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喷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给别人上课的教育工作者,经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这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应该怎么写教案?以下是我精心编排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趣味喷水》。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应容器内水压与水速的关系。

2.用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用语言大胆描述。

3.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发现现象,用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大水盆,两个饮料瓶(瓶子上有洞),实验记录单。

活动流程:

1,小朋友随意玩水,引起兴趣。

(1)老师:你喜欢玩水吗?今天可以用什么玩水?玩水需要注意什么?玩水的时候观察,看谁能发现什么秘密或者有趣的东西。

(2)孩子们自由玩耍,老师巡回观摩指导。

2.谈谈你的发现。

(1)你发现了什么?(有洞或起伏)

(2)老师也尝试:水从洞里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3)水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一开始孩子没有观察到,老师用动作暗示孩子。)

(4)幼儿总结:水喷出来的时候,离瓶子越来越近,水喷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

(5)瓶子里的水怎么了?术后总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喷水的速度越来越慢,喷的时候水离瓶子越来越近。

(6)儿童喷水比赛,总结。

3、提供新材料(每个瓶子有两个洞),让孩子再操作一遍,看看能发现什么秘密?

(1)显示瓶子(上下两个孔)。这个瓶子有两个孔,水会从两个孔喷出来。你能猜出水从这两个孔喷出多远吗?让孩子说出他们猜测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2)试一试。结果如何?

下面的洞喷得远,为什么下面的洞喷得远?

(3)***讨论,总结:上面的洞靠近水面,水少,力量小;下面的洞离水面远,水量大,力量大。这个力叫做水压。下面的洞水压高,上面的洞水压低,水压接近。

4.儿童拓展游戏。

(1)孩子带着问题回去探索思考。瓶子里的水怎么才能不从洞里流出来?总结和提高日常生活的经验。

(2)在科学区或水区放置不同大小的瓶子,瓶子上有不同数量的孔,让孩子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