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交易的利与弊

在虚拟交易行为中,主要劣势集中在以下三点:

涉及到巨量资金带来的恶性循环。

1.涉及到巨额资金带来的恶性循环:首先,作为基本的商业行为,交易的准则是买卖双方存在后的交换行为,然后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简单来说就是“买了东西就卖,卖了就买。”出于各种目的,一些玩家愿意花大价钱来获得高级的、稀有的虚拟物品,这就造成了大量职业玩家的诞生。他们玩游戏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用金钱换取各种高级虚拟装备和道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网络游戏环境的恶化:恶意PK、抢装备、作弊、欺诈、外挂,甚至黑客篡改游戏数据。当一款游戏的环境极度恶化的时候,玩家就会抛弃这款游戏(比如早年的著名游戏xx时代),转投另一个更好的环境。买家移动位置,卖家必然跟随。这就像一场蝗灾。如果网游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游戏氛围的恶化(这样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那么中国的网游产业环境就相当令人担忧。

给游戏厂商带来不利。

2.对游戏厂商的坏处:作为一个游戏开发商,不可能说出“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这样冠冕堂皇的废话,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盈利。大量虚拟交易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从游戏公司的角度来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大金库,也可能是大炸弹。没有正式的国家法律法规对虚拟交易和网络游戏进行约束和控制,绝大多数游戏公司是不可能铤而走险,轻举妄动的。虚拟交易带来的网络游戏环境问题,或多或少会影响一个游戏运营商或开发商的盈利能力。试想一下,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去玩充斥着黑市装备交易、恶意PK、外挂作弊的网络游戏?一些游戏厂商在这方面采用了相当先进和巧妙的方法。比如《热血江湖》中的“热血超市”,正式用于虚拟交易,这样至少安全性会大大提高,玩家也不用担心被诈骗。但总的来说,网游公司对虚拟交易的态度是消极的,或者说是反感的。

给个人利益带来相关问题

3.对于个人利益带来的问题:无论沾了什么钱,粗心的人都会更真实。虚拟交易也是如此。我花钱买东西,你卖给我假货,或者干脆骗钱跑路。这当然会引发纠纷。因为法律对虚拟交易和网络游戏引发的纠纷解决规模没有明确的归属。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私了,这样容易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甚至引发刑事案件。2004年6月,上海某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欺诈交易游戏虚拟物品导致的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宋将骗取设备的岳打成重伤。此案在全国游戏行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反对虚拟交易的人甚至借此问题呼吁业界全面禁止和否定虚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