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神通比不过因果报应?
至于佛的弟子,除了伯尊罗长寿无病之外,其他弟子几乎都有因缘。舍利弗智慧第一,舍利弗的神力已与木莲相提并论,远在木莲之上(注13)。因其智慧,故称智慧第一,但他也是病中第一。Sharifutsu的一生几乎是在疾病中度过的;另一个女人,比灵加查,也因她的神奇力量而闻名,她用这些力量救人。然而,自从她出家后,她经常生病。
著名的神通是第一位,但是当释迦牟尼遭遇灭族之灾时,神通虽然救人,但是经过救助,活人变成了血;木莲经常用神通救人,最后却被外界用杖打死。
加里东易拓是一个大阿罗汉。他花了九九九佛门,各种巧方便,各种神通变化,都证明是初果之上的圣旨。但是当他到达第1000所学校时,他被暗杀并被埋在一个粪坑里。
和尚仙道原本是一个国王,但后来他成了和尚,证明了他是一个罗汉果。他在回国途中,儿子误以为他要夺回皇位,派人取了他的人头。他不怕死,但又不忍心让儿子犯下杀父和罗汉的双重罪行,所以他想用神通的力量逃避被杀,却不知道如何启动神通,连神通二字都想不出来。
莲色比丘尼是所有尼姑中法力第一的,但是当她坐在阿兰若的位置上时,遇到了一个变态。虽然她是一个脱离了欲望的阿罗汉,但那个色狼还是不肯放过她。她问爱她什么,说爱她漂亮的眼睛,就用神通把她的眼球挖出来送给他。变态气得说她在玩巫术,狠狠打了她一顿。因此,佛陀禁止尼日利亚人住在阿朗罗。
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并不是说神通无效,而是神通不是万能的,神通对业力是无敌的。阿罗汉是他最后的生命。即使到了上辈子,他也要结清最后一笔业务账,因为“固定业务”必然要报。他的事不报,就违反了因果律,那是不会发生的。
况且虽然有三种神通,其实无非就是报和修两种。改变后的神通可以包含在修复后的神通中,所以通常说的神通总是说报修。
举报的头像和修复的头像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只是启动或者使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报的神通都是可以随时使用的,而见多识广的和修复过的神通都要一定的浓度才能启动才能使用。所以,阿罗汉可能有神通,但不是每个阿罗汉都一定有神通。基本上来说,佩纳耶《药事》第三卷有一段:“长老完满有大智慧时,不修习神通,而念:我虽断一切烦恼,不修习神通,但与其他门派,一切神通相同。”“破一切烦恼”的人是阿罗汉。阿罗汉不修习神通,就不会有神通。罗汉的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罗汉的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如果他不修行灵修,他就没有神通。
再比如一切都到位了?Zunipnye的第二卷包含了一个奇妙的圣人。切尼,有证据证明罗汉果有一天沿街乞讨食物路过?在王宫门前,王臣见她漂亮,把她软禁起来,强迫她穿上宫人的衣服,戴上宫人的饰物,把她送给了啊?王看到了她的美丽,而她却被污染了!第二天,莲花撒尼用神奇的力量飞进皇宫,对她说:“姐姐!你打破了忧虑的魔力。你为什么不使用你的神奇力量逃离这里,遭受这样的羞辱?”于是我教她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修心养性。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妙贤者罗汉尼就能与诸神连接,飞回僧团(注14)。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神通主要来源于禅定,所以有神通的大阿罗汉,就像一个普通人,平时看不到百米,但一天也走不了百里左右,也听不到超出普通人范围的声音,更不了解普通的田野,都只是血肉之躯。如果你想使用神奇的力量,你必须用心。
同时,除了圣者的头像不会丢失,普通人的头像也会丢失。由于贪婪,?如果你的心和迷恋很强,你就会失去你的神奇力量。所以,天尊被十里叶佳教得停止世俗之道,在第一禅中成就神通后,说:“十里叶佳与我何干?”我日以继夜的追求完美,我获得了第一次冥想的力量。是我自己的要求,不是关于十里嘉业的。“也就是在言语之下,他失去了理智(《破僧》卷十三)。
