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未来:Z时代的观众会喜欢吗?

青春片《夏日未来》和黑帮片《愤怒》同步上映。比较它们其实很有意思。《愤怒》是一部纯粹的直男电影,动作,枪战,男人之间的手足之情。里面的女主角秦岚基本都是打酱油的,而《夏日未来》是针对女生的。影片的主角是高中的一男一女,重点是女性。女生暗恋帅哥,女生面对离异父母。还有一个原因,毕竟里面的男人是个同性恋,电影的内容涉及高中恋情,成长压力,考试压力,都属于青年世界,与社会关系不大。

两部电影通常是PK,实际上体现了两个群体的观影兴趣。愤怒属于过去的香港,而夏天确实属于未来的青年,但它真的属于未来吗?

电影《夏日未来》一上映就好评如潮,说是给Z时代看的青春片。Z时代,从1995年到2009年(10-24岁),中国总人口在2.3亿左右。他们大多还处于阅读阶段,却已经成为网络流量和消费的主角和资本追逐的对象。大众对他们的印象是原住民、二次元、小众、个性、粉红、直播、Tik Tok、up主等等。当然最著名的是哔哩哔哩的《后浪》,也有对三河大神、列平、佛教、丧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他们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谁也无法拒绝。就娱乐圈而言,有一个火热的池子,明日之子和青春有你,YCY,杜美珠,TFBOYS,关晓彤,欧阳娜娜,还有电影的主角李奥和张子枫。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出来的。看看你们公司的新人,基本都是95后。

影片中有一些即时的因素,比如Tik Tok、电子音乐节、直播、蓝牙耳机、gay等。当然,青春片也有一些无法回避的障碍,比如高考、居留、爱情。影片淡化高考,涉及按分数排名座位、父母为孩子牺牲、孩子孤独等现实问题。,但并不以此为重点,只是作为生活的背景,并不批判也不认同。这也使得《狗十三》、《嘉年华》、《好日子》、《春节》、《十三棵泡桐》等关于青春的电影无法成为现实。

青春电影,从广义上讲,讲的是如何进入成人世界。从国际电影界赫赫有名的《四百击》、《毕业生》、《死亡诗社》、《心灵捕手》,到中国70后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本命年》、《爱欲》、《小武》、《孔雀》、《十七岁的自行车》,再到《青春》、《后来的美中伙伴》等。

这部电影怎么样?

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关于一个私人故事:年轻女孩陈晨重返校园的那一年。她是如何被老师揭露多年的暗恋,她是如何进入网络名人的暗恋对象“djXYZ”郑宇星的世界,她是如何幻想着去争取父母的爱,她又是如何认清现实,放弃谎言,坦然面对这一切。她是如何被早恋挑战老师和父母的,又是如何被现实打败的。

观众反响不错,豆瓣7.6分,可能是因为她的轻喜剧风格,阳光靓丽的演员和比较扎实的表演,比较写实的台词和剧情,以及对gay题材的突破等。这确实是这部电影的优势,可以满足Z世代人观看自己生活的需求,让他们有兴趣买一张电影票去电影院社交。但这只是优点,不是亮点。

影片对少女心的描写不到位,看不出她对父母的依恋和对XYZ的爱。父亲基本是打酱油的,家庭关系很肤浅。即使和郝蕾在一起,我也看不出一个女孩对家庭的依恋。她对XYZ的感情是胆怯的,一直不敢主动表达,甚至帮对方如何追前任。有些表情是喜剧性的,带着面纱的,非常东方化的女性。但是假戏真做,这种转变太套路了。甚至最后发现对方竟然是个同性恋。有必要吻她吗?整个心态会如何扭转?这里其实是重点,但是就这么过去了,青春期懵懂的迷恋对象就这样结束了?

很难猜测年轻女性的想法。相对于《阳光姐妹淘》、《奇怪的她》、《海洁的日本日记》、《花儿与爱丽丝》、《情书》、《阿黛尔的一生》、《美人与月亮》、《欧美的布鲁克林》等经典作品,本片的刻画还是需要做的。

影片的自由视角为xyz注入了大量镜头。他迷恋偶像明,他们的关系有点像偶像范,这很容易引起美珠的问题,但影片似乎把他们当成一般的恋爱对象。电影从头到尾都是xyz对明的不舍,关心,崇拜,我们却一点都感受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回忆,镜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美好的关系,这一切都是通过xyz的嘴说出来的。如果这个核心动力不能让观众唱出,他对明的坚持和失恋的痛苦就像无源之水。

另一个神话是他对陈晨的过度热情。既然不爱他,他还这么亲,就为了让明吃醋?是因为太孤独所以才会如此疯狂的表现出对电音的爱好吗?动机模糊,没有友情和爱情之分,尤其是两个人关系那么好。为什么中间没有尝试表明自己的性取向?对他内心的刻画是肤浅的,并没有表现出这个开朗的,实际上是孤独和抑郁的人的同性恋心。看壁花少年,请叫我你的名字和蓝门,是一个类型的,描述的好很多。

到了下半场,进展更加仓促,几个矛盾同时爆发。xyz表示性取向。陈晨向xyz示爱,向父母坦白了自己假爱的秘密,并坦承自己早就知道父母离婚了,于是故事戛然而止。如果把秘密一一揭开,或许效果会好很多。

导演陈正道凭借悬疑片在内地大红大紫,突然回归青春片,向他的《夏日一光年》致敬。毕竟他一开始是做艺术片,后来转型做商业片,就像郑保瑞回来拍《智齿》一样,只是初心没了。这部电影充其量只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类型片,只是套路而已。当然,它比许多国内导演更能捕捉到内地年轻人的生活质感。

但如果他能更好地刻画女孩和男孩的精神成长,那就不仅仅是一部让Z世代观众赚钱的电影,更是一部像《七月与安生》《芳华》《牯岭街》《那些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记录一代人精神生活的电影。导演,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