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逃离帝都
一曲《凤阳歌》击倒了朱元璋的中都城ZHT。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中都城被一首歌击倒了——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最残酷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起这首《凤阳歌》时,他不得不长叹一声,撤回了正在建设中的军队。
一个
说到凤阳,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凤阳花鼓。
一首《乞歌》经过几百年的折腾,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留下来的是那句众所周知的开头:“凤阳是个好地方,说凤阳,唱凤阳。自安帝朱出现以来,十年有九年饥荒。”
通俗易懂的歌词,任何人都能听懂。这样“反动”的歌词,明显是攻击!矛头直指凤阳皇帝朱元璋。而且现象很奇怪:凤阳来的乞丐成群结队乞讨,一路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即使是丰收年,冬天来了,凤阳人也是锁上门,依然出门乞讨。这是怎样的一种民俗——乞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但在凤阳,你看不到悲伤,却能看到欢乐、幽默、玩世不恭。这种方式,似乎有点不合理。
这种奇怪的民俗背后,是否应该隐藏着不一样的故事?除了故事,还应该有一种大众心理,一种集体无意识悄然生长的过程。
二
最初的凤阳花鼓不是“乞歌”,而是流传在凤阳一带的民歌。
相关资料显示,在宋代,淮河两岸就有花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明末画家顾在家乡太仓看了凤阳花鼓表演后,曾画过一幅花鼓图。这是迄今为止有记载的最早的凤阳花鼓画作,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换句话说,在明代,凤阳花鼓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
凤阳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唱凤阳歌乞讨的?据资料记载,至少在明朝中期,凤阳人就开始带着花鼓四处游历。也就是说,凤阳人唱“凤阳歌”乞讨,至少在明朝中叶以前就有了。关于这一幕,阿清人赵翼曾在《虞琮考》中写道:“每逢江苏各县冬季,凤阳人必来,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散入各村讨饭。它要到第二年春天的二三月份才会回来。他唱道:‘我住在泸州和凤阳,那里曾经是个好地方。自朱元璋诞生以来,十年有九年饥荒。“我以为我是被饿死的,没想到当年我是来讨饭的。”
赵翼的这段话至少可以说明两点:第一,清初凤阳花鼓就有这句歌词;第二,凤阳人乞讨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因为凤凰习俗,这是一种社会习惯和传统。
据史料记载,这首《凤阳歌》最早见于选曲《白秋》,应为明末或清初。可以肯定的是,这首《凤阳歌》是明代制作的,出现在明朝中期,甚至更早。如果你想要一个确切的时间,不妨大胆的回去。这首脍炙人口的《凤阳歌》大概是洪武时期的作品。
在明末编纂的地方志《凤阳新书》中,有一条洪武十六年(1383)三月十六日朱元璋颁布的圣旨:“凤阳真是我村的一座坟墓...我从林好出发,以曲凤阳府为故乡:做父母的有福了,老儿生在我的土地上,我从来不上课。我天天问勇勇。祭猪,吃猪;他牺牲了羊,吃了羊。尊重这一点。”
这份圣旨是典型的朱元璋的凤凰风格,半写半白,粗暴爽朗,肆无忌惮。据说关于这道圣旨还有一段历史。
朱元璋打下国家后,他的首都应该是天府,也就是金陵(南京)。金陵离凤阳不远,经常有村民到皇城看望他。朱元璋平日没有其他爱好,但对家乡的花鼓情有独钟。朱元璋登基时,家乡专门组织挑选了一支花鼓队祝贺。车队到达金陵后,即位仪式结束,到了大摆宴席的时候了。花鼓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要不要表演。朱元璋看到有人从家乡来,非常高兴。他说:“先唱歌,再吃饭。”于是,锣鼓喧天,鼓手载歌载舞,极尽赞美朱元璋之能事。于是朱元璋降下圣旨:我是凤阳人,你们都是我的老乡。将来你们有福气做父母,没福气的替我守陵。为了家乡人民,我不收你们的税费,你们就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天天聚在一起喝一杯就好了。你只要每年给皇陵献一次祭就行了。祭祀结束后,可以分享猪和羊...
