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
我们外在的命运和我们内在的想象,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意识,是镜像。
而且,越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想象,就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外在命运的。同样,如果你想改变外在的命运,你需要了解并改变你的内在意识。
内心和外在的关系一样,也是彼此的一面镜子。你有什么样的心,你就会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体现你的心意。
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关系中去。这样,外部关系就像一个屏幕,投射了一个人的心灵。通过这种投射,一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思,在关系中修养自己。
01没有回应的地方,就是绝望。
那些能生活在暗室或完美房间的非凡灵魂,一定是在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一个3岁的小男孩在漆黑的房间里大喊,阿姨,跟我说话!恐怕,这里太黑了。大妈回应:那样做有什么用?你看不见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带来光明。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回应这件事,回应是轻的。
如果没有情绪反应,人就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情感互动比饮食护理更好。如果只有物质上的满足而没有情感上的互动,那么这段感情的质量也就没什么可称道的了。
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
一元论关系是指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感受自己的感受,希望别人配合自己的意志;在关系中,只有他说了算。
二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和自己一样独立,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可以* * *爱对方的感情,尊重对方的意志。
三元关系是指一个人能意识到关系的复杂性,在这种关系中,他能同时看到“我”、“你”、“他”的感情和意志,并尊重这种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的发展可以根据三种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一元关系阶段
那是六个月前。这个阶段的宝宝处于成长期,感觉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
一元论的领域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比如恋爱中的女人很容易会想,如果我不告诉你,你得知道我在想什么,不然就是不爱我。这是对恋爱中* * *时期的一种回归,渴望和爱人合二为一。既然是一体的,不用交流自然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一元关系的核心法则是“剥削”。一元论关系中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剥削”和“掠夺”他人,就像婴儿“剥削”母亲的乳汁一样。
二元关系阶段
二元关系的周期为6-36个月。从五个月到六个月,孩子陷入一种矛盾的感觉。一方面他还是觉得母亲和自己是一体的,但同时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他和母亲是两个人。
在心理学的各种发展阶段中,所涉及的年龄应该算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会特别渴望表达“不”,这意味着孩子在划清界限,捍卫自己的独立性。
在良好的照顾下,孩子在快三岁的时候会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同时,孩子内化了三年来一直给予他良好照顾的母亲,成为一个稳定的内在对象。这种情况可以用复杂的方式来表达。我称之为“心中有所爱”,这也意味着孩子心里终于有了“我和妈妈并存”的关系,于是进入了二元关系的世界。
真正能享受孤独的人,是因为心里住着一个有爱的人,他的内心并不空虚。
二元关系的核心法则是“控制”。孩子和母亲都在争取,我的事谁说了算。妈妈很爱孩子,但是她觉得你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听我说。而孩子会继续闹,争夺独立控制权,但同时又觉得自己没那么强,还是需要妈妈。
一元论和二元论都强调忠诚。不同的是,一元论主要强调对方忠于自己,他可以为所欲为。在二元关系中,两个人会对彼此忠诚,但同时又觉得这种忠诚似乎牺牲了很多东西。
三元关系阶段
三元关系阶段是三到六岁。这时,孩子已经充分意识到除了“我”和“你(妈妈)”之外,“他(爸爸)”的存在。
这种三元关系的核心是竞争与合作,也就是说,我爱父母中的一方,恨另一方,但我发现父母都是生过自己的人,所以我不能完全“爱”或“恨”,而要学会爱中有恨,恨中有爱。
每个人都有好有坏,有爱有恨。
一个人再怎么爱自己,这份爱也不再是独享,而是共享。
当孩子觉得这个家庭有三个中心时,他就处于三元关系中,这时父亲就可以成为孩子心中的一个中心。
当然,可以通过父亲的强势和权力,迫使他成为家庭的权力中心,但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只会把他当成敌人,不会把父亲纳入自己的心里。
关系等级进化的关键
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元论世界里。可以说,他几乎只有两种情绪:愿望实现,自恋得到满足,他就会快乐;当他的欲望受挫,自恋受到打击,他就难过。
换句话说,他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脑子里只能想着对别人好,却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感受不到和别人的* * *关系。而且他对别人的好是建立在这是“我的人”的基础上的,必须建立在对方听他的意愿的前提下。
虽然女生一直在排斥她,但是她对他很温柔,很尊重,没有敌意,让他觉得她不仅有独立的意志,而且善良善良。除了你之外,别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同时又善良,这是一个人能在关系中不断进化的根本原因。
人们总说,难得有一个朋友,因为他向你表明了他的独立意志,同时又对你真的很好,让你明白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中心。
当好妈妈和好孩子多了,坏妈妈坏孩子少了,孩子就能充分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一回事,好孩子和坏孩子是一回事,妈妈和自己一样,既好又坏。
当孩子能看到,在自己和父母的这种三元关系中,自己、妈妈、爸爸都有好有坏,但基本都是善意的,都有自己独立的意志,这就意味着孩子真正进入了三元关系的世界。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好的时候,这是一元论的关系;
当你觉得你和另一个人基本好的时候,这就是二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你竞争的人基本都好的时候,这就是三元关系。
关系是用来处理我们内心的“不好”的。
如果两个人的内心都很强大,可能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
而二元关系的张力太大,容纳不下“坏”,就需要找第三方来投射这个“坏”,在三元世界里消化。
当我们在三元世界中不断消化和处理“坏”的时候,一个人的心智就会越来越精炼,然后可以归结为二元关系,最后归结为一元世界。
三角关系:关系中的权力游戏
我向你表达了不满。这种不满就是我们关系中的“不好”。它就像一把利剑刺向你,你无法躲闪。那你一定有超能力才能接住这一剑。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会是,我是该把这把剑还回去,还是你用你高超的爱情能力把它化解了再给我一个好东西。
关系中的“好”也是如此。如果我把我的善良和爱直接传递给你,你可能会被融化,也就是说你的自我会消失,但是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消失,然后两者合二为一呢?
