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比较几个教案?

作为一个给别人上课的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教学更加科学。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对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多少钱1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等量的两组物体。

2.鼓励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尽可能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孩子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孩子思维的敏捷度。

5.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兔子、小狗、蔬菜、肉骨头的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和鸡蛋。

3.音乐

活动流程:

(1)看看我变成了谁。(老师穿围裙)妈妈穿围裙做事情!

(2)(给兔子看)我们家有一只兔子。我妈妈想用蔬菜喂兔子,一只兔子用一种蔬菜,一只兔子用一种蔬菜。我们家有多少只兔子?(二)

妈妈喂了多少青菜?(两棵树)

让我数一数,看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谁在叫(放小狗叫的音乐)

是谁呀?(展示小狗)

小狗也饿了。他们也想吃东西。小狗喜欢吃什么,宝宝?(肉骨头)

妈妈要准备多少骨头?让一个宝宝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个?妈妈要准备多少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骨头?(三)

你们都叫我准备三个(给我看肉骨头),好吧,请帮我数一数!这里刚好有三块肉骨头,让我们看看是否每只小狗都能拿到,每只小狗一块。

百科全书:

数量是指事物的数量。它是现实生活中事物数量的抽象表达。自古以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需要创造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和物体)的数量。

小班2的数学比例是多少?设计背景

安排一个池塘和一个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数字和相同的数字。

2.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

用角色游戏让孩子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兔子和小猫一样多。

要准备的活动

小猫,兔子头饰12,狮子头饰1,萝卜和小鱼,一个池塘,一个萝卜地,2个小筐。

活动过程

1,听琴小朋友进教室,老师弹狮子王,小朋友弹猫,兔子。

2.用角色的语气启发孩子拥有同样数量的小动物:狮子只有1只,比兔子(小猫)少,兔子(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王带小动物玩游戏:

(1)抓鱼:小猫在池塘里轻轻抓鱼(鱼比猫多),让猫先抓一条鱼,然后两只猫分别去挂1条鱼,比较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兔子去萝卜地里拔萝卜(萝卜比兔子少),要求每只兔子拔一个萝卜。最后,两只兔子拔萝卜失败,我们来比较一下兔子多还是萝卜多。

(3)比较:猫抓的鱼多,兔子拔的萝卜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从音乐开始,小猫和兔子就在互相寻找朋友。找到后对比一下:兔子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数字和相同的数字。

2、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形态。

3.活动中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

4.幼儿因为年龄小,无法掌握这门课的目标。

5.在听取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后,改进教学活动,使这节课更加完美。

小班的数学比例是多少?教案3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的数量(少于5个)。

2.让孩子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比较两组(5个以内)的物体数量。

活动难度:

儿童试图找到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本身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校准备:超市游戏。(每人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种。)

3.有几种不同颜色的雪花。(每人分两组,每组不超过5人,装在书包里。)

4.有几种猫和老鼠的头饰。(各占孩子数量的一半。)

5.操作书1第17-18页。

活动流程:

1,预热活动。

老师和孩子们互相问好,听音乐。

2.集体活动。

创设一个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很多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老师:请小朋友帮老师看看碗和勺子哪个多。哪个少?你是怎么发现的?

(引导孩子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孩子找到方法后,老师及时鼓励总结,并强调用什么方法比较;如果孩子没有发现,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3.集体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书包里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种。)哪种比较多?哪些物种比较少?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比较你手中的雪花,哪种颜色更多?哪个颜色少?一样多?

第三组:完成练习册第17-18页的练习。

4.小组游戏:猫抓老鼠。

老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着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让孩子们说出他们组里谁的猫或老鼠多。谁少?

5、交流总结,收拾学校工具。

今天的孩子很棒!大家都学过两种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了,现在请打开你们小学家具包的门,把宝宝的玩具一个一个放在你们手里,别忘了关上学校家具包的门!

活动扩展:

1,户外活动,引导孩子一对一的比较男孩女孩。谁少?

2.让孩子回家后,将父亲的衣服或鞋子与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进行比较。谁的少?孩子们放好了他们的学习工具。

小班的数学比例是多少?教案4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一一对应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学会用短句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些猫和小鱼的图片和白纸

2、母猫头饰1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

老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能帮我喂我的小猫吗?我先教你怎么喂猫宝宝……”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首先让小猫站成一排,向孩子们解释要求。喂小猫的时候,你应该说:“一只猫吃了一条鱼。”

b导致多与少(一只猫的图片比一条鱼的图片多1-2)问题: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孩子们讨论,老师在旁边指导。

(2)孩子开始操作,老师指导。

(3)让做对了的孩子上台,边做边说。

(4)巩固复习:老师在黑板上做,孩子做操作。

3.整合审查:

(1)老师在黑板上做,但是孩子讲操作过程。

(2)让一些孩子扮演小猫,一些孩子扮演小鱼,让孩子练习操作过程。

(3)“把猫宝宝送回家”——让孩子把作业放在老师指定的地方

活动扩展: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设备,让孩子比较多的操作,强化记忆力。

活动反映: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学前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儿童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善意赋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所天然具备的。”在儿童数学教育领域,让孩子真正“学会应用数学观点和方法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它们作为知识储备或教条。”我们需要从观念到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让幼儿园数学教育真正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