朱元璋的话颇有点祝福的意思。的确,在“荣辱与共”之后,也该轮到与村民同甘共苦了。
吴鸿大师许下了这样的承诺,凤阳的花鼓手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于是,凤阳人民真的按照命令行事,欢天喜地地吃啊,喝啊,唱啊。凡是有心思耕田种地的,都指望当官。最不济他们也有一份看守墓地的工作,温饱问题也就解决了。果然,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建都,洪武主果然信守诺言。凤阳所有的人都期待着这个地方成为国家的首都。一旦成为国都,朱元璋就不得不兑现承诺。
建中都城真的是朱元璋的主意。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心里不是很踏实。他觉得金陵虽然多次是皇帝的都城,但地处江南,不利于控制全国政局,尤其不利于收抚北方。朱元璋一直想把都城放在稍微靠北的地方,比如黄河边的开封,燕京(北京)。经过反复比较,朱元璋认为开封曾多次为帝都,但都是长期战乱,四面受敌,无险可守,便放弃了在此建都的想法。许多大臣建议,最好把都城建在皇帝的故乡凤阳,这里靠近濠水,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可以很好地利用淮河和长江的优势进行防御。如果把金陵当作南都,凤阳当作中都,然后再选一个北都,那么北、中、南都有了,对稳定局势有很好的作用。
朱元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虽然小时候在凤阳受过太多的屈辱和迫害,但朱元璋对家乡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人之常情,衣锦还乡。16年后,踩过无数骨头,坐过龙椅,朱元璋肯定希望在家乡立一座超级豪华的凤阳大宅,给家乡父老乡亲看看。在朱元璋的规划中,这个辖区包括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省12的23个县,几乎囊括了整个淮河流域。
修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负责修建的官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由左丞相李善长具体负责。李善长一直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文官第一,工作比萧何好。李善长洪武四年正月来到凤阳,直到洪武九年才离开。他在这里呆了五年。唐河,建都官员,起义时是朱元璋的弟弟,也是他的心腹。唐河从洪武五年来,在这里待了一年。除他们之外,还有单安仁、孙、等一大批官员。
中都已经开工建设。凤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量的人去了这个淮河边上的小城。据说修建中都城时,整个工程涉及工匠约9万人,军士14万人,民夫50万人,移民近20万人,加上南方各省、州、县等地负责烧制城砖的工匠,全国各地收集、运输木材、石料、石头。除了中都城,朱元璋还在凤阳建了一座陵墓,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座。皇陵也是一个宏伟的工程。
小凤阳,一下子几百万人,让凤阳感到压力,物价被哄抬,有时候根本买不到东西。不仅如此,政府还用很少的钱征用当地人的土地。凤阳人不肯卖,就强行征用。这些土地不仅用于建设中部地区,而且很多都被王公贵族买走了。皇帝要在这里建都,很有可能迁都凤阳,那些王公大臣自然在这里买地,成为凤凰。而当地人民已经流离失所。
这种情况下,看到土地减少了,人口增加了,种地的人少了,吃皇粮的人多了。一年又一年,情况没有好转,情况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凤阳的仓库空了,粮食断了,人们开始挨饿。洪武王的运粮队始终没有到,人们焦急等待,无法与洪武王取得联系。慢慢地,有人饿得不行了,开始打算走出凤阳去乞讨...最后,一些人走了出来。一个人刚开始,后面就排起了长队。于是,在皇帝的故乡,无数的队伍分散开来,四处蔓延。
凤阳人开始了乞讨的历史。除了碗和棍子,他们还把花鼓和鼓槌别在身上。
三
从凤阳出去乞讨的不都是本地人,而是混在中间的,还有那些江南移民。
和所有获得政权的人一样,朱元璋走上历史舞台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看待由世俗地主、富裕家庭、士人和各级官员组成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不仅拥有强大的民间资本,而且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和基层。面对这样的势力,朱元璋的心情非常复杂。从出身上,朱元璋对这些有钱没心没肺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深恶痛绝的,对任何可能形成对手、对朱家界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势力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按照朱元璋的思想和性格,他肯定会攻击这些人。
“沈万三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沈万三是元末明初江南的一个大家族。元朝末年,南京的许多城墙、衙门和街道都是用沈万三捐的钱修建的。朱元璋进入南京后,沈万三想“破堤消灾”,向朱元璋提出要捐一大笔钱作为朱元璋军队的军饷。没想到,沈万三的阿谀这回抓到了马蹄铁,朱元璋大怒:一个老百姓,靠着自己的臭钱,想买通皇家军队,太嚣张了。朱元璋立刻命令手下杀了沈万三。你怎么能因为马皇后说情说人们拿钱安慰你的军队就杀了你的家人呢?怕冷的朱元璋大发慈悲,赦免了他的死罪,将沈万三流放到云南边境地区。