所以,人需要第三者,需要“我”、“你”、“他”。这样问题就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直抒胸臆,而是绕道而行,转移注意力,紧张感就变得好处理多了。
各种各样的纷争,或者说复杂的三元关系斗争,也是因为人心不够强大而产生的。
她和继母都去她父亲那里寻求支持。
这时候就要有这样的原则:第一,强者让弱者,因为强者有更多的资源和努力去处理关系中的“不好”;第二,作为第三者,我们应该发挥调解的作用,解决另外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缓解他们关系中的“不好”,而不是火上浇油。
但这位父亲的做法违背了这两条原则:一是没有明确保护女儿的意识,而是怕妻子闹得太大,所以倾向于在这种三元关系中压制女儿;第二,他女儿不好惹,他就在他老婆和他老婆面前说女儿坏话,成了“好人”。
所谓“好人”容易做这种事,不是为了化解关系中的“坏”,而是本能地表达自己是个好人,那个“坏”是你的。
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中,强迫第三方判断或站队,可以称之为“三角测量”。
朋友A,她有两个好朋友,B和C,但是B和C的关系一直都很一般,后来彻底翻脸了。然后A发现B不理她了。她去问B怎么回事,B说你明明知道我和C分手了,还和C做朋友,就是不把我当回事,我们的友谊到此为止。a觉得B真的很莫名其妙,被她威胁,干脆不再见B了。
a说这是B一贯的为人作风,所以可以预料B的世界会越来越小,她终究适合一元的世界。
在三角测量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就是把三元关系中的三方变成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三个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每个人都会在这三个角色中不断地转换位置。
迫害者,贬低别人,看不起别人,掠夺别人;
施救者也看不起别人,但他会帮助别人;
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的受害者,有时寻求迫害,有时寻求帮助。
怎样才能跳出这个戏剧三角?Capmann认为解决方法是拥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三角博弈其实看似生活在三元关系中,其实只是在用三元关系来消化二元关系甚至一元关系处理不了的“坏”。
人们没有简单生活的福气。
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但你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简单。你必然会发现,那些尽力简单的人,可能会遭遇各种伤害,最终进入复杂。真正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在这种复杂中回归简单。如果不是,那么可以说,复杂性没有磨炼你,而是吞噬了你。
极度冷漠,类似绝望。从憧憬到绝望,其实都有复杂的情绪。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情绪,让它们真正活起来,你就能打破冷漠。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大胆的去爱去恨,但这首先需要意识。
二元关系容易产生吞没感。有了这种感觉之后,一个想逃离二元关系,找第三者来构建复杂的三元关系。
这是人性的必经之路,所以纯洁的爱情梦想总会幻灭,总会出现痛苦。人总是要走向复杂,回归简单。我们需要对这个过程有所期待。
如果一个人不能收获良好的二元关系,他将永远处于一元世界,即他的世界只能有一个中心,否则就会被别人“剥削”。
为了保护自己心中的“好”,需要先把自己心中的“坏”投射到二元关系中,再把二元关系中的“坏”投射到三元关系世界中,才能保护好的二元关系。
但随着人性的成熟,我们可以先处理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坏”,再更好地处理二元关系中的“坏”,最后处理自己心中的“坏”,从而将心中的“好”与“坏”完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