智能化妆镜的AMIRO,开发生发帽的柯思美,推出洗脸仪的Oxyfen。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小米突击各行各业形成的生态链中,美颜仪的布局已经覆盖了洁面、抗衰老、紧致、祛痘、洁肤、脱毛等多个品类。

然而,在这条关于美容仪器的赛道上,坚持前行的雷军并不孤单。

(来源:国家商报)

据相关统计,自2016年以来,家用美容仪器企业年注册量增速一直保持在25%以上,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9700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家用”、“美容仪器”等字样。

不难看出,随着上亿美妆市场的到来,消费者的热情依然高涨,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不断展开这场关于美妆的“军备竞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腾讯。

据天眼查报道,近日,AMIRO品牌关联公司江总科技进行了工商变更,新股东为腾讯产业基金旗下的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切入美容仪,意味着腾讯重回医美轨道。

毫无疑问,一个小小的美容电器正在搅乱巨头们的商业江湖。

曾几何时,一提到腾讯,雷军就觉得羡慕:腾讯成就了一代霸主,马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霸主。但是英雄也有谢幕的时候,那也给我们创造了创业的机会。

俗话说,无边界扩张的尽头,强者终会相遇。就像也许他当时没有想到,有一天,在一个新的赛道,他会和腾讯狭路相逢。

百亿市场下,新的资本游戏。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资本争夺战的背后,自然是对蓝海市场快速增长潜力的洞察。

正如小米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姜文所说:“未来三到五年,家庭美容护理行业将会跑出头部品牌。”

(来源:天猫、中商产业研究院)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家用美容仪器市场规模约为60亿-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到2021,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将接近10亿元,到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

与不断上升的规模趋势相反,2020年我国家用电子美容仪器的普及率不足4%,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根据该报告,近60%的年轻女性城市消费者表示,她们至少使用过一种家用美容仪器。同时,93%的Z世代人会购买各种影院医疗美容产品,30%的Z世代人会选择购买美容仪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与需要多次护理的医美相比,可以在家操作的智能便携美容小家电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而且随着“Z时代”个性化护肤理念的普及,“讨好别人”已经不分男女。在“她经济”崛起之前,“其他力量”诞生之后,“靠美致富”的时代密码正在被书写。

但是,从雅曼、Refa到松下,目前的美容仪器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占领,国产产品略显弱势。与此同时,对美容仪器缺乏标准、产品良莠不齐的质疑也在上升。

据报道,央视和深圳市消委会在电商平台上共抽取了10台美容仪器进行检测,其中6台被检出镍释放量超标。

无独有偶,在黑猫投诉等消费维权平台上,消费者对美容仪器漏电、化学成分超标、使用导致面部过敏、产品无检测报告等投诉比比皆是。行业乱象之下,甚至有人发出声音:美容仪器是智商税!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容仪器进入国内市场不到八年,介于医疗器械和小家电之间,很多技术尚未形成严格的规范和行业标准。

“如今的家用美容仪市场颇有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初期的景象。高端品牌和山寨一起争夺市场蛋糕。但家用美容仪和智能手机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需要更多基于医学临床试验的技术沉淀,门槛更高。”

正如露丝所说,在市场快速“升温”下,需要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产品“黑科技”为其保驾护航。

无疑,这也是这场资本游戏的通关密码。

电子商务正在利用万军的力量撼动行业的边界。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鲶鱼效应”:为了提高沙丁鱼的存活率,可以放一条天敌“鲶鱼”。危机之下,沙丁鱼活蹦乱跳。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就像那条令人警醒的“鲶鱼”,因为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它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撼动着各行各业的边界。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界线会越来越模糊,最终会消失。”

正如马所说,之前有生鲜零售大战,之后有社区团购和低价肉搏战,还有迅速重启的“打车大战”。

几经突破,从菜市场、服装店、珠宝店到美容院,那些原本在人们记忆中历历在目的生活场景正在不断被定义和重构。

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来说,拆分自己的核心优势,主动推倒思维之墙,比追风更重要。

就像在互联网大潮下,小米选择做先行者,从智能手机、电饭煲到冰箱、洗衣机,再瞄准美容仪。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藤蔓逆风翻飞的那些年里,每一个小小的飞跃都非常艰难。

就美容仪器赛道而言,相比其他国家,国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低渗透率和强大购买力的巨大消费潜力下,创新和机会必然与日俱增。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次,资本把“屠刀”转向了美容行业。但今天的爆炸只是起点。在不断升级的厮杀下,未来谁会脱颖而出,还有待观察。

作者: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