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指导孩子结构化游戏的策略有哪些?会产生哪些误解?
在结构博弈中,教师技能引导的调整策略。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和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动作来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一种创意游戏。它通过儿童对物体的意愿构思、塑造、构造等一系列活动,生动地再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建筑劳动、建筑和各种物品。在这种动手活动中,既体现了儿童对真实环境的纯机械模仿和再现,又体现了儿童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想象和积极加工创造。教师的引导是发挥结构化游戏教育作用的关键。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限制,其在游戏中反映的诉求、思想、能力、行为、认知水平等问题,都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帮助和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是全面的、系统的。他们既要积极为结构化游戏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又要把握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权,同时还要顺应结构化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完善的需要。第一,创造思想和物质条件,保证结构游戏的顺利开展。结构游戏是孩子的动手游戏。游戏开始前,孩子首先遇到的问题无非是三个方面:造什么?怎么建?用什么建造的?解决这三个问题是游戏发展的条件。这三个方面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工具有关。前两者是结构游戏发展的思想基础,后者是结构游戏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1,丰富孩子的知识,加深孩子对建筑物体的感性认识,这是开发结构游戏首先要做的事情。孩子只有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有了详细的了解,形成了丰富深刻的印象,才会有建造物体的欲望。2.提供各种成品材料,充分利用各种天然材料进行结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发展结构游戏的物质保障,是丰富建筑内容、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结构游戏的素材非常丰富:有基本几何形状组成的大中小套积木;金属、木材、塑料、各种可拆卸塑料、胶粒、嵌件、铁沉积物等。,以及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插片、拼图等等。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为结构游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幼儿园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各种原材料进行材料加工。玩具的制作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利用创造出来的玩具进行创造性的搭建活动,使得游戏本身的意义和产生的教育功能高度统一。这些未成形的材料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还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废弃的塑料管、冰棍、火柴棍,经过卫生和色彩处理后,孩子们可以用它们拼凑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形,如蝴蝶、小花、房子、卡车、飞机、帆船等。老师提供大量未完成的材料,更能满足孩子不断增长的智力和体力要求。此外,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或制作许多辅助材料,如各种颜色的旗帜、纸花、小树枝、橡皮泥、彩纸、大小纸盒、水陆交通工具、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铲子、水桶等。这些辅助材料的提供丰富了游戏的内容,既能满足孩子们在游戏中奇思妙想的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性。3、用感性认识和建筑材料帮助孩子掌握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为了把这些知识通过材料表达出来,教孩子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掌握基本的铺砌、延伸、围合、加高、加宽、封顶等方法,形成一个简单的建筑,然后要求孩子用积木逐渐掌握不同形状的建筑墙体。第二,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游戏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建筑活动中,幼儿确定建筑对象,掌握建筑特征,选择建筑材料,运用建筑技能来构造建筑对象,都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整个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每次游戏前,老师都要对整个活动的发展有一个周密的安排和周密的预测,避免让自己随波逐流。但是,避免游戏的放任,并不意味着老师要篡夺主机的角色,代替做所有的事情。教师要认识到,一切指导工作都是围绕着孩子来进行的,教师对游戏进行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入游戏,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第三,结构游戏作为一个独立的游戏,与各科教学、各类游戏相互联系。互穿游戏法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并不是绝对独立于儿童的学习、劳动等活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互补的教育手段。”这是结构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其进一步完善的保障。在幼儿园,结构化游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出现,但同时,结构化游戏的发展又渗透到其他种类的游戏和教学活动中,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化游戏时,要注意两个联系。第一,联系各学科的教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通过游戏组织幼儿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结构游戏作为游戏活动之一,也应该与语言、常识、艺术等学科紧密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第二,与其他种类游戏的连接。建筑游戏的游戏性不仅体现在建造过程中,即利用游戏材料建造想象中的活体建筑,还体现在利用建筑成果进行游戏,继续想象性地反映和展示生活。这使得游戏与其他种类的游戏紧密结合,尤其是角色游戏。在创意游戏中,建筑类游戏与角色类游戏关系最为密切。角色游戏为了营造角色的游戏环境,比如“玩偶之家”、“公交车”、“幼儿园”,往往需要先搭建建筑,布置场景。建筑类游戏在搭建好一个物体或场景后,往往会加入人物和剧情,发展成角色游戏。这个转化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游戏的完整性。总之,建筑建造结合各科教学活动,用建筑成果玩其他游戏,既提高了孩子对建筑的兴趣,又促进了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开发了游戏,满足了孩子身心各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