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俳句。

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 ~ 1694)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的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简短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感情,运用了隐喻、象征等手段。语言含蓄隽永,言简意赅,便于记忆和传播。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风格,形成于15世纪。原名《和》,是一首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幽默诗。Xi圣松尾芭蕉将其从幽默提升到真诚,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俳句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每首俳句由三行十七个音节组成,第一行五个音节,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形成“五、七、五”无韵格式。第二,每首俳句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季节话题”。所谓“季节话题”,又称“季节语言”,是与四季相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现象,即利用与四季有关的浪漫景物、鸟兽虫鱼花草作为标志和暗示,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俳句是在吟诵四季中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二是社会现象,即宗教、习俗、人员(包括节日、纪念日、纪念活动)等。用来暗示一年中特定的节日。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香蕉体”(即“香蕉体”)的代表作品,其特点是简洁严谨,“幽默达至真诚”,闲适典雅,情意缠绵,纤细秀丽,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共赏,语言含蓄隽永。日本学者高滨段丽阳在《理解和欣赏俳句》中介绍:“这首诗是香蕉文化新时代建立的一大标志。不同于以往滑稽的俳句,这句话如实描绘了真实情况,有顿悟的意味。有一天,芭蕉一个人住在地川草庵时,听到院中古塘传来的水声。那声音是由青蛙跳入水中引起的。因为周围极其安静,所以水声特别清晰。在这首俳句中,芭蕉体会到,道学的生活并不是滑稽和散乱的,而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

这首俳句的特点是外表平淡,内涵深刻,形式短小,回味无穷。在宁静的古池塘边,一切都是寂静的,一切都似乎静止不动。突然,传来一只青蛙跳进水里的声音。全诗戛然而止,仿佛一切都已完结,又仿佛一切都没有完结。这首俳句虽然在形式上写完了,但在读者心中并没有写完。它总是在告诉读者一些东西。这个叙述,仔细分析,包含以下“余味”。第一,听觉的余味。青蛙跳进池塘时,它跳水的声音是“扑通”、“啪啪”还是其他声音?很耐人寻味。第二,视觉回味。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青蛙跳进池塘后,池塘里的水由小到大泛起涟漪,层层扩大又消失,久久萦绕在读者眼前,让人遐想。第三,意犹未尽。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里,永恒就在一瞬间。”梁的翻译生动地表明,在艺术家受到generate启发的那一刻,理性主义者和机械论者坚持严格准确地区分尘世间的沙粒、天上的野花、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进入了无差别的契合状态,世界恢复了统一,人性恢复了和谐。香蕉的俳句和这个差不多,但是很独特。

首先,俳句表现了在闲适中实现生命活力的独特东方思想,从而“顺乎自然”、“返乎自然”。古老的池塘四周一片寂静,池水表面一片祥和,增添了一份寂静感。在这种古老的寂静中,只有极度安静和无忧无虑的人才能听到青蛙突然跳入水中发出的清晰而微小的声音。俳句一方面以蛙声入池衬托心灵的宁静闲适,另一方面又以春天青蛙醒来的跳跃声,在静谧祥和的氛围中,展现出充满生命觉醒与冲动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水声过后,古池塘的水面又恢复了宁静。在这样一个奇妙的时刻,动与静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表面上是无尽的宁静,但内在却蕴含着大自然生命的律动和大自然的无限神秘,以及诗人内心的激情,余韵犹存,回味无穷。在诗人看似沉默、假唱的轻松自然中,也体现了东方人特有的“师法自然”和“回归自然”的思想——创造是沉默的,万物适时运动,但终究会回归自然,万物都能在沉默与闲适中师法自然、融入自然。

其次,这首俳句体现了禅宗的一些哲理。禅宗是一种非常东方的宗教。它具有“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一方面强调世界的空性,另一方面重视在“空”的世界中体验和捕捉积极的生命,使个体生命回归永恒的现实以达到“梵我合一”。为了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禅宗强调个体的直观体验——顿悟,“青竹皆法身;阴郁黄花的普通现象世界,无非是般若波罗蜜多,整体把握存在的本源——展现永恒的瞬间,从而进入一种梵天我同、物忘、宇宙心灵合一的奇妙、美好、快乐、神秘的精神境界。这首俳句通过古塘、蛙声入水、水声等普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梵我合一”的直观表达和把握。一个寂静的古老池塘凝聚着神秘空灵的“过去”,而从冬眠中醒来的青蛙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现在”。青蛙跳入水中发出声音的一瞬间,“过去”和“现在”在直观的顿悟中突然融为一体,而水下的声音和涟漪则无限延伸到无边的未来。就这样,芭蕉通过青蛙入水的意象,直观地展现了时间的绝对同一性——过去、现在、未来统一在一个神秘的瞬间,弥漫着禅的淡泊“空”的境界;从冬眠中醒来的青蛙象征着生命的复活。古代池塘中的水是生命之源,从生命中觉醒的青蛙跳入池塘,是个体生命回归永恒现实并与之融为一体的象征。就这样,在这首只有17个音节的短俳句中,芭蕉用直观的方式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禅宗的理想境界,展现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哲学关系。

这首诗有两个艺术特色。一个是即兴和自然。这种诗往往是“文章自然,妙手难得”。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长时间的酝酿,在一个神奇的时刻,在一个外物的触发下,比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发现了万有引力,诗人豁然开朗,不假思索,就即兴创作了这支笔,好像是得心应手(“春草长在池塘里”,中国晋代诗人谢灵运说。二是以动写静。诗人写沉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静止来写静止,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无声胜有声”。一种是以动写静,如中国六朝诗人王绩的“蝉静于林,音宫山更静”。松尾芭蕉擅长以动写静。他的另一首著名俳句《寂静,蝉儿钻进了岩石》(林林译),用主观感受夸大了极度的寂静——它让人觉得蝉儿已经渗入了岩石。这首俳句也不例外。印度诗人泰戈尔1916年访问日本时,读了,称赞道:“够了,不必再写多余的诗了。日本读者的脑子好像长了眼睛。古老而古老的水池被遗忘了,安静而黑暗。青蛙跳进水里的声音清晰可闻,可见这潭水有多静!”这首俳句影响很大,以至于2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俳句学会的出版仍然使用《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