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游戏对孩子的培养有哪些作用?
建筑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游戏的物质保障,是丰富建筑内容、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上学期我班结构游戏用的材料是:基本几何形状组成的大中小成套积木;各种可拆卸的塑料制品、胶粒、嵌件等。由木材和塑料制成,以及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镶嵌物和拼图玩具。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为游戏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城堡”主题是从“我们生活的社区”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在开发这个科目的时候,我有这样一个预设,让孩子先学会插入个别的东西,比如小区里常见的房子、桌椅、花草、树木、汽车等东西。孩子在插入这些个体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社群。我第一次让孩子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并不代表这是孩子合作的结果。我的初衷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看个体和看整体的不同视觉效果,从而激发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果不其然,当这些独立的个体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时,我发现孩子们很兴奋。
“哇哈哈!这是我们的城堡!”张子润的孩子开心的大叫,从此就诞生了城堡这个主题。
“小孩子喜欢城堡吗?”我试探地问。
“我喜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我们建一座城堡好吗?”孩子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渴望。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建造城堡。城堡里有什么?孩子积极用脑。我让他们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虽然我不知道有些东西是什么,但只要是做出来的,我就让他们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从而提供更好的游戏合作机会。当然,这一次并不是一种合作,因为他们只是把自己做过的事情拼凑起来。虽然有分工,但是没有沟通协商,这不是一种沟通。所以当孩子们第二次把东西拼起来组成城堡的时候,孩子们显然没有第一次的兴奋和开心。也许眼前的城堡和他们脑子里想的城堡太不一样了。原因是什么?城堡整体感不够突出,但为什么不够突出呢?孩子表达不出来。如果这时候有哪个孩子能从中发现问题,我可能是最兴奋的人。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合作的机会?第三次建城堡的时候,我负责给城堡建一个大门。我让几个孩子帮我建城堡的墙。城堡的墙建好后,我把东西放在城堡里。这个时候,建墙的孩子自然就配合了。他们挑选适合建墙的塑料材料,连接成长条,然后几个人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圆圈。我看到组织能力较好的孩子负责连接,能力较弱的孩子负责搬运积木等材料。他们合作的结果让全班同学又兴奋起来,突然就清楚了:城堡的围墙是这样的吗?这像栅栏吗?如果城堡的墙需要一个人来建,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城堡的轮廓需要很大,孩子们的视线有限,所以合作成为必然。这是我给孩子们的一点提示,希望他们能得到启发和发展。在接下来的第四次和第五次游戏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合作。比如孩子们各自为城堡修一条路,合作的两个人开始一条一条的修,直到连起来。
“哦,成功了,”孩子们高兴地叫道。又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那就是合作带来的快乐。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玩具只有几种常见的玩法,所以这学期我也在我们的搭建活动中使用了一些废旧材料,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由积木和材料制成;建造的房屋更是五花八门。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工牛奶盒,画窗户,小门……一座漂亮的房子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些雕刻盒子,一些...材料的多样性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构造的具体的东西,进行创意搭建活动,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还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呢?
第二,注重孩子的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不是以个体游戏为主,而是趋向于群体化,这让幼儿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为了丰富建构的内容,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和老师交流,学会合作。
在幼儿共同建造复杂的群体建筑时,教师要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注意引导幼儿共同努力,当群体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引导,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会一些沟通技巧。在城堡展览中,一群孩子建造了一个体育馆。在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有的建了足球场,有的立了双杠,有的立了乒乓球台。当我发现一个孩子建的人比另一个孩子建的双杠高很多的时候,我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这个不合理的地方,启发他们想出一个修改的方法。一个孩子马上想出一个主意:“我把双杠建高一点,你把人变矮一点好吗?”另一个说:“是的,好主意!”他们一边修改,一边讨论如何把它建得更好。经过引导,这群孩子配合默契,一个热闹的体育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高兴地鼓掌、鼓掌。这是他们合作建设的结果,孩子们分享着团结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在建构活动中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言行和对儿童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交流态度和合作技能的获得以及活动的成功。由于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手的小肌肉没有发育好,加上建筑的结构复杂,孩子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常发现有的男生在挠头,女生在默默流泪。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时,总是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指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注意表扬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积极动脑,坚持到底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构建游戏来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快乐、无拘无束、自然的氛围,让孩子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让孩子主动与老师交流,而不是等着老师发现。
第三,注重愉快的合作体验,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和自觉性。
在游戏活动中,大多数孩子不会很好地解决纠纷,不是抱怨就是吵闹。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帮助孩子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是孩子喜欢并且愿意接受的方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加入游戏活动讨论解决方案。这样,孩子逐渐学会与小伙伴合作后,会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感,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并产生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态度。孩子可以在游戏中逐渐摆脱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充分挖掘游戏本身的优势,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合作行为。孩子之间的合作往往会带来积极快乐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友谊增进。这对孩子巩固和加强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非常重要。但是,这种积极作用通常对孩子本身并不明显。所以,每当我看到孩子可以友好地与同伴玩耍、协商或帮忙时,我总是引导孩子感受合作的果实,及时体验合作的快乐。当孩子通过相互合作和帮助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时,会发现大家都很乐意这样做。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激发孩子合作的内在动机,这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和自觉。
经过一年的构建游戏,孩子们在认知、创造力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以后的搭建活动中,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去大胆的想象、操作和玩耍。我们也积极参与儿童活动,给予每个孩子正确的评价,促进儿童身心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总之,孩子的合作能力是一种道德修养,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要激发孩子合作的兴趣,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引导孩子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1世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今天的孩子将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一起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小学会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和平相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在合作中增进与非合作伙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因此,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将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