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打败日本海军就像玩游戏一样。
公元660年前,朝鲜半岛被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瓜分。高句丽最危险,早在汉代三国时期就开始骚扰中国辽东。然而中国的实力与高句丽相差甚远。三国时期,幽州刺史吴打败高句丽,东川王失败,逃到朝鲜中部建平壤。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趁乱攻打颜倩。颜倩的鲜卑人是不能惹的。慕容慕率领大军反攻进入高句丽,带走五万余人,烧毁高句丽宫殿。然而,颜倩很快灭亡,中国陷入混乱,高句丽恢复了活力。到隋朝,高句丽已是东北亚强国之一,东临日本海,西临黄海,南接汉江流域,北接辽河。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高句丽不是游牧民族,而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它对中国的威胁远远大于北方少数民族。所以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遭到大规模的进攻,必须要被打败。唐太宗在位期间,唐军重创高句丽,后者奄奄一息。
随后,大唐联系新罗作为盟友,共同进攻高句丽,试图将其彻底消灭。相反,高句丽以盟友的身份联系百济。百济也是坏朋友。百济没有救援高句丽,而是进攻了弱小的新罗,占领了大量的领土。
到公元655年,百济已经陆续攻占了新罗50多个城市。新罗向大唐求援,派苏将军带着65438+3000的士兵进攻百济。百济根本不是对手,差点被大唐灭了,只剩下残部守着几座城池。此时高句丽本身危在旦夕,百济也危在旦夕。看来朝鲜半岛大局已定。
在这种绝境下,百济只能派使者漂洋过海来到日本,乞求日本天皇出兵干预。百济很聪明,投降了日本,自称是附庸国,派太子傅玉凤去那个国家当人质。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日本天皇认为,一旦百济被灭,朝鲜半岛将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日本将无立足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决定派兵数万介入,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显然,在今天看来,日本的决定是荒谬的,类似于墨西哥突然主动入侵美国,是找死的把戏,不考虑两国实力差距。
当然日军高层也不是草包,但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百济战败后,大唐开始联合新罗打击宿敌高句丽。高句丽忍不住了,也情急之下向日本求助。日本认为唐军主力被北方高句丽牵制,百济只剩几千人。这是一个好战士。
因此,662年,日军先派5000人护送百济太子回故国招募旧军。随后,日军出动约3万人进攻南方的新罗。此时南方留守兵力不多,但战斗力比百济和日军强多了,尤其是士气高昂,敢于正面作战。但就朝鲜半岛大局而言,大唐相当不利。不仅面临两线作战,补给运输也很困难。
讽刺的是,在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刚刚回国的百济太子为了夺取政权,摧毁了长城,杀死了统一军的大将鬼室福新。百济残军本来就岌岌可危,现在还这么反叛,民心士气瞬间降到最低点。此时,唐朝大将孙率领7000唐军到百济增援,然后与刘联手发动进攻。
百济部队士气低落,一触即溃,退守州柳城(今韩国全罗北道西部福安郡)。周柳城地势险要,唐军之围1个月无法破。
此时刘率领唐水师,加入新罗水师,驶进百江口(今韩国晋江)进攻。白江口是朝鲜半岛金雄河支流白村河的入海口,形成于海的入口处。你可以沿着白江口逆流而上攻打周留城。至此,日军意识到势必要在白江口进行一场战略决战。如果唐军攻占了周留城,百济就灭亡了,高句丽也肯定会丢失,日军也无法在朝鲜半岛立足。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集中全部主力,* * *以800多艘战船,42000多名兵力,5000名百济军,准备在白江口与唐军进行大决战,唐军65438+3000多人,170多艘战船,5000名新罗军。从表面上看,人数相差悬殊,日军占绝对优势。
所谓谋略不勇,兵精而不多。唐骏比日本人强多了,这次是稳操胜券。663年8月27日早晨,日本战船首先发起攻击,冲向唐军水阵。而且唐军战船比日本船大得多,武器威力也大得多。双方一战,日本军舰被打得落花流水。唐军居高临下,射出大量的箭和飞石。唐军战船又壮又高,狠狠地打了日本船。后者不断下沉,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日军见形势不妙,下令军舰撤退,整顿后再战。与身经百战、在亚洲声名大噪的唐军相比,日本海军根本没有和强敌交手过。经过这次猛烈的进攻,一些日军惊恐万状,自发逃回。
但仍有部分日本军舰奉命继续进攻,全军大乱。很有经验的唐军马上改变了位置,开始迂回包抄,把日军包围起来,压缩在一个小区域内。日本船多,被唐军压制,互相冲撞,挤在一起,几乎无法有效作战。
这个时候唐军发射了很多火箭弹。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头做的,很快就燃烧起来,互相碰撞,烧成一片。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只能认输,拼死一战。最终日军击毁了400多艘,剩下的300多艘蜂拥回日本。日军大败,一万多士兵损失。朴将军石天来天津赴死。目睹日本海军的惨败,岸上的百济5000部队自发溃逃。
领兵的百济王知道大势已去,不敢返回周柳城,而是流亡高句丽。唐军在白江口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周留城。百济将军知道援军已经被消灭,不得不屈服。9月7日,百济投降,国家灭亡。百济日军不敢久留,于19年9月前逃回日本。
日本与大唐的对抗以惨败告终。大唐的胜利轻而易举,双方根本不是平等的敌人。白江口之战后,日本知道自己不是大唐的对手,停止了在朝鲜半岛的扩张。随后近1000年,日本不敢在朝鲜半岛大规模用兵。唐朝消灭百济几年后,高句丽被彻底消灭,支持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当然,我们不应该低估日本人。他们没有像满清一样把被打的那些屎都拿出来,还死抱着改革不放。日本人被唐朝打败后,很快就开始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进行了著名的“大变新变”。这场伟大的政治文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国力,尤其是文化。迄今为止,所谓“唐华”时期的遗迹在日本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