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姆因粉刷墙壁而受到惩罚。
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二章中,小汤姆因粉刷墙壁而受到惩罚。星期六早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歌,但小汤姆却因为波利月经刷墙而受到惩罚。这对汤姆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生活对他来说太无聊太空虚,活着只是一种负担。在绝望的时刻,他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计划。汤姆假装没看见路过的伙伴,熟练地来回刷着——不时停下来退后一步看效果——这里刷一下,那里刷一下——然后再看效果,好像在认真创作一件艺术品。
汤姆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他的伙伴,并试图尝试。汤姆欲擒故纵,对他的伙伴说,波利月经对这面墙很讲究——这是临街的一面——但如果在后面,你可以刷一下,月经不会在意的。是的,她对这面墙很挑剔。这面墙必须仔细粉刷。我觉得1000个,也许2000个里,没有一个孩子能按照波莉月经的要求来粉刷这面墙。
汤姆的话激起了他的搭档的表达欲。路过的孩子们都愿意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他,以换取一次粉刷墙壁的机会,而汤姆则无所事事地坐在一旁,吃着苹果,晒着太阳。
这堵墙刷了三遍。
汤姆的故事包含了两个典型的自我概念。一个是“刷墙有意思”,一个是“刷墙没意思”。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自我概念看似不可调和,但小汤姆却玩弄于股掌之间。几乎一眨眼,汤姆就把“世界上最无聊的工作”变成了“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
?汤姆是怎么做的?首先,汤姆决定在朋友们的头脑中植入一种观念,那就是“粉刷墙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别人帮助自己的重要前提。但这个概念如果只说出来,说服力不够,甚至会被别人嘲笑。
?于是,接下来,汤姆开始使用“魔法”。他假装喜欢粉刷墙壁以吸引别人的注意。这是整个自我概念转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是汤姆的这一举动,颠覆了其他孩子对粉刷墙壁固有的自我概念。
当你表现得开心的时候,你会让自己和别人觉得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当你做出痛苦的表情时,你会让自己和别人认为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简单来说,无论你想让别人感到快乐还是痛苦,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说”,而是“做”。
最后,当朋友们决定尝试粉刷墙壁时,汤姆没有轻易答应他们,而是用他们喜欢的东西作为交换价格。当某样东西变得很难得到时,它的价值就会成倍增长。孩子们眼中平常的家务事,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权利。这种人为的稀有会进一步巩固之前植入的“刷墙就是快乐”的自我概念。汤姆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空虚无聊,他甚至发现了一个人类行为的伟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让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孩子渴望做一件事,只要想办法让这件事变得难以得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汤姆扮演的角色与改变贝克尔人生轨迹的老师康威并无二致。都是改造别人自我概念的高手。对于受其影响的人来说,改变自我概念的过程仍然属于外力的范畴,仍然属于偶然事件。
?这些意外一旦起作用,效果是神奇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次正面的意外,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用心理学的行话来说,就是赋予一件事情一个积极的意义,它就会变成一件所有人都等不及的事情。
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令人烦恼的事情。在我们气馁绝望的时候,学学小汤姆,收拾心情,开开眼界,灵机一动,赋予积极意义,幸福或许就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