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李子勋对《原生家庭》的解读
李子勋是一名心理学家和父亲。他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自己的育儿技巧,坦承自己曾经脾气暴躁,不能容忍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过错深感无奈,逐渐学会了探索如何成就孩子。
针对父母对育儿的种种焦虑,他写了《与孩子相处的艺术》《慢慢成长的果实更甜》《不要只教对错,任何人格都是快乐的,吃饭慢不是缺点》等文章。这些头衔看似缓解压力,让人感到温暖,让人觉得他是