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幼儿园怎么办?
1.用音乐节奏和手指游戏的方式组织孩子洗手,减少等待现象。
饭前洗手是一个必要的程序。以前老师总是维持孩子的秩序,分组洗手。一个老师在教室里照顾孩子,另一个老师要注意孩子上厕所的安全和孩子洗手的情况。
第一个孩子洗手和最后一个孩子洗手是有时间差的,洗手和用碗吃饭是有时间差的,是孩子被动等待的一个环节。如果老师组织不当,之前孩子洗过的手又会被污染。
为了减少大多数孩子不必要的等待,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模式。比如有的班级用不同动物的名字把孩子分组。经过多次观察,他们总结出孩子每次进入浴室的合适人数和所需时间,然后调整音乐长度,录制播放磁带,用相应的动物音乐有序调动孩子,中间有目的穿插需要复习巩固的节奏。
两组孩子在做如厕活动的时候,其余的孩子都在聚精会神地做节奏。洗完回来的孩子可以随时跟进,既照顾了孩子之间洗的时间差异,也照顾了所有孩子。没有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孩子洗过的手不会再被污染。中间穿插的音乐节奏会有规律的变换,有的课穿插手指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乐于学习,老师也容易组织。链接转换不再是一个难题。
2.创造轻松的用餐环境,开展餐前食谱广播活动,促进孩子的食欲。
餐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调整情绪,让孩子在良好愉快的心情下进食。
主要方法是开展餐前广播活动,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值日生每天提前一天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营养知识,并在每餐前充当小信息播报员,向所有同伴播报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中小班的孩子自主性不够,无法理解饮食的营养价值。老师提前知道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饭前给孩子们看。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老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孩子知道了每一道菜对自己身体成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喜欢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菜带到教室时,他们利用饭菜的香味再次引起孩子们的食欲。
用餐的详细组织。
1.把握好孩子的用餐时间,掌握正确的用餐方法。
专家指出,用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孩子合理摄入营养。由于铁摄入不足,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会增加。儿童保健专家主张,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每餐花30至40分钟为宜。
因此,班主任和护士要提醒吃饭过快的孩子细嚼慢咽,边吃边东张西望,拒绝咽下嘴里的食物,以便找出具体原因。老师试图用进步的星星、午餐额外的水果和零食,或者玩具分享、独立游戏等餐后活动来奖励有进步的孩子,吸引他们尽快进食。
让孩子逐渐有意识地调整进餐时间。小班的孩子用勺子吃饭,大班的孩子用筷子吃饭。小班主要教孩子吃饭各方面的方法和要求,比如先在椅子上坐直,一手拿勺子,一手拿碗,把饭喂到嘴里的时候用碗接住掉下来的米粒。在中班和大班,你学习如何正确地用筷子吃饭。
2.规范儿童用餐路线,确保用餐安全。
在吃的过程中,总有一个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不安全因素。虽然孩子也很有秩序有秩序,但是因为上菜,难免会洒出来或者发生碰撞。老师也天天强调安全,但还是差强人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诀窍在于,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围绕一条固定的线运动(比如从后向前逆时针),那么就不会出现交叉现象,也可以避免人为的碰撞。老师可以统一规范孩子们集体供餐的路线。每组由组长按固定顺序带领。不管组长是谁,位置怎么调整,路线都不会受到影响,让每个孩子都能很快明白坐在哪里。刚开始的几天需要老师不断的强调和提醒,慢慢就好了。这不是对孩子的限制,而是培养规则意识的绝佳环节。
3.吃饭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代的“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没有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感、情绪、人格等诸多方面。
为了确保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发展,教师不仅要照顾他们的身体发展,还要保护他们的心理。所以,吃饭的问题不能再仅仅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必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重新认识。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善意提醒:‘好好吃饭,不要说话’,‘不要把饭洒在桌子上’...原本愉快的吃饭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吃饭不说话是一种美德,有益于健康。所以孩子一定要遵守这个传统美德,时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饭。从生理特点来说,人在抑郁时,消化腺受到抑制,没有食欲。
老师对吃饭慢的孩子的催促,以及时不时的提醒规则,使孩子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食欲,引起孩子情绪上的厌恶和紧张,引起厌食和怕吃。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Zikson Mohai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认为饮食中的谈吐会让人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充满创造性联想。
通过观察,老师会发现小班的孩子话不多,而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的时候小声说话。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话语权,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教育的开放性。那么,老师对孩子吃饭放松吗?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时候需要管教,什么事情需要管教。
在用餐活动中,孩子愿意互相交流,或者自言自语。在不影响其他孩子或破坏进食活动的情况下,个人行为不应受到纪律约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些孩子喜欢干扰其他孩子的用餐,那么老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孩子明白纪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逐渐学会自我控制,让孩子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