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哪些部众

凡是学佛修行的善信弟子,按照不同的成分和性别可以分为七种,即“七部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1、比丘,巴利语 bhikkhu,译作“乞士”,意思为向上乞佛法以资慧命,向下乞衣食以资色身;即年满二十岁、受过比丘具足戒的出家修行男子,也即世俗人讹称的“和尚”。

2、比丘尼,巴利语 bhikkhuni,世俗人讹称为“尼姑”;即年满二十岁、受过比丘尼具足戒的出家修行女子;。

3、式叉摩那尼,即准备进受比丘尼戒,于两年中以六学法验身的出家修行女子。

4、沙弥,巴利语 samanera,意译为“勤策”、“息慈”,多数为年龄未满二十岁、唯受沙弥十戒的出家男子。

5、沙弥尼,巴利语 samaneri,多数为年龄未满二十岁、唯受过沙弥尼十戒的出家女子。

6、优婆塞,巴利语 upasaka,译作“净信男”、“清信士”,指在家学佛的男子。

7、优婆夷,巴利语 upasika,译作“净信女”、“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子。

还有另一种分法,就是把佛教团体的组成分为“四部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于此四部众中,前二众为出家修行之人,称为“出家二众”,即“僧伽(savgha)”、“僧人”;后二众为在家修行之人,称为“在家二众”,即“居士”、“在家弟子”。

在佛法当中,出家僧众是佛教的核心力量,是佛陀说法教化的主要对象,他们代表佛教,起着住持佛法的作用;在家二部众是佛教的外护,作为社会的支援力量,起着护持佛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