佛经中也有记载,很久以前,有500位仙人在空中飞过一座宫殿,闻到宫殿宫女演奏的音乐和娱乐游戏的声音。因为贪婪,他们都像烧了羽毛的鸟一样失去了神奇的力量,掉进了皇宫。国王问他们是谁,他们说是飞走的神仙。国王命令它们再次飞走,但它们不肯飞。另一个佛释迦牟尼,在地府时是五道仙,可以指示诸神不要再下雨了。经过十二年的干旱,当地国王的公主带着许多美女去接近仙人,仙人在情欲和享乐中失去了他的魔力,于是下雨了。
还有,神通的使用,培养出来的神通之后,当然是需要定下来才可以交流的,哪怕举报的神通是贪心的。主要的麻烦如,迷恋等。现在不行了。比如龙的神通是从报纸上得来的,龙可以自由变化,但龙不能变化五次:生下来就是龙。时间是龙,性是龙,睡眠是龙,死亡是龙。
佛教不重视超自然力量。
虽然佛教是神通的最高境界,但佛教是不重视神通的宗教。基督徒总是喜欢赞美耶稣的神迹,比如把水变成酒,让聋子听见,让瞎子看见,让几块饼和几条鱼吃掉几千人,赶走鬼,在水上行走等等。其实佛教里有无数的奇迹,而佛教里除了佛这个和尚,还有无数的奇迹。然而佛教并不重视这些(注15)。大部分佛教僧侣不是因为神通广大才出家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他们的道德行为,超过了常人,所以才出家的。在佛教历史上,虽然有很多“神僧”,其中神僧也被列为一门学科,但最受后人敬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和尚,并不是神僧,而是学有所成、德有所成、事业有前途的和尚。降世神通这个角色可以轰动一时,但不能影响后世。
佛教是人的宗教,不是神的宗教。佛教教导人要诚实,从人的本位出发,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并不主张依靠神通改造众生,甚至禁止弟子显灵。佛陀曾经说过,“什么?和尚(也就是出家人)不应该在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神力。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就有罪。”(基本上有佩涅耶的全部杂务,卷二)律法第九册说:“若向俗人显神通,则为恶之罪。.....没犯过罪的都是开悟的宗教,现在想要点什么,自以为是,或者想改变感情,但是没有罪。”可见佛陀原则上是禁止弟子显神通的。佛陀很少在僧侣中使用魔法。佛陀在人间旅行时,在印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绕着恒河两岸旅行,很少占神灵的便宜。在弟子中,德高望重的师父经常用神通改造众生,弯曲外界。佛陀很少明确要求他使用神通,但他使用的神通可以恰到好处。否则佛祖是不会允许的。比如头贵客为了得到一个悬在半空中的碗,曾经向俗人展示自己的神通,被佛祖斥责。还有一次,莲花色的比丘尼,现在是佛祖面前的轮王,也被佛祖训斥。
虽然,为了打破凡夫俗子的傲慢,为了展现佛祖及其弟子的圣行和德行,从而改造无数众生,佛祖及其弟子会各显神通。佛祖为了战胜六部外道,曾经施展过十种神通,他也曾经施展过神通。为了显示伯浮山的来世之德(大弟子),被派去用神通制服摩罗山的毒龙。
然而,虽然佛教有神奇的力量,并会在必要时使用它们,但佛教不是一个重视神奇力量的宗教,更不用说认为拥有神奇力量是光荣的。佛教的伟大在于它的大智慧和大文化,尤其是伟大的慈悲精神,而不在于它的单纯神通。
1963年2月,写于台湾宋旻浩太雄山袁超寺(香港佛教第35期)。
注1:冥想者一般被认为是印度宗教中最重要的东西。
冥想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精神经常与外界隔绝,生活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我们自然能够不加思考、不加区分地正确判断一切。
当精神从物欲的束缚和五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智慧自然就显露了本性。知识和觉知的作用来自于身体的上述五感——精神可以自由地为身体服务,即所谓神通也。
