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十六是过年后的少年?
“十六夜,麻花,扛筐,舞火把,逗人家,送牛桩,乐此不疲。”我不知道这首民歌在这里流传了多少年。所以当有人说我小时候最期待过年的时候,因为不仅有好衣服穿,有好吃的,还不用做家务。总觉得无论大人小孩,过年都不自由,因为过年有很多顾忌,尤其是说话做事的时候。但是正月十六真的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1,提着一个箩筐和舞动的火把
正月十六晚上,我们早早吃了晚饭,开始“扛筐”。所谓“提筐桶”,就是在纱布袋里放一些生石灰,绑在秤的一端。人拿着秤的另一端,把纱布袋扔在地上,地上留下了白色的斑点。当然,“提筐桶”也是有一定规则的。总是要先从江边码头“扛”过去,再从屋前天井和屋内“扛”过去。当“提筐桶”结束时,房前屋后到处都是许多白点。因为白点越多,今年粮食收成越好。
正月十六跳火把舞,其起源无法考证,在我国农村每年仍有表演。小时候,正月十六,我们几个朋友每天下午都要去集体窑厂搬一捆芦草。华从家里偷了几毛钱,在店里买了一条小鞭子,我们几个人就认认真真地扎火把。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火炬中间放几个小爆炸。一切准备就绪后,希望太阳快点落山。
当我们抬着篮子时,我们立即开始舞火把。那时候土地刚刚承包到户,我和阿华、康雍等户一起承包田刚,我们几个人就这样点着火把在承包的地里跑着纵横交错。据说火焰越高,那年庄稼收成越好。火炬让我们的脸都红了,火炬里的小爆炸让我们既害怕又兴奋。大人们站在田埂上,满脸笑容地看着我们。
跳完舞跨过火炬。据说穿越火炬可以赶走厄运,迎来好运。无论大人小孩,都是从燃烧的稻草上跳下来的。有时,我们可以来回跳跃,这吸引了成年人的钦佩。
2、麻花,风骚骂
大人已经过了火炬,回家炸麻花了。炒麻花就是把玉米放在铁锅里用火炒。有的人没有玉米,就用大米代替。据说麻花可以炸老鼠的眼睛;玉米炒的越多,老鼠死的越多。我爸妈在家炸麻花的时候,我们都在互相玩,继续自己的游戏。
老人们说,如果十六夜被别人骂了,那将是最幸运的,俗称“倒霉”,可以摆脱一年的厄运。所以大人们回家后,我们几个伙伴就去农场里平时最骂人的王阿姨家骂他们。通常的做法是三步走:敲窗户,踢门,鞭打。
来到王阿姨家,我们先敲了敲窗户,看她会不会开始骂人。然后我们踹门,没有开始咒骂,就点燃了白天准备的鞭子,隔着门往屋里扔。各种手段都用过,往往收效甚微。你别看王阿姨平时骂人不眨眼。村里的人都叫她“野黄蜂”,但在十六夜的第一个月,她就是不开口。她一生气就下床吓你。然而,只要一听到脚步声,我们就会逃得无影无踪。只有一次,阿华打破了王阿姨家的窗户,因为她用了太多的力量。第二天王阿姨投诉,导致我们吃饱了,被打了一顿。现在想想,好像是很遥远的故事。
3.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习俗由来已久。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计划生育。很多家庭,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生的都是女孩,一直想再要一个男孩,于是邀请别人给他们牛桩,以求生存。很多时候,谁发个牛堆,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流行送桩。
要求八个男人,最好是不同姓氏的,送牛桩,其中一个必须是小伙子。这八个人是白天约好的。晚上,他们先去了被邀请的家庭吃饭。当他们吃饱喝足,大多数人都在睡觉的时候,这八个人就去偷牛桩了。被盗物品包括砖头、碗、鞋子等。被盗家庭肯定男孩多,而且在村里有势力有人缘。当你偷东西时,用红纸包起来,交给一个最小的男孩。这叫持股。然后我们一起去主人家。当他们到达时,年长的人开始喊“是”,他们后面的人也有反应。当然,他们都祝贺主人早生贵子。拿着木桩的年轻人,拿着赃物,爬到主人睡觉的床上,睡了一会儿,最后在床上撒了一泡尿。然后恭敬地把木桩交给主人保管。几个人又吃又喝,直到很晚才回家。大家都要管好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在有孩子之前提送或者偷桩的事,否则不行。
当主人家生男孩的时候,你必须去报赃物的家庭。双方的孩子都互相承认对方是米歇尔·普拉蒂尼,养母和前亲戚,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想从有权有势的家庭偷东西。孩子的名字也很有趣。你想偷什么就偷什么。偷碗的叫碗,偷鞋的叫鞋。长大了才改名字。孩子一岁的时候,偷木桩的家庭要偿还被偷的家庭,把偷的东西还回去,十个一个,一百个一个。偷一砖,还一百砖;如果你偷了一双鞋,你要还他们十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