“沈万三事件”暴露了朱元璋对天下富人的态度。在朱元璋执政的31年间,至少有六次大规模的整肃朝廷官员和富豪家族的运动。在这样一场有计划的“大清洗”中,全国共有6.5438亿+至6.5438亿+0.5亿帝国官员和富裕家庭被杀。除了镇压和杀戮,朱元璋还计划将江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大家族分批迁移和流放。朱元璋此举是受了刘邦的启发。当时汉朝定都长安后,还强迫天下大家族迁出,在关中地区填平。这就是所谓的“强基弱端”技术。朱元璋的迁徙规模比汉朝大得多。明初类似性质的移民强制迁移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涉及人口至少百万。朱元璋首先把大量江南富人迁到南京,其次,他的家乡是凤阳——1367年,朱元璋消灭张士诚部后,立即把大量苏州富人迁到凤阳。几年后,也就是洪武七年,朱元璋下令将江南14万富户强行迁到凤阳。这两次迁徙的人口总数多达20万。当这些人被迫迁移时,他们只能带走金银,土地和房屋要交给当地政府或落入他人手中。到达凤阳后,不允许他们随便离开迁徙地点。可想而知,当二十多万被“劳动改造”的陌生人来到淮河岸边的凤阳,他们该是怎样的心情!凤凰萧萧淮河寒,离家不归。这些土地被没收的地主只能留在皇帝的家乡,受到严格的监管。他们不敢踏上归途,更不敢横渡长江。他们整天呆在以泪洗面,叹气又叹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终于,第一个人开始假扮乞丐,成功逃离封锁,回到了久违的家乡。当然,在江南老家,他不敢久留,户口被注销,房子还给别人。他只是心碎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宅,趁着夜色,去亲戚家拜访了一下,打听了一些事情,然后又潜回了凤阳。毕竟回家的味道是温暖的,哪怕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于是,凤阳有人扮成乞丐回老家探亲。渐渐地,这种方式形成了习惯,有安静的人流像水一样从凤阳流回江南水乡。他们还在敲着花鼓,载歌载舞,用不熟练的凤阳腔在唱;跳跃也是一种笨拙的舞步。
四
真正的凤阳人,以及迁移到凤阳的外地人,开始了自己的乞讨。慢慢的,两条路汇合在一起,不分彼此。有一天,不知道是谁开始的。从某人的声音里,一首凤阳花鼓的新诗开始轰鸣:“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从朱元璋出现到现在十年九年……”第一个人唱完后,第二个人立即跟着唱,然后是第三个人和第四个人...
大家庭出售土地,
小家庭出售他们的孩子,
只有我家没东西卖,
齐头并进的锣鼓声无处不在。
……
凤阳人不在乎你是什么皇帝!他们熟悉朱元璋。在他们眼里,朱元璋不过是个满脸麻子、面目丑陋的“小和尚”。他们认可的是谁当了皇帝,谁给他们带来了利益——如果既没有利益,又没有新的奴隶制度,那就算是自己家乡的皇帝也没有用。这时候他们当然会不满,会想到“揭自己的家丑”,这是他们唯一可以发泄愤怒的地方。
不只是《凤阳歌》,我家乡的人好像都急着要臭朱元璋。他们用各种手段,比如,用小和尚的秃顶和光亮嘲笑曾经出家的朱元璋;以暗语猜谜为戏,把朱元璋的名字放在一个谜语里;画一张元宵节大脚怪女人抱着西瓜坐着的图,以便在大脚怪马皇后发臭...当这是人们唯一剩下的情感出口时,人们都渴望使用它。朱元璋对此的嘲讽可想而知。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宵夜时,看见一个大脚女人抱着一个西瓜坐在驿灯上,许多围观的人“愕然大笑”。朱元璋大怒,认定这幅画一定是暗指他和他的妻子马皇后。第二天,挂灯的那户人家及其九个宗族的300多人全部被杀。出身卑微的朱元璋,对这样的讽刺和嘲讽特别敏感。一个脆弱的人最不允许的就是人们拿他的尊严开玩笑。
奇怪的是,这首凤阳花鼓词还是流传了下来。虽然唱它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是斩首的风险,但人们还是无所畏惧地唱着它。“凤阳女子每年正月唱秧歌过黄河”,到歌手们络绎不绝地从凤阳出来的时候,这首歌已经传遍了全国。众所周知,凤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这种歌是无头无尾的,歌手也是没有尾巴的龙。当痛苦和真实无法表达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转向一种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幽默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讽刺,是人们在痛苦中无奈的自嘲。没有一首歌能像这首歌一样让人唱得这么开心。就这样,这首歌从凤阳一直流传到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逐渐家喻户晓。环境轻松的时候,他们肆无忌惮的唱歌;凤凰紧的时候,会含糊地歌唱;当你兴奋和快乐的时候,你会尽情地歌唱...最恐怖的时候,你会一个人在心里唱,唱那首无声的歌,用最亲密最费力的方式表达你的怨恨。
可想而知,一开始,人们是含着泪唱的。歌里,有愤懑,有委屈,有悲伤。慢慢的,时间过滤掉了一切,怨恨变得平和,悲伤变得幽默,人们忘记了歌中的仇恨,重新微笑,随着鼓点载歌载舞,露出了笑容。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和谁过不去,人们喜欢这首歌里的幽默,喜欢这首歌的朗朗上口。当人们听这样的歌时,他们不再感到悲伤,而是感到美好和亲切。
所以,14世纪以后,在中国的城乡,每年夏天洪水来临的时候,或者秋天收获之后,到处都可以看到“在长街上击鼓唤起凤凰游民”的凤阳花鼓姑娘。他们穿着蓝布夹克,红色或绿色的裤子,头上裹着汗巾,腰间系着鼓。占领场地后,他们把手中的细棍玩得像变戏法一样,甚至用三根棍子击鼓,把其中一根抛向空中...过了一会儿,棍子收回来了,然后慢慢击鼓,开始唱歌。伴随着那首著名的《凤阳歌》,花鼓艺术逐渐演变成一种绝技,成为当地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俗。
五
凤阳中都古城大罢工,应该也与凤阳宋有关。
从1369年9月朱元璋以中都的身份给林好写信,到1375年4月丁斯和朱元璋一起给中都写信,用了6年时间。在这六年里,朱元璋动用了全国各地的巨大物资,动员了上百万工匠,耗费了无法估量的金钱。就在成功之时,朱元璋突然下令停建都城,无论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来看,这在当时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朱元璋下如此大的决心停建,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回到凤阳的所见所闻促使朱元璋做出了这个决定。
朱元璋回到家乡看到了什么?
