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分离焦虑——魔吻接吻手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诊所看病,说孩子刚上幼儿园经常生病,让她很担心。另外,困扰妈咪的是孩子经常哭闹,不想去上学。送孩子上学后,经常哭着在学校门口给孩子表演,或者妈咪只能一边玩玩具一边偷偷溜走。每次孩子休完病假应该回学校时,这种情况总是会变得更糟。看到孩子长大后还是那么粘人,那么害怕新环境,不肯放开妈咪的手,妈咪是不是担心孩子会有情绪问题?
有些妈妈休完育儿假还要准备回去上班,担心以前天天粘着妈咪的小宝贝。妈咪不在身边,宝宝会不会不适应?
小时候,妈咪的陪伴就像是一张覆盖在孩子身上的网,紧紧的守护着孩子,所以当孩子要和妈咪分开的时候,孩子当然会想念,害怕焦虑,哪怕只有几个小时。但是,面对孩子的情绪,东方的父母传统上似乎认为,孩子哭一哭,适应新环境就没事了。或者认为孩子哭是胆小的表现,甚至有些大人通过训斥的方式让孩子不哭;许多孩子必须学会快速适应没有母亲的生活-
当我遇到类似妈咪的问题时,我会向妈咪推荐《接吻手》这本书。这是一本实用的儿童心理绘本,有傅。这本绘本的作者自己也为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强烈的分离焦虑所困扰。不经意间,作者看到了大浣熊和小浣熊亲密的亲吻手动作,引起了她内心的触动,于是这个亲吻手的手势神奇地抚慰了作者女儿和妈咪分开时的焦虑!
很多年前,安安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我也想每天早上给安安一个亲亲手,这样安安就会让我离开家去上班。我觉得这个接吻手法真的很好。对于幼儿来说,只说妈妈爱你,妈妈会想你,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其实很抽象。但是当他知道妈妈的爱印在他的手心和心里的时候,真的好像妈妈就在他身边!
当孩子要去爷爷奶奶家,或者父母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请记得给孩子一个亲吻的手,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与他同在,孩子并不孤单。这个手势充满了“妈妈的爱”,这样当妈妈不在身边时,小孩子仍然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张咪咪网覆盖着她的心,让小孩子有勇气面对成长的挑战。
绘本介绍:
《魔法接吻手》作者/奥黛丽·潘恩(Penn,Audrey)出版日期/20070830
留在你手中的魔法(从博客到图书馆)
奇奇,一只想呆在家里的小浣熊,拒绝去上学。浣熊妈妈拉着儿子的手,在他的手心轻轻吻了一下。奇奇觉得妈妈的吻仿佛贯穿了他的手,温暖了他的整颗心。这本温暖的书同时给了父母和孩子面对改变的勇气。
奇奇,一只小浣熊,站在森林边哭泣。他对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我想和你呆在家里,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玩我的玩具,看我的书。
很多孩子,第一次上学(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都不是很顺利,因为“转型”,从“家”到“校”,从“独处”到“与多人相处”,从“排外”到“* * *”...变化那么多,更别说孩子了。精挑细选学校是另一个话题。
本书作者奥黛丽·潘恩女士的女儿在四岁即将进入幼儿园时,经历了巨大的分离焦虑感,女儿的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她,让她感到心疼。一天,她和女儿在家附近的公园里乘小火车时,突然看到灌木丛中有一只母浣熊。当时,母浣熊正在舔小浣熊的手,然后她拉着小浣熊的手,揉了揉自己的脸颊,让他仔细闻闻母浣熊的味道。后来潘恩女士查询资料才知道,浣熊妈妈在家里找吃的,或者不得不与小浣熊分开的时候,总是这样做。目的是希望小浣熊不会因为妈妈的气味而害怕,可以安心待在家里。
于是潘恩女士决定像往常一样解决自己和女儿面临的棘手问题。每天送女儿去幼儿园前,在她手掌上亲一下,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你需要妈妈的亲吻,把手放在脸上就行了。”她发现女儿的情绪和情感获得了很大的稳定,让她不再因为要和妈妈分开而焦虑,她可以开心的去上学了。这段特殊的经历也激发了她写下这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这本书,也是美国儿童福利联盟,是帮助父母学会面对和处理孩子分离焦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和示范。作者和志愿者带着他们的书去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分享,得到了许多成年人和儿童的热烈响应。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大部分幼儿园新生开学第一天必讲的故事。
文章来源/罗东博爱医院-吴淑娟医生
安妈咪健康讲座:wuk 7317025 . pix/blog/post/298023602
吴淑娟博士个人简介1。有全职育儿经验,热爱做妈妈的儿科医生。2.一个爱看绘本,爱给孩子讲故事,爱举办儿童读书会的儿科医生。3.宜兰县婴幼儿阅读活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