《阿凡达》或是云四得意,或是云五神通,或是云六神通。超自然力的使用者无非是智慧的自由力,而智慧的自由力可以让身体的角色发生令人满意的变化。(《印度佛教史》,叶静·黄洋著)
注二:欲恶而不善佛法,则乐在人生,始能安生。寻静,待静,待静,心有所趣。不找就幸福了。如果你进入第二次冥想,你将有足够的生活。如果你为了幸福而离开你的房子,你将有知情权,你将收到身体音乐。圣人将在中,你就能说你可以放弃,带着思想和喜悦生活,生活在第三次冥想中。断了欢喜和痛苦,先乐而无忧,不乐而放弃清净的念头,进入第四次禅修,有足够的庇护。菩萨修持禅定时,不摄一切禅定、禅修分支,在神的境界中发起非凡的智慧,能作无量的大变化。(《摩诃般若经》第350卷,《大正藏》第6卷,第797页)
注3:五目六经。参考大乘经第350、404、405卷。
注4: (1)上帝的四只脚
1.在沙门中自由行走,尽力而为:“随心所欲,使身轻无形。”
2.心三昧尽:“心知佛法,满十方,石壁遍,无有?阻挠。”
3.勤于三昧,尽心尽力:“无所累,无所惧,有所勇。”
4.三戒尽其所能:“知众生心中所想,生而知之,死而知之,有欲而无欲,是吗?没心没肺?忧其心,有愚心而无愚心,有病心而无病心,有惑心而无惑心,有小心而无小心,有大心而无大心,有度量心而无定心,有自由心而无自由心,无所不知。”(加1阿加马《苦乐》第21卷第7号)
(2)佛陀说:“世俗五通不真正实行,就会迷失。那些有六个环节的才是真正落实的。”
如舍利弗说:“游于石鼓禅,不能除之,不能灭诸迹,故审五欲;无火无根无枝,妇人无子,罗汉不漏。”(加一阿加马《牧牛》第46卷第59.4节)
(3)“轮圣君行于天下,成就此七宝四神足,无一失,无一死。”(加一阿加马《平等法产品》第33卷39.8)
按:这个四脚神和罗汉的四脚神不一样,意思是他很帅,很聪明,很健康,很长寿。
注5: (1)神足比丘:“当时佛告诸神,诸比丘、达迦耶、阿那路、李越、须菩提、尤毗、摩诃卡毗那、尊者、李峻蓬特、君头米沙……”(加1《阿伽玛》卷22《叙托品》卷3)
(2)佛说三十三天中“我在思考,现在我要以神足之力隐身,使众人看不见我”。佛陀“跌跌撞撞在‘善法讲堂’的石头上,天人听法,而地上的安娜法尊者“以天眼观之”(加阿伽玛卷二十八《听法》36.5)
注6: (1)罗汉之眼,往往能看到广阔的天地,广阔自由的天空。(2)眼睛的四种用途:看透障碍,看清事物,看到未来。看看所有的乐趣。(3)四禅的修行,已经让眼界大开。(4)佛陀说:“我以眼观观众而生,生者终有善趣、恶趣、善色、恶色。是好是丑,我跟我种什么我就知道了。”(加1 agama第24卷“好的采集产品”第4部分)
注7: (1)天吴元年,京城有一女子自称圣菩萨。太后召见她,她所说的一切都得到了验证。后来大安禅师入宫试女,问其心,不知。那个女人变成了一只狐狸,下了楼梯。(《佛史》卷三十九) (二)钟会石国试太白山人的山、地、字、算,都赢了。(佛系卷41)
注8: (1)大饥荒时,有神脚的和尚可以去于丹乞讨天然粳米,但被佛祖制止了,因为很多没有神脚的和尚没有“让老人放下心来”?缓慢的心跳,无尽的痛苦。”(加1阿伽玛卷三十六《八难品》42.3) (2)“神足之力遍三千,地无空缺,不如佛足。不能类比。如果你来到神的脚下,它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同上)(3)佛陀说,“舍利弗的僧力最大”,又说,“然而舍利弗入三昧,不知其名。”(加一阿伽玛书卷二十九《六重经》二)(4)佛陀也说:“所以,舍利弗诸僧无智慧,其体验自在。.....Sharifutsu,满脑子,舒服。“(同上)
注9:(加一个agama卷26等。见第34条之二。记载尊患头痛:“今患头痛如石,恰似戴了须弥山。”)
注10:阿汉和法都说,这是由于波旬的干扰,使村民拒绝提供萨满瞿昙。
注十一:《十颂》卷三十六:“一石落于佛足,伤足流血,致深苦恼,佛以勤盖身。”
注12:加一阿迦玛卷20视听篇3:“佛在阿罗皮寺边,极寒树木倒。”“这大冷天,万物凋零,佛祖却坐在草床上,衣衫极薄。”
注13:参考法律和药物部第16卷,并增加一个agama卷2916“2”。
注14:加一《阿迦玛》卷43《善恶篇》第47.7条:“波斯王管事不法,违圣法,赞比丘尼阿罗汉道,幽禁宫中十二年,以通* * *。”
