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掌握诗歌的平仄?

桂香月,白鹿捧花,瓯水弄潮。

在河心画一座孤岛,傲然挺立;楠溪雁荡,千娇百媚。

滨海明珠,宏图瑞仕,握有先锋必胜的骄傲。

邀徐红来画欧越的世界,天空充满魅力!

————摘自《温州沁园春》

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这首《沁园春·温州》,在这两点上控制的非常好。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掌握诗歌的层次与对仗的关系。

易萍:从成语开始。

什么是调平?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学的。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平,第二声平,第三声上,第四声出。所以,大致来说,“平”是指第一声(平)和第二声(平),“平”是指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下声)。也就是说,四声简化为两声。为什么说这只是粗略的划分?后面我们会说,其实诗歌中每个字的平仄并不是按照现代汉语的阴阳四声来划分的,而是按照一本专门的韵书来划分的,叫做平水韵。划分方法和现代汉语有些不同。这个我们暂时可以忽略,先按现代四声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有一次在大学讲课,让在场的同学随便说一个四字成语,就是说首先想到哪个成语。同学们说了很多,蹲下,忠诚,做马平川,轰轰烈烈,井井有条,转身等等。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是什么?我们再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层次是相反的:

虎背(平)、熊腰(平)、豪放(平)、忠义(平)

一马(平),大风(平),强草(平)

井(井)有(平)和峰(平)弯(平)。

当时学生报了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都符合这个规律。这是什么意思?说明大部分成语都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二四分明,即第二四个字的层次相反。如果打开成语词典,会发现大部分成语都符合“二四分明”的规律。比例我没做过统计,但根据我的感觉应该是70%到80%,当天学生报的比例更高。当时有20多个同学报成语,但只有两个人不符合这个规律,比例在90%以上。

这说明了以下问题:

第一,说明汉语里有变调和平调。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气质,纯粹靠概率,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第二,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记住。因为如果纯粹靠概率的话,学生报的成语应该和成语词典上的一致,也就是70%到80%,现在却达到了90%以上。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

我们知道,绝大部分成语都是在唐朝之前,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这说明汉语的气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是人为强加或捏造的。这种平缓交替的旋律,就像舞步的鼓点一样,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能达到悦耳的效果。所以,汉语是一种形音和谐的文字,汉语格律诗是形音义合一的完美结晶。四声、偶声虽然是汉语中长期潜伏的规律,但直到南朝时期,周篇、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而沈约将这一概念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四声八病”理论。“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现代诗歌格律的前身。现代诗歌的格律在唐代成熟。或者换句话说,现代诗(也叫格律诗)形成于唐代。

我们会听到格律诗有几个名字:现代诗,现代诗,旧诗。近体诗和近体诗这两个名字是唐人起的,因为格律诗起源于唐代。与早期的古典诗歌相比,唐人把格律诗称为现代诗,也有人称之为现代诗。“旧体诗”这个名字,是五四以后从事新文化运动的人起的名字,因为当时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就是白话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新诗”。因为“新诗”,原诗被称为“旧诗”、“旧体诗”。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非常不满,认为它隐含着“过时”的贬义。顺便说一句,有些写新诗的人把中国的传统诗歌称为古体,这是不对的。古体和近体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

两首格律诗的格律

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用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诗就行了。先说格律诗的格律。

既然四字有平仄交替的规律,而且“二四分明”,那么六字呢?八字呢?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这个定律可以延伸吗?其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

一种是五言一句,四句叫五句(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叫五律(五言押韵的简称)。

一种是七言一句,四句叫七句(七言绝句的缩写),八句叫七律(七言押韵的缩写)。

那么,有没有六言、八言以上的格律诗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很少。前人六字一句的作品有少数,八字一句的很少,或者只在一些游戏诗中出现。

我们先来看一句著名的五行:

红豆诞生在南方(平)国。

春天会来多少枝?

愿你(平)选择更多(许)。

这个东西是最(平)想的

如果我们注意每个句子的第二个和第四个词,我们会发现,和成语一样,第二个和第四个词的层次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第一句和第二句偶数位置的词,以及第三句和第四句,会发现也是相反的。

如果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豆”字,那么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则相反,是“来”字。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对联”的概念。所谓“联”,就是一首诗每两句形成一副对联。

比如这首诗是由两句对联组成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对联,第三句和第四句形成对联。

每副对联的第一句叫对句,最后一句叫对句。

这里的对联和对联有同有异。不同的是,不一定要相反。相同的是偶数位置的字一定是对的。比如第一句话,豆子是平的,第二句话,豆子是平的。

有一个专有名词用来形容一副对联中两个句子的偶数位置,叫做“相对”,也就是说,一副对联中的句子和对仗一定是“相对”的。

我们再来看两个协会的关系。比如这首诗的第一联和第二联,你看出什么了吗?

嗯,有个规律,第二联的水平和第一联是相反的。

第一个环节是:斗南(萍萍)

来(平)住几天。

第二个环节是:君(平)蔡(许)

对象(阶段)(平面)

因为第二联的层次和第一联是相反的,也就是说第二联的句子(也就是前一句)和第一联的对句(也就是后一句)的层次是一样的。对于这首诗,也就是第三句和第二句一样。这种关系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粘”。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

格律诗的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第三句坚持第二句;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反;第五句粘在第四句上;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反;第七句粘在第六句上;第八句是相对于第七句的...这条规则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

看完这个五行奇绝,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七绝奇绝。

霜夜,

蒋丰渔火愁眠。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午夜钟声抵达客船。

说到之前的五大奇迹,七大奇迹应该是延期了。我们知道五大奇观是“二十四不同”,所以七大奇观是“二百四十六不同”。

月落,啼落,霜满。

蒋丰(平)渔火(荀)睡愁(平)

