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区域游戏
我们所说的区域活动是一种带有学习性的游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它不是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引导孩子按照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完成的活动,而是在教师创造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教师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和玩中学,独立完成整个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挑战自己,不断为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这种区域性活动的特点,使孩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成为一个有独立头脑、有想法、有办法、能独立做事、不断挑战自我的人;另一方面,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通过坚持、妥协、形成共识、分裂行动的过程,在人际冲突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显然,区域活动对孩子建立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是其他活动形式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结合实例从不同年龄段来谈谈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和引导区域活动。
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目标:
1,在一些角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情感教育。
2.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沟通技巧,发展语言能力。
二、内容形式:
1,主要是角色游戏,活动:娃娃屋,小厨房,小等等。
2、培养自理活动:小手穿衣,系小扣子,谁的小手最敏感,等等。
三、指导策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小班的孩子刚从妈妈怀里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一切都感到非常胆怯和陌生。我们教师要了解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潜力和需求,积累判断和决策的依据,确定适合每个孩子能力和性格的互动方式。比如我发现很多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哭着要妈妈,要回家。就这样,我们在活动室布置了一个“娃娃屋”。按照“家”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娃娃屋应该让他们觉得很亲切,很温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娃娃的家里自由地玩耍和交流。(示例、照片)
小班的孩子喜欢角色游戏,他们喜欢假装模仿大人做的事情。在娃娃屋除了扮演父母哄宝宝、喂宝宝,还喜欢模仿其他角色,比如:小厨师、小医生等等。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在活动室布置小厨房和厨房。(照片、例子)
我们知道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做不好,动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饭、穿衣、扣扣子、穿鞋、上厕所这些基本活动都有很多问题。所以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设定目标,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基本自理能力。(示例:按钮,带照片)
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在区域活动中观察,通过观察掌握反映幼儿某项活动发展水平的象征性表现,从而准确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给予及时、适当的指导。比如我们的小班老师在指导孩子练习剥蚕豆的时候,不要急着教他们怎么剥,要先关注他们的剥法。起初,许多孩子用手剥蚕豆,但他们不能剥,有的干脆不剥了,有的只是用牙齿咬。这时候老师要及时观察这种现象,发现难点,再次活跃时及时调整目标,把蚕豆换成发芽的。这样一来,孩子从夹缝中剥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活动次数也增加了。
小班区不仅可以开展以上活动,还有很多适合他们的有趣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照片,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播放课件,举例说明)材料的安全与柔软,一物多用。
中产阶级区域活动的发展
一.目标:
1,区域活动,在一些搭建游戏和排序游戏中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地域活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重视孩子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
二、内容形式:
建造游戏,分类游戏,烧烤店,小厨房,小商店等。
三、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活动环境。如果老师不根据学生自己的需求来教,区域活动的优势就会消失。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一些操作性的活动,更多的交际性的活动,一些游戏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孩子到了中产阶级,喜欢讨论分析更多的问题,有时候也喜欢挑战一些比较难的东西。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比如,为了提高孩子通过分类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放入扑克牌,让孩子按照数字的大小对同一花色的扑克牌进行排序。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孩子的操作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把所有扑克牌混在一起,一张张找,又慢又乱;而且有的是先按数字排序,再排序,或者先按颜色排序,再排序,这样快很多。虽然都是分类整理,但是儿童操作层面有非常明显的层级线。我并不急于干涉孩子的操作,而是在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的时候,我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孩子清楚地看到集体活动中不同方法造成的速度差异。经过讨论,孩子们意识到如果把相同的颜色或数字放在一个家里,排序会更快更方便。同时,我也充分肯定和鼓励了孩子们在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比如数字大小顺序不变,颜色按照一红一黑的间隔排列,或者完全按照四种颜色的间隔排列(红心1,草花1,方块1,黑桃1,红心2,当然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孩子,我开始给他们提供单一花色的扑克牌,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因此,只有关注活动的过程,才能发现幼儿不同的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培养幼儿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和实践,中产阶级的孩子也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感兴趣,有时还能自发地组织一些模仿游戏。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贴近生活的环境,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考验。比如:烧烤店,小店,小餐馆等等。(烧烤店,图片说明)
