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孙子的话,这个家庭一定不一般。
奶奶:我该拿这些钱做什么?
孙子: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赚钱不容易,勤俭节约。
奶奶:钱怎么来的?
孙子:我爸妈辛辛苦苦挣来的。
奶奶:有钱怎么办?
孙子:省省吧,别乱花。
奶奶:我们的钱是干什么用的?
孙子:吃饭和我的学费。
奶奶:爸爸妈妈的钱是你的钱吗?
孙子:不用自己劳动挣的。
奶奶:别的孩子有,你没有怎么办?
孙子:不要和别人比,小孩子的不一定适合我。
1,孩子的物质要求,无论怎样过分,永远无法满足;合理的诉求,除非急需,不要马上满足,要拖延时间,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双方家长必须统一思想,达成一致,防止孩子钻空子。
2.千万不要出于虚荣和攀比心理给孩子买名牌玩具和名牌衣服。花父母的钱招摇过市,会对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立造成很大伤害,让孩子外强中干。
3.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炫富,要装穷。特别是不要告诉孩子你的积蓄,否则你可能会导致他成为一个寄生虫,无能。
4、适当降低生活标准,粗茶淡饭就够了。学校应该告诉学生:“父母有义务满足你的基本需求,但没有义务满足你的虚荣、奢侈和贪婪。”
5、不要教孩子过早消费,不要刺激孩子的消费欲望。花钱太简单了,孩子随时可以学,但是长大了再学赚钱的本事就晚了。
6.父母永远不要帮孩子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除非你想培养孩子的自卑和无能。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孩子能不能做到,你应该让他先试一试。父母不应该急于干预,永远不要试图消除他道路上的所有障碍。这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
7.如果一个孩子做了错事,他必须承担责任。父母不应该为了孩子受苦,更不用说干脆花钱消灾,否则他们会培养孩子的软弱、自卑和不负责任。英雄应该是好人。从小不负责任,怎么可能长大成为中国人?
8.邀请孩子而不是简单的命令他们分担一些家务,长期坚持。让孩子明白“家庭需要我的付出,我的工作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责任感非常重要。
9.不要照原样专注于学习。研究表明,有些不善于学习的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愿意学。不愿意学习是性格和非智力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补课就能弥补的。
10,不要送礼贿赂老师对孩子特殊照顾,相当于巩固和发展孩子的缺点。这种短视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而且可能是父母心理脆弱的一种表现。
11.从小关注孩子的智力类型,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如果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咨询专家。
12,少看电视,多聊天。电视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聊天是双向的交流;电视是虚拟的生活,别人的生活,聊天是真实的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聊天一定要平等,家长不能只是训斥孩子。
13,寒暑假或者休息日,尽量让孩子承担一些负责任的工作,比如给别人打工,体验一下自力更生的感觉。不怕耽误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
14,孩子素质和基本性格的培养主要靠家庭,不是学校。不要把你的孩子送进学校,更不用说认为花钱上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教育孩子要靠自己,花钱买不到好孩子,家长一定要头脑清醒。
15,无论工作多忙,家长都应该抽时间看看教育杂志,或者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提高自身素质。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孩子教育不好,赚多少钱都站不住脚。
以上15说起来并不深奥,但做起来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很多父母总是心太软,只关心当下,这就是父母知识素质的问题。生活好了以后,对父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不是说父母要成为家庭教育的专家,而是要求父母意志更坚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视野更开阔。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成为学习型、心理健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