注15:佛陀说:“从禅到神足,至尊不在其位,无为而不为。此外,五欲中,智慧最高,无忧无虑,久候生死定。”(加一《阿迦玛》卷三十八,《马血之子问八政品》卷四十三)
2.主星云
四。佛教对超自然力量的看法
《阿凡达》是苦难中的希望,乱世中的救世主,是很多人的方便。《阿凡达》应该从日常生活中认识,从自然变化中感知。最后,我们想谈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我也分成四点来说明:
(一)神奇的力量不是终结的法则
根据佛经中的记载,2000多年前,世界上还有几位佛陀的弟子。其中一位是佛陀的大弟子,德高望重的释迦牟尼。他现在手里拿着佛袈裟,隐居在鸡足山。等了56.7亿年,弥勒菩萨在广修时出世,代替佛陀传授弥勒菩萨法衣,以继续传法。几十年前,法国医生伯克逊博士遇到了德高望重的释迦牟尼,写了《博士界的争论》一书,记录了这一伟大事件,曾在台湾省流传。
另一个至今还在世的人是频头Lopa Lopa,俗称“长眉罗汉”。《阿弥陀佛经》中佛陀的十六大弟子之一,以频头伏于佛陀的洛番,就是果的证明。既然是大阿罗汉,为什么还活在世上,不能入涅槃?原来,他在世时曾向信众展示过自己的神力,赢得了信众的掌声。德高望重的大师突发奇想,对信徒们说:
“你觉得升天很神奇吗?现在我给你看变化,让你开开眼。”说完,他跳到空中,表演了各种神通。信徒们目瞪口呆,发出了无尽的惊叹声。佛陀知道这一点后,对尊者哗众取宠的行为非常不满,派人把尊者叫来,劝诫他:
“我的佛法是用道德感化他人,用慈悲拯救众生,而不是用神通迷惑大众,迷惑百姓。今天,你非法使用了神奇的力量来赢得信徒的尊重。为了惩罚你,我会惩罚你在世间多受些苦,然后在将来积累更多功德罪后让你涅槃。由于当时神通使用不当,尊者仍活在世间勤修,不能入涅槃。《阿凡达》不仅不能提高道德,摆脱烦恼,有时还会成为解放道路上的障碍。《阿凡达》不是真正的生和死的方法,但它是不言而喻的。唯有道德,才是通往佛道的安稳平淡之路。
②《阿凡达》不是因果报应的对手。
世界上各种力量中,最大的力量不是神通,而是行为的力量,也就是因缘的力量。中国的故事演义里,在描述黄巢作乱,杀人无数的时候,有一句谚语说:“黄巢杀了八百万人,现在他在劫难逃。”传说黄巢兴兵造反,杀了八百万人,士兵才能平静下来。在小说家曲折的描述下,黄巢在被镇压之前,真的杀了八百万人。这件事是真是假,留给历史去验证。我们要说的是所谓的“数就是抢”的问题。你说的“数着抢着”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业力不能逃脱。当时民众感受到了因果报应,导致了如此惨烈的死亡。即使神通也救不了有因缘的人。你所创造的,必须要自己去回报,没有逃避。
有一次,琉璃王萨米尔-米罗攻打佛陀的故土卡皮劳,第一神通穆莲尊者自告奋勇向佛陀报告:
“佛祖!让我用我的头像拯救释迦牟尼种族吧!』
“眼睛是相通的!不知如何忏悔过去释迦牟尼种族的因缘,今日得报。虽然我是我氏族的一员,但是神通救不了我!佛陀慈祥的脸上带着无限的悲伤回答道。
不要相信佛祖的话,穆光廉飞进被神通广大的军队包围的城中,挑选出五百名优秀的释迦牟尼族人,装在碗中,飞出城墙,欢天喜地来到佛祖面前,说:
“佛祖!我拯救了一部分释迦牟尼种族。”当我打开碗时,我惊呆了。原来的500个释迦牟尼种族变成了血泊。虽然魔功第一,木金莲也无法逆转因果报应的力量,而且虽然德高望重的木金莲本人神通广大,自由飞翔,曾经深入地狱救母,但最后还是被外人用石头砸死。弟子们感到不解,更感到愤慨的是,这样一位大神级的长者,竟如此轻易地被外人用石头砸死。佛陀告诉他的弟子:
“《阿凡达》无法与因缘抗衡,而眼前的因缘注定要被外人扼杀。我们不应该怀疑神通的无用,而应该集中精力净化三业。』
俗话说“杀了会出拳的人,就淹死了。不要以为头像是万能的。有了神通,你就可以无所畏惧。在因缘之前,神通是没有用的,一味的依赖神通会弄巧成拙,但会致命。
(3)神力不如道德。
佛教初学者往往对一些神奇怪异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当他们看到一个闭关自守,有修行意识的人时,就趋之若鹜,而忽略了平日更重要的道德修养,因为智慧的显现依赖于深度的禅定时间,而禅定时间的修炼依赖于日常戒律的严谨。所以,要学佛,就要从基本的道德开始,而不是轻学神通。
