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米特有什么作品?

欣德米特的原创作品深受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赖古尔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些作品,如歌剧《谋杀》、《女人的希望》(1921)、《圣苏珊娜》(1921),倾向于表现主义,有一段时间积极倡导“实用音乐”。后来很多创作都吸收了路德的合唱,16世纪的对位法,巴赫的康塔塔和赋格的营养。他的创作和理论不同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他的和声是建立在围绕一个中心音自由运用十二个音的基础上的。他的曲调往往以四五度为基本音程,但他明确坚持调性,从不放弃调性,强调调性是不可改变的规律。旋律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仍然占据中心地位,曲调可塑性强,形成了他的特色之一。他继承了巴赫和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传统,但在对位中使用了不协和音,即对位的关系不是以第三和第六音程为基础,而是以第二和第七不协和音程为基础。这在他的《作文技巧》一书中有所论述。在节拍上,他没有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那么强,但仍属于现代音乐的范畴。他在很多方面坚持传统,喜欢沿袭巴洛克时代的大型对位形式,如大协奏曲、帕萨卡利亚、查孔、托卡塔、赋格等。因此,室内乐是他的创作中心。在色彩方面,他的做法与法国印象主义有很大不同,他认为音乐的色彩要服从音乐的肌理和形式。这些都表明了他与新古典主义的联系。典型的作品,如《室内乐系列》(1922-1927),* *有七套不同乐器组合的音乐,包括独奏、奏鸣曲、奏鸣曲、四重奏、五重奏、协奏曲。他的室内乐可以由业余演奏者在家里演奏自娱自乐,也可以由职业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室内乐的精神又复活了。

欣德米蒂的代表作有歌剧《画家马蒂斯》、《卡地亚》(1926)、《和谐世界》(1957)、《芭蕾四种气质》(1940)、《弦乐与铜管音乐会》(1940)。韦伯主题交响曲变奏曲(1943)、和平交响曲(1946)、根据民歌改编的中提琴和小乐队的《飞天鹅》(1935)、中提琴和弦乐的《葬礼音乐》(1935)1928的修订版)、钢琴音乐《键盘音乐1,2》(1925、1926)、托纳其中歌剧《卡蒂埃克》和《画家马蒂斯》的内容与作曲家当时的心态非常契合。它们都表明,创造性艺术家的天才受到了社会的压制和监禁。芭蕾舞剧《四种气质》采用了钢琴和弦乐四种变奏曲。在速度和节奏剧烈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固定的低音贯穿始终。调性游戏是一本很好的教材,用十二个音组成一首赋格曲。在一些作品中,他用非声乐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书面语的朗诵风格。比如在《双钢琴奏鸣曲》(1942)中,用钢琴来表达叙事的中世纪音准;《法国号协奏曲》(1949)中,作曲家自己写的一段话,是用乐器来表达的。亨德米特在美国期间写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交响乐作品,往往会受到欢迎,比如韦伯的《主题交响曲》和《宁静交响曲》的变奏曲,还有前面提到的为惠特曼的诗而写的英文合唱《安魂曲》(纪念死去的各国人民)。

如上所述,亨德米特在作曲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作曲技法》(1937、1939,第三卷在他去世后出版)、《传统和声纲要》(1943、1948)、《音乐家基础训练》(65438)。他的和谐与不和谐理论扩展了音乐结构的传统概念。他的不协和音的对位法在现代对位法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音程理论开辟了新和声的可能性。

亨德米特是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尤其是中提琴。他的许多独奏乐器作品很受表演者的欢迎。比如中提琴和小乐队的《飞天鹅》(1935),中提琴和弦乐的《哀乐》(1936)等等。

欣德米特从事音乐教育多年,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强调学生掌握18世纪音乐技法的必要性,鼓励学生掌握几种乐器,并要求他们互相演奏作品,参加集体音乐活动。在土耳其工作期间,他根据自己的理论建立了从小学到教师继续教育的音乐教育计划,并实现了这一计划。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教学和哈佛大学的讲座中,留下了上述著名的理论著述。他培养了很多作曲家,比如欧洲的FranzReizenstein(1911-1968)、WalterLeigh(1905-1942)。1906-)、美国的卢卡斯·福斯(LukasFoss,1922-)、伦纳德·伯恩斯坦(1 Ionard Bernstein,1918-1990)、中国、

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欣德米特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德国风格。他不仅在体裁和技法上继承了从德国的巴洛克到浪漫主义以及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传统,而且在作品中也体现了他崇尚巴赫的勤奋和重视音乐的道德功能的精神。

亨德米特的国际影响力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峰,后来不太为人注意,但他的音乐是20世纪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