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从哪些方面衡量孩子的游戏水平?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

这是一节小班期末“插花乌龟车”的结构游戏,就是把两个碗状的花篮倒置在一起,然后把乌龟的脖子和头放在其中一个花篮上。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学习马赛克的方法,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从整个活动来看,由于难度较大,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拼,而是做了一些之前已经拼过的相对简单的作品。在这次活动中,笔者无意中拍到一个小女孩坚持了近14分钟完成老师的要求。小女孩进入笔者拍摄视野时,已经拼好了两个碗状的花篮,正在完成拼接连接。五次努力未果后,女孩第一次抬头看了看周围(此时班里很多孩子都在玩自己简单的作品),于是她把另一部分打散,重新拼起来,然后第六次努力。在第六次尝试拼接连接时,小女孩一度固定了一端,接近成功,但最终失败。面对第六次失败,小女孩沮丧地抬起头,分别看着老师、观察老师和我三次被拍摄,把完成的作品拆开,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乌龟车”(就是把乌龟的脖子和头直接插在组装好的碗状花篮上)。拼完后,小姑娘去找老师要了一根纤维绳绑在乌龟车的头上,并提到乌龟车到处乱晃,结果乌龟车的车身被震掉了。最后,小女孩只能拿着乌龟车的脖子和头...

分析:

案例中描述的小女孩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从结构技能的应用和游戏的持久性来判断,这足以证实小女孩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结构游戏水平是高的。这个案例可以充分说明教师观察孩子游戏的重要性。如果老师在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有观察过小女孩,不仅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还要对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游戏水平印象深刻。但遗憾的是,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小女孩手中简单的作品。如果以此来判断小女孩的游戏水平,显然是对小女孩游戏水平的误判。看来,要对孩子的游戏水平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还是要靠老师的细心观察。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这次游戏活动中,老师在游戏过程中未能对小女孩进行观察和引导,当然,要求老师在每一次活动中对每一个孩子进行观察和引导也是不现实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孩子的忽视可能是无意的,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观察到小女孩在完成“乌龟车”的连接时存在的困难,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在连接“乌龟车”时,老师可以帮助小女孩固定一个部位或一端;或者直接演示一些连接方法和工作,剩下的就和孩子一起完成。那么,对于小女孩来说,她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够顺利完成自己主动挑战的“最近发展区”,更是她建造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了一次极其宝贵的新建造经验,即小女孩在建造技能的学习和发展中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小女孩在这次大胆的尝试中获得的成功的喜悦,她也建立了相应的信心,让她敢于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但很遗憾的是,小女孩在这次活动中实际收获的不仅是没有新的建造技能上的收获,就活动的感受而言,还有失败、抑郁等不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