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著名的“框架效应”
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说:“宝贝,如果你再看五分钟电视,你就要做作业了。”
孩子说:“不,妈妈,我可以再看一会儿吗?”
妈妈说:“亲爱的,那妈妈就允许你再看300秒。”
孩子欣然同意。
众所周知,5分钟和300秒是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结果也会不一样。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会影响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比如最近东航的坠机事件。我的一个朋友看了新闻后吓坏了。他原计划第二天飞往Xi,但他当晚退票,改乘高铁。
后来我告诉他尽量少看负面新闻。虽然飞机会出事,但还是有很多人整天飞来飞去。而且航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低。与交通事故相比,航空事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听了我的回答,他退了高铁票,订了飞机票。
我的朋友小啊是一名数学家,他对概率极其精通。每次下班回家路过彩票店,他都对排队买彩票的人嗤之以鼻,心里大骂:这些人真没脑子。中彩票的概率比在街上被车撞的概率低。你真的在想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后来他听了一个金融经济学家的分享,他说这样分配财产才合理:
一个用来支付日常开销;一个用于储蓄;一笔钱用来买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剩下的一笔用来买一个概率极低但收益巨大的产品,比如买彩票。
小啊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他成为了一名彩票玩家。
所以,不管这个“框架”有多大,它的作用就是把人的思维“框”在一个给定的范围内,进而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
当然,在生活中,只要合理利用好这种效应,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一个朋友喜欢豪车,资金充裕,但就是下不了决心买豪车。
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说:“虽然一辆豪车价值654.38+0万,但是如果你以公司的名义购物,可以获得扣税,一下子省下20到30万。
而且开着豪车出去,还担心没生意?签几张大额账单然后回去看书。"
我相信这个朋友会很乐意给自己买一辆豪车。
虽然框架效应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作用,但必须以正式的方式使用,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