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玩玩具的5个教案

1.孩子们安全地玩玩具。

活动目标:1。知道如何正确玩滑梯等大型玩具。

2.明白不正确的玩滑梯方式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到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1.孩子们玩滑梯的视频。

2.小狗玩偶、图片和儿歌《滑滑梯》

活动流程:

1.小狗怎么了?

(1)找到教室里哭声的来源,找出受伤的小狗。

“小狗为什么哭?怎么受伤了?”让孩子大胆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出示图片,讲故事概要:狗狗玩滑梯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受伤了。

(3)宝宝玩过滑梯受伤过吗?你应该玩滑梯吗?

2.播放视频,并与孩子们讨论播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

(1)小朋友叙述“小伙伴们怎么玩视频里的滑梯?”(2)幼儿讨论“你怎么玩滑梯?”“怎么玩滑梯才安全?”“你觉得那种方法好玩又安全吗?”哪些方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你做了一个不正确的动作,会发生什么危险?

总结:玩滑梯时,大家不挤不排队;一个一个上楼梯;坐着别动,上下打量。

3.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大型玩具?玩大型玩具怎么保护自己?

做到:不争不抢不推不挤,看到别人做危险动作要告诉老师,不小心受伤要及时告诉老师。

4.手指游戏“滑梯”

我们编了一首关于玩滑梯正确方法的儿歌。让我们听,学,玩。请把宝宝当成自己,用小手把身体当成滑梯,一边读儿歌一边“玩滑梯”。

5.带领孩子在户外玩滑梯。

附:儿歌《滑滑梯》

滑行,滑行,别担心我。

就像爬山,一级一级往上爬。

下来就像飞一样,飞到最后。

2.孩子们安全地玩玩具。

活动目标:1。孩子们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玩幻灯片。

2.帮助孩子了解如何用不正确的方式玩滑梯,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课前反思:我班有些孩子在玩大型玩具滑梯的时候,有跳上跳下滑梯的现象。利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找出安全的玩法,会加深理解。

活动准备:

1,若干兔子和小狗胸针,相机。

2.安排情景表演。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小兔子,今天天气真好。妈妈会带你出去玩。看,那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幻灯片)

2.观看情景表演,并向儿童介绍幻灯片及其游戏。

(1)母狗怎么教小狗玩滑梯?你为什么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怎么玩滑梯?

总结:大家玩幻灯片要先排队,一个接一个,不要推拉。双手上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眼睛盯着楼梯,爬到顶端,坐稳,双手握住滑梯两侧,双腿并拢,然后滑下。如果滑得不好,动作不正确,就会有危险。

3、孩子练习玩幻灯片,老师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玩幻灯片。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狗滑。你会像他们一样打球吗?

3.孩子们安全地玩玩具。

【活动目标】1。教孩子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帮助孩子了解如何用不正确的方式玩滑梯等容易造成伤害的玩具,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可以轮流学习说话,体验与同龄人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清晰明确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相机,安排现场表演

[活动流程]

1,引活动激发兴趣:“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我们去坐火车旅行好吗?”(好)孩子们愿意去哪里旅游?我们去操场玩吧!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跟着“火车”去旅行。离开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一前一后,不要踩鞋,不要摔倒,下台阶要小心...

2.请一些孩子玩跷跷板,其他孩子会讨论:

(1)他是这样做的吗?为什么?

(2)怎么玩?

老师总结:跷跷板很好玩,但是玩的时候要小心。你应该双手抓住把手,有规律地上下左右摆动。

3.吊桥的滑道旁边有一座吊桥。只有勇敢跨过吊桥的孩子才是胜利者。

告诉孩子们如何走吊桥。老师会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走吊桥。

4.滑梯场景表演:青蛙妈妈领着一只小青蛙在滑梯上滑行。一只小青蛙头破了,下巴也破了。

每个人都互相问好

B.问:青蛙妈妈,你的孩子怎么了?

C.青蛙妈妈告诉孩子们:因为小青蛙没有滑好滑梯,从滑梯上跳下来,趴着滑,所以摔坏了额头和下巴。

4.孩子们安全地玩玩具。

活动目标1。能够友好的和朋友一起玩,体验和朋友一起玩玩具的快乐感受。

在你知道如何玩别人的玩具之前,你应该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3.懂得爱护玩具。

4.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到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和同龄人一起玩,学会和朋友分享玩具。

教学难点:在学会玩别人的玩具之前,要礼貌地征求别人的同意,懂得爱护玩具。

要准备的活动

1.每个人带一个玩具。

2.几个塑料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和交流

1.每个孩子介绍自己带的玩具,边介绍边示范怎么玩,让其他孩子对玩具产生兴趣。

2.孩子尝试对不同的玩具进行分类,如电动玩具、长毛玩具等。

第二步:交换游戏

1.自由发挥。

2.交换关于玩耍的信息。

——“哥哥姐姐想玩别人的玩具时,会对别人说什么?”

3.老师和学生交流一些关于玩具的礼貌行为。

——“想玩别人的玩具怎么办?”

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先礼貌地借用,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拿走,并礼貌地说声谢谢。

——“玩别人的玩具要爱护,但不要弄坏。”

4.孩子交换玩具很多次,大家一起玩。老师表扬了能主动交换玩具,一起玩耍的孩子。

5.孩子们安全地玩玩具。

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塞进器官的后果,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出事要去医院。

3.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4.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1,会话导入活动。

老师:

(1)小朋友,你玩过穿珠的游戏吗?

(2)姚明也来玩珠子。发生了什么事?

2.老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场景。

(1)木偶戏: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我明确选择了我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意思。(我明明把珠子塞耳朵里了。)

(2)老师:明明在玩珠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吗?为什么?

3.引导孩子观察挂图,继续讲故事。

(1)老师: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珠子卡在我的耳朵里,我出不来。老师一下子把明明送到哪里了?医生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把明明送到医院,医生把珠子挖了出来。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不要把珠子塞进耳朵、鼻孔和嘴里,会导致耳朵和鼻孔出血,可能会有危险。

(2)老师操作木偶,模仿清亮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耳朵里了。

4.拓展孩子的阅历。

(1)老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孔,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洞里。你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小如珠子?什么比珠子小?它们不能被塞进我们身体的洞里。

(2)老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片、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塞不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如果你不小心掉进去了,你必须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小贴士:

家庭教育家长要把家里的小东西放在孩子不容易够到的地方,同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