自洪武九月建都以来,朱元璋曾两次从南京前往凤阳。第一次是洪武四年二月。这次来到凤阳,朱元璋待了九天,主要是考察中都的建设。也就是这次考察之后,朱元璋做出了移民京城,充实中部地区人口的决定。那是朱元璋第二次来到凤阳四年后,也就是洪武八年四月。史书详细记载了朱元璋在凤阳的行踪——朱元璋初来滁州,游览狼牙山,醉醺醺地写下《感旧守序》。文章说:“我主政京师,路过楚阳,趁着春光,踏西郊。河山的细节,城市的古老一如既往……”看得出来,朱元璋心情不错,看不出一点建都的痕迹。“这次朱元璋的凤阳之行,历时26天。他在凤阳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认真考察中都的建设,二是在皇陵祭祀。当然,朱元璋牺牲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试探”上。而且《凤阳新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凤阳时,住在“皇城兴福宫”。既然能搬进来,可以推断当时的中都已经差不多建好了,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
事情一如既往地进展顺利。没想到,朱元璋回到金陵的那一天,突然颁布圣旨,停止修建凤阳庞大的中都。朱元璋为什么突然下令停止即将完工的都城建设?《明太祖实录》只是轻描淡写地记载:“停都之诏,似周汉之制,两都之建,甚至以劳为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朱元璋视察中都建设时,看到了家乡人民因为大规模建设而遭受的苦难。朱元璋无法面对,选择停工。
也许,就是在凤阳的这段时间,朱元璋在某个清晨或傍晚,漫步在凤阳的大街小巷。在街角的某个地方,他听到了微弱的歌声。起初,让朱元璋感到亲切的是这首歌的曲调。朱元璋上前听得更清楚。后来他听清楚歌词,脸色大变,心死了。朱元璋无法接受凤阳的乡亲们,为什么会如此无情地唾弃他?
朱元璋在凤阳逗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扰乱了朱元璋的心情,使他情绪低落。这件事在史书上有记载。有报道说,中都的一个工匠竟然用“镇镇”的方法谋杀了他。所谓的“压镇”法,其实就是通过一些刻意的措施在凤凰水上施法。比如宫殿的屋脊上做了一些木鬼,上面刻了一些符号和咒语。人住在里面,就会听到有人“打宫脊”,一整天都很恐慌。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事会发生在他的家乡。案件破获后,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惩罚工匠,并扬言要杀死所有工匠。联想到凤阳街头唱的《凤阳歌》,朱元璋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朱元璋自己想当皇帝,家乡的百姓就会富裕,就会有酒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会对他无限感激。没想到,家乡变得更穷了,村民流离失所,当地人对他失去了希望...人总是有软肋的,哪怕是最坚强最残忍的人。朱元璋的软肋是故乡情结和面子尊严。当朱元璋无颜面对家乡父老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项羽,被困在一个“楚歌”里,那种绝望和悲伤可想而知——既然家乡的人都不那么喜欢自己,那为什么还留在这个地方?一切都太无聊了,朱元璋不得不放弃建都凤阳的愿望,选择离开。他想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逃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也许,在异乡他会心安理得。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中都城被一曲击倒。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最残酷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起这首《凤阳歌》时,他不得不长叹一声,撤回了正在建设中的军队。当一首歌可以代表人心的走向时,它就会像雨一样,然后被拯救成一片大海,然后它会毁灭淹没一切,包括杀戮,暴力等等。强大的朱元璋,还有他的朱家朝,都不得不败在这样的一首歌里。
明中都凤阳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