姑苏(平)城外的寒山寺

午夜,钟声(平)到达客船(平)

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偶数位置的字都是平齐的。

第二,符合贴合规律。即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第三句粘在第二句上,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反。

很多不懂诗歌节奏的朋友,总觉得节奏很复杂,把它当成畏途。有人在写教材的时候,也是把格律写得艰涩古拙,让人羞于启齿。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就是一层够用的纸,一捅就破了。这是一个简单的描述。

先说练级。

众所周知,汉字的声调是平的。按照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分类,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的,第三声和第四声是平的。

古代也有入声字,入声也是许。比如“一”“一”是平声,“一”“一”是浊音,“一”是入声,属于浊韵。

入声词都是发音比较快的词,比如“急”、“竹”、“族”、“追”、“读”、“俗”、“出”、“情”、“局”、“节”、“舌”、“敌”、“倦”。

很多入声字演变成了现代汉语的平调,但在格律诗中却作为傩调使用。这是当代格律诗人最头疼的问题。但这样的入声词数量有限,常用词有300多个,掌握起来并不难。

格律诗有七言五言,分为七绝句、七韵、五绝句、五韵。那些在长诗中通篇使用格律句式的,称为排律,而六言律诗则很少见。

学习格律诗,只需要了解七律,其余可以依次类推。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分,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因为一句* * *七个字,第七个字押韵或者不押韵,押韵就平,不押韵就别扭。第一、三、五个字可以忽略,可以是偶数;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严明。有规律可循。

这里以鲁迅的一首七律诗为例,看其规律:

送天蓬的时候要什么?很平很平。

不敢翻身,遇到了。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一顶破帽子遮住了繁华都市的脸,平平淡淡。

这艘泄漏的船运载了大量的酒。很平很平。

打在脸上的一拳会使一千根手指变得冰冷、扁平而均匀。

低下你的头,做一头心甘情愿的牛。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躲在小楼里变成统一的,平平淡淡。

无论冬夏春秋。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其中“过”可平可清,“一”为入声,属清)

两句是一副对联,第一副对联的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就是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仄;之后就押韵了。

押韵的词是平的,不押韵的词是别扭的。

去掉第一个、第三个、第五个公平且均匀的字,以及已调平的第七个字,剩下的第二个、第四个、第六个字调平如下:

平错平

平坦的。

平坦的。

平错平

平错平

平坦的。

平坦的。

平错平

这样,拉平的规律就显而易见了:

第一个特点是每一个句子总是夹在两个层次或两个层次之间,这叫交替;

第二个特点是每副对联都是平仄的,上面的对联是平仄的,下面的对联必须是平仄的;或者上半部分平整,下半部分也必须平整。这叫相对。

第三个特点是关节的水平是一样的,这叫粘连。

如果你准备写一首七律诗,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把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整平,那么全诗的整平就可以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的“135”也不是绝对的,要避免“平”(一句话中只有一个字是平的)、“平”和“平”(每句话的后三个字都是平的或平的)等诗歌病。

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大体掌握好节拍就够了。有了好的句子,制定法律也是可能的。偶尔可以排除一句,但是每一句都不合格,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无所知。

当你理解了七定律,五定律就容易了。去掉七律的前两个字,就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是七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是五绝的格律。

再谈对抗

对仗能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的两副对联是对句。

上下句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量词对量词代词,虚词对虚词...

严格来说,天文要天文,地理要地理,数要数,方位要对方,色要色,时要时,器要器,人员要人员,生物要生物,名(地名)要名(地名)...

对偶的知识比较深,如工作对、流动对、对立意义、本句自右、隔句相对等等。对偶的水平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和文字的水平。

三论三韵

唐代使用的韵书是隋鲁法言的《切韵》,也是后世所有韵书的鼻祖。阿津人王文玉编纂的《平云水》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用韵规律,而且成为后世诗人的用韵规律。

“平云水”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部分:

上声有:一东、二东、三江、四知、武威、刘玉、祁雨、八旗、九甲、石慧、十一镇、石闻、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低音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

可见平水韵和现代汉语的韵有很大的不同。如今“东”“冬”押韵,却写不出格律诗。“来”与“回”今不押韵,但在平水韵中属于同韵。

初中的时候学过课本《石壕官》,前四句是:“黄昏投石壕村,官夜抓人。老人翻墙走了,老婆婆出去看。”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教材有错。应该是‘老太婆出门看门’,所以押韵。”其实在平水韵中,“村”、“人”、“看”都属于“十三元”,同韵。平水韵中,最麻烦的词是“十三元”和“十灰”。现在很多不押韵的词都是同韵的,可能是古今读音不同造成的。格律诗改革,我认为首先要改革韵部,根据现代汉语的发音重新划分韵部。没必要搞得像平水韵一样太复杂。

四字歌词

词,第一名宋,宋,宋词。又称诗、长短句。歌词就是根据分数填歌词。乐谱被称为“词调”或“词牌”,但词牌的乐谱已基本失传。宋代以后,文人只能用词牌的方式填词。

根据每个声调的字数,前人分别称之为“小令”、“中音”或“长调”。大多数字的声调分为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声”、“三叠”、“四叠”。每一段称为“篇”或“谭”。“片”是“时间”的意思,表示音乐已经播放过一次;“阚”原意是“大团圆结局”。

其实写歌词做诗很难,对字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格。有些警句对词有一套公式,不允许随便填。很少有人能记住各种警句的规则,只能根据警句的层次和句式来填充。四字、五字、七字是单词最常见的句式,有规律可循。五字七字与近时代的五字七字相同。四个字常见于两种格式:“平而平”和“平而平”。韵脚比格律诗宽泛得多,比如平水韵中的十四冷,十五删,一首,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