其实和头像在一起的生活是不是很舒服很幸福?没有他的理解,朋友心里恨我骂我,眼不见心不烦,也不知道心里烦不烦,所以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如果你有他的理解,这个人充满了险恶用心,那个人的鬼点子就是一箩筐,但是你不想知道就不行,这个人讨厌,那个人不喜欢,所以生活会很辛苦。比如,如果我们没有缘分,明天就会死去,但我们今天依然快乐的活着;但是我们有命运,知道二十年后我们会离开这个世界。从今天开始,死亡的阴影开始啃噬我们的心,日子如度日如年。如果我们有眼神交流,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在和其他异性做着不正当的行为,妒火中烧,一刻也不得安宁,这是一种幸福。没有眼神的交流,不知道是一种幸福。如果你是有耳根子的交流,当你听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在背后恶意批评诋毁自己的时候,你会很生气,受不了这口气。没有耳朵对耳朵的交流,耳朵是干净的。所以,拥有神奇的力量并不一定意味着拥有幸福。唯有道德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道德不完备,神通无法成就,有德的人生比神通更高尚。
(4)超自然力量和天空的缺席
超自然力是求有形之物,而佛法般若空无所不在。只要生活中有经验,经验就是超自然的力量;生命中有智能,智能就是神奇的力量;人生有很多能力,能力就是神奇的力量;人生有空真,空真就是神通。虚无的道理很深刻,常识中的一切都是空虚的,幻灭的。无中生有无穷魔力,能产生各种规律。比如有一个孙中山纪念馆的空间,可以容纳所有人,顺利举办“佛学讲座”。如果我们的心能像虚空一样扩展,我们就能拥抱所有的法则。所以,没有什么可以伟大,神奇的力量比不上它的无穷。
道树禅师在道观旁边建了一座庙,带领弟子修行。道家很讨厌,想把禅师赶走。于是他施展神通,装神弄鬼,吓跑了一些胆小的新手和尚。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了,禅师还是定居在这里,最后道士只好作罢。有人问禅师:
“你凭什么打那些道长的高魔?』
“我什么都不会依靠,但我什么都没有争取到他们。道士有神通,穷、竭、限、量;我没有神通,也没有什么是无限的、无尽的、无限的、无边的,所以我不能拥有任何东西,它是无限更广、更大、更独特的。禅师不厌其烦地向他展示。
在佛教中,无为之力比神通广大,无为之智高于神通,神通不等于空无一物的道理。所以,与其去寻求神通的力量,不如去验证虚无的真理更为迫切和有价值!
3.“你知道你发脾气时,你妻子和女儿的感受吗?他们被你压制,怨气无法释放,闷在心里。而且你的缺火,随着社会道德标准越来越低,越烧越旺,你的家人成了你发泄的对象。长此以往,怎么才能得到呢?现在,你是一个两面派。你一方面是一个慈爱的丈夫和父亲,一方面又是一个面目狰狞、着魔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现在孩子快死了,你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怪佛菩萨不保佑你。佛菩萨的神通再大,也比不上你的因缘。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世界上最好的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你不能随意修理你损坏的汽车。你女儿是个坚强的好孩子,总想在工作中做出点成绩,把事情做得更好。因此,她付出了超过自己极限的身心努力,甚至经常忘记吃饭。你带的素食午餐经常被好奇的同事尝试,但是你吃不饱又不想吃外面的饭。晚上回家,饿得吃不下多少饭。久而久之,必然对肠胃造成内伤,积劳成疾。痛苦被高涨的工作热情掩盖了,等到得了绝症再去看医生已经来不及了。我对形势的判断是对的吗?你还怪佛菩萨?”
4.南怀瑾孔敬大师讲义。
通俗点,此处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