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首先,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求知欲。
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使用一些现实中用的比较多或者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知识点或者词组时,也会做一些笔记。比如说在说收银员这个词的时候,顺便提到了cash这个词的变体,我身边的cashmachine(也叫ATM)、cashcard(自动取款卡)、cashcow(现金牛)、cashcrop(现金作物)、debit/credit/checkcard(借记卡/信用卡)。他们都兴致勃勃地记了下来,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单词,也逐渐认识到了英语的实用价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在选择听写材料时,我总是把握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选择刚学过的题材内容,这样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课文,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刚接触到的熟悉话题,比较简单流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情感认知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必须把兴趣作为他们内在的“激素”。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给一个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他们课后去找资料,在下一节课站在讲台上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此督促他们自学,因为大学生更需要培养自学能力。一方面,看原版电影是练习英语听力的最佳途径之一,积极营造地道的英语环境;另一方面,对读过的作品的深刻理解,可以弥补学生对没读过的作品阅读的不足。这一举措深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厌倦。
第三,关爱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喜欢你教的课程,愿意接受你教的知识”。这个金玉良言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平时在课堂上,我尽量用饱满的热情和充满激情的幽默语言进行教学,把情感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另一方面,教师心情不好,状态不好,参与者难免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历过这两种情况,课堂气氛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对于教师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充沛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素质教育呼唤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有负面情绪,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但是由于他们和老师的年龄距离较小,所以和他们交流并不困难,甚至可以成为彼此的朋友。再加上个人性格原因,我在平时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尽可能的尊重、理解、爱护、安慰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亲密和信任。在评价方面,要用适度的表扬、鼓励和委婉的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和问题。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好/很棒/做得好/这是个好主意!这不仅给了学生成功的喜悦,也不断坚定了他们参与交流的信心。在教学中应使用一些暗示性的、可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式:“PleasePaymoretentionToyour ...”“用你自己的话来总结”永远不要说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和挫伤他们积极性的话,“你太愚蠢了……”诸如此类。
实践证明,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即使他们的一些观点有时是错误的,老师也应该有说服力,尊重他们的逐步成长。教师应充分利用成人学生的优势,与他们达成最大限度的默契,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步加深,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第四,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多数老师几乎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在黑板上写句子当然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他却不敢上来。他一直说:“老师,我真的不会。”老师一般都会鼓励他,“别怕,你能行,错了也没关系。”最后,他上来战战兢兢地写了句话,回到座位上。当他知道自己的答案完全正确的时候,他会很自信,因为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此他学习的热情变得更高了。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因为有时学生兴趣增加,特别是在课堂上,容易情绪高涨,不宜控制,会出现消耗时间长、管理安排稍有疏忽、混乱等问题,有时不容易恢复学生注意力,有时还会影响课堂与下一环节的衔接。事实上,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正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永无止境。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教学中,教与学相辅相成,积极提高学习兴趣离不开两者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