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鸟飞”教案

作为教职员工,你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应该怎么写教案?以下是我整理的《鸟儿飞来飞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班《鸟飞》教案1活动目标:

1,让孩子感受集体生活和大自然的乐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指导孩子练习跪、蹲、平衡等动作。

4.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5.让孩子大胆地在群体面前表演和表达自己。

活动准备:

1,室外树木2,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些练习。听“健康之歌”的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交流活动:

1,让孩子在树林里自由玩耍。

老师:孩子们,看这个。我们先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地玩一会儿吧。

2.老师:你玩得开心吗?树林里有什么?让我们都来学习小鸟如何在树林里飞翔。

孩子们在森林里学会自由飞翔。(播放音乐)

第三,建模练习。

(1)老师:这只鸟还会做什么?

鼓励孩子做各种鸟的动作,引导孩子练习蹲姿和平衡。

(2)请邀请两个儿童团体和模特展示给大家。

(3)孩子可以自由组合在一起。

(4)指导幼儿用跪下或抬腿的方式展示鸟的动作,教师用“拍照”来引起幼儿对建模的兴趣。

第四,儿童游戏。

提醒孩子,音乐一停,马上和附近的伙伴两人一组摆好姿势拍照,同时要保护好小树。

活动拓展:唱歌,学放飞鸟回我们家。

活动反映:

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善于体现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大胆地展示鸟类的各种飞行动作。一只鸟飞翔的动作是通过孩子手臂的起伏来表现的,但不容易体现在脚和腿的动作上,这方面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

教案二《鸟飞》的中堂活动目标

1.试着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出各种鸟。

2.愿意和鸟类做朋友,体验关爱鸟类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1,欣赏作品——很多鸟。

2.马克笔和蜡笔(红色和绿色)。

活动过程

首先,欣赏指南

1.你愿意和鸟做朋友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树林里的鸟儿听说孩子们喜欢它们,都高兴地飞了起来。

3.欣赏作品:

(1)这是一位艺术家画的一只鸟。有多少幅画?因为他非常喜欢鸟,所以他画了很多。

这些鸟都是他的朋友。他们是什么样的?有大有小,有的在飞,有的在唱,还有很多小鸟宝宝等等。

第二,我们都是鸟类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画鸟。

要求:老师画的时候,大家都不画。老师画的时候,大家一起画,看谁画的又快又漂亮。

(1)画一只大鸟

1,老师画一部分,小朋友说特点。

师:画一个椭圆形,幼:体。

师:再画一个三角形,幼:嘴(尖尖的嘴会抓虫子)。

老师:小圆圈,少年:眼睛。

老师:半圆,少年:翅膀。

2、小朋友也画一只大鸟,老师为小朋友数数,对小朋友画的快表示欣赏。

(2)大鸟说:我想找个女朋友。

1,老师画一部分,孩子说形状。

师:画身体,幼:椭圆形。

老师:画个弯嘴,年轻:半圆(大鸟的女朋友有个弯嘴)。

老师:画眼睛,年轻的:圆的(老师给眼睛加睫毛)。

老师:画翅膀(女朋友说“我的翅膀也好看”),年轻:爱。

2.小朋友画一只大鸟的女朋友,老师也给小朋友数数,鼓励他们快点画一只大鸟。

一只鸟飞了进来。

老师:(画一只飞翔的小鸟)我要向小朋友学习,画得和小朋友一样快。孩子算。

2、观察:翅膀和嘴巴。这是一只会唱歌的鸟。

3.孩子画鸟:鼓励孩子画鸟飞得比以前快。

第三,儿童创作

像画家叔叔一样做小鸟的好朋友,画很多小鸟,让很多小鸟飞向大鸟。

1.通过给鸟命名和画不同的鸟来介绍孩子的创造力。

2.介绍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内容:鸟的羽毛越来越丰富,鸟巢里的蛋一个个孵化成鸟。有些鸟在找虫子吃,有些鸟在跟大鸟学飞。

3.鼓励孩子通过数数画出许多鸟。

4.鸟儿飞入森林:再次欣赏作品,用彩笔画出来。

前面有一片森林。鸟儿们饿了。我们快点吃点东西吧。红色的是水果,绿色的是毛毛虫。吃饱了才能飞回自己家。

第四,展示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鸟之歌》

1,老师把孩子的作品围在欣赏作品周围。我们的鸟来了。加在一起,鸟比画家叔叔还多。哪些孩子养的鸟最多?

2.欣赏多媒体课件,听鸟鸣(孩子选择,老师播放,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听鸟鸣)。

(1)请画最多的小朋友请小鸟唱歌,学唱歌。

(2)请画最大的画的小朋友邀请鸟儿唱歌,学习鸟儿的歌声。

(3)请画出最特别的小朋友邀请小鸟唱歌,学习小鸟的歌声。

(4)让喂水果最多的孩子请小鸟唱歌,学习小鸟的歌声。

孩子喜欢鸟,鸟喜欢你。他们经常在树林里唱歌。请注意,你一定会听到他们不一样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