(播放课件并举例)
大班开展区域活动
一.目标:
1,根据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投放材料,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大胆尝试,学习知识。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注重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内容形式:
艺术领域:折纸,剪纸,砌砖和一些自然材料的使用。(例如:玉米宝宝、果蔬精灵)科普区:有趣的涨跌、有趣的磁铁等。数学领域:桌游,超市购物等。
三、指导策略:
大班的孩子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在打造区域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更多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的因素。首先,根据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活动区是最适合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活动环境。比如大班的孩子喜欢竞技游戏,我就在班里开了象棋比赛。起初,许多孩子对这些游戏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不会玩。但是有几个男生特别喜欢这些游戏,每次活动总是玩得很开心。他们也经常自发组织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来比拼,看谁最后能成为冠军。在棋牌活动的开展中,激发孩子学习棋牌的兴趣,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同时,孩子有很强的做事意志,懂得“胜不骄,败不馁”。
其次,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工具,激发孩子的操作欲望。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其目标投入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和材料密切相关。地域性材料作为儿童活动的操作对象,是儿童建构、学习和发展的媒介。因此,选择、摆放和更换活动材料也是教师影响和规范儿童活动、支持和引导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指导策略之一。地域材料虽然是静态的,但生态地域活动强调的是材料的最大化利用,让材料充分“活”起来,以材料为媒介影响孩子,发挥孩子的价值。
比如在美术区的活动中,给孩子提供的材料和工具,比如带皮的玉米(老师整理的)、各种贝壳、豆子、剪刀、彩纸、胶带、浆糊等。,都放在矮架子上,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拿取。活动中,孩子们利用这些丰富的材料,亲自设计制作玉米娃娃。最后,他们制作了不同形状和奇怪形状的娃娃。当大家一起欣赏的时候,不仅感受到了别人的精彩创意,也学到了别人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我们开展了几次玉米宝贝活动,但每次效果都不一样。而且每次孩子们都很热情,很感兴趣。
过去,我们也在超市开展购物活动。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食物的包装盒,各种瓶子,生活用品的包装盒,还有孩子收集的各种玩具。我们把收集来的商品放在超市里,一起装饰我们的小超市,然后孩子们开始在超市里购物游戏。既培养了交流能力,又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游戏中,从而巩固了知识。在我们大课堂上,还开展了果蔬小仙女的活动。我们老师收集了很多蔬菜和水果,并为作业区的孩子们提供了其他辅助材料:牙签、橡皮泥、各种植物的种子等。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了果蔬娃娃和小动物。孩子们的作品也很奇怪,多种多样。看着那些可爱又幼稚的作品,真的让人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照片、例子)
最后,根据孩子的兴奋程度,改善情境,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
孩子们对我们大班开展的梅森活动很感兴趣。当他们接触到泥土的时候,会有一种比较新奇的感觉。老师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不同种类的泥土,让他们认识不同种类的泥土,生活不同种类的泥土。比如:黄土、黑土、红壤等。孩子对黄土比较了解,但对黑土、红壤不是很熟悉。当老师给孩子们看黑土和红土时,立刻吸引了他们惊讶的目光。大家大呼:“老师,怎么会有这种土?”“老师,这土活的是什么泥?”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时候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耐心引导,逐步解决问题。当老师把活泥巴扔给孩子们时,他们立刻卷起袖子和老师一起玩。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中,他们发挥了独特的思维,产生了许多可爱的泥瓦匠。因为孩子对梅森活动感兴趣,所以会一直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于泥巴,可以说是百玩不厌。(照片、例子)
在艺术区的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尝试来学习知识和技能。比如剪纸、折纸活动,当孩子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后,我们可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按部就班地贴在墙上,让孩子去观察、比较、操作,从而自己去思考、改正。如果孩子经过多次探索仍不能成功,我们老师要明确找出困难所在,给予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有探索和体验的机会,也不会因为尝试失败而失去信心。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剪纸和折纸。在这些探索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