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过的升和毫升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时间:2014-06-23 09:45来源:好词句网作者:好词句
反思1:对升和毫升教学的反思
从上周三到本周三,我一直在教升和毫升。考虑到这些知识,学生平时关注度较低,缺乏生活经验,对容量单位的理解比较抽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容量概念,积累更多直观的经验,我准备了大量的容器,从锅碗瓢盆到瓶瓶罐罐,只要能搬进教室的都搬进来了。这样一来,这周的数学课就不再像平时的数学课了。没有口语练习,没有新的教学巩固,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有序。我和孩子抱着瓶瓶罐罐,不停地做实验。孩子们陶醉在做实验的新鲜感中。我以为这样的教学一定成功,但是看着学生的作业,我很迷茫...(作业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各种常见容器容量的选择、判断或估算不准确,有的甚至相差太远)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
1,这样教可以吗?
容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是在不知道体积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触,所以我尽量在课堂上使用直观教学。每个班的各种容器我都收齐了,做了很多准备。在教学上,我也改变了以前数学课的模式,用大量的实验操作代替了空洞的说教。学生们对我的实验数学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这个角度思考,我这样的教学符合课改的理念,完全可行。
2.这个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本单元主要有两个知识目标:(1)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它们之间的渗透率,并准确换算。(2)能准确估算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前一个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后一个目标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我准备了各种容器让学生反复比较、猜测和验证,以提高这一目标的达成,但学生在作业中反馈的问题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打击...
我仔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一是教材安排不尽合理。让学生在不知道体积的情况下直接学习容量,不符合认知发展必须循序渐进的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肯定会有困难。第二,生活体验太差。这些知识本身就很抽象,何况学生。就连我们老师平时也很少关注。学生头脑中能联想到的关于容量的信息真的很少。虽然我在课堂上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积累关于容量的直观经验,但仅仅利用有限的几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教学受到很多物质条件的限制,比如浴缸、大浴缸、水池等都无法为学生带入课堂。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和老师进一步探讨。
反思2:对升和毫升教学的反思
升和毫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虽然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有所了解,但对升和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体积单位的表示法和空间概念,更准确地估算常见集装箱的容量,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渴望有一堂好课,一堂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操作实验要使用大量的教具和学习工具。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直观观察和操作体验,才能建立容量单位的表示和空间概念。我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我向自然老师借了一个滴管,一个500毫升的烧杯,一个250毫升的烧杯。找几个在医院工作的家长,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批10 ml和20 ml的注射器;寻找历史、图片、资料等。互联网上的容量单位。我要求我的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买了1升康师傅冰红茶多次试教和正式上课(还在办公室)。我还让学生去超市做调研之类的。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因为升和毫升的认知比较抽象,所以学生会感到厌烦,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更直观的经验,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一个问题引入,书中的一个情境,通过对不同容器的观察引出“容量”的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如何判断两个容量相近的茶杯。学生想出几种方法,突出了需要使用统一的测量仪器进行比较,进而引出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来揭示题目。从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直观体验,感受知识
直观的演示,建立1ml和1l的概念。用滴管取1 ml水,滴在手心。学生认为水的毫升数是十滴。然后,我安排了学生体验活动,用注射器分别取1 ml、10 ml和50 ml的水,观察它们在水杯中的位置,表达自己的感受。猜猜老师手里水杯的容量,验证一下。当学生的兴趣没有得到满足时,小组合作来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感性。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算其容量(可能是为了操作验证)。水盆容量约10000 ml,电热水器容量几十万ml,太阳能热水器容量更大,浴缸容量400000 ml。学生们立刻感到需要一个比ml更大的容量单位,于是“盛”诞生了。最后,用四个250 ml的一次性杯子和一个装满1升水的容器,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升和毫升的速率。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都是学生讲解或者一个个小实验解决的。从课堂气氛来看,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热情非常高。
第三,人文课堂魅力无限。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体验数学。数学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讲了人体一天所需的水,让学生了解中国容量单位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量器具,如箍、桶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学习数学开辟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和方法。
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上的实验操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面貌。学生学得生动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