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CG电影发展简史

1967:英国第一部CG电影《现代数学》在IMAX放映。

1973:电影《血色天堂》中的CGI成为第一部使用2D CGI的主流电影。

1975:乔治·卢卡斯为了创作《星球大战》,创立了工业光魔。

1976:《未来世界》成为第一部使用3D CGI的主流电影。

1982:《电子世界之战》成为第一部有CGI角色的主流电影。

1985:第一个会走路的数字角色出现在主流电影《少年夏洛克·福尔摩斯》中。

1989:影片中第一个用CG制作的栩栩如生的生物诞生在深渊。

1991年:CGI角色出现在主流动作片《未来战士2》中,而3D CGI最早出现在迪士尼的故事片《美女与野兽》中。

1993: Renderman将数字视觉效果与真实拍摄有机结合,广泛应用于《《侏罗纪公园》》的制作中。1995:《玩具总动员》成为第一部CGI动画长片。

1998:梦想成真证明了完全由CGI制作精致风景的可能性。

1999:工业光魔为前传三部曲《幻影》创造了第一个电脑生成的主角宾克斯。

2001:第一个CGI照片级写实人物出现在故事片《最终幻想》中。

2004年:Polar Express尝试了一种表演捕捉工具,可以把演员变成电脑动画角色。

2005年:前传三部曲《西斯的复仇》成为第一部没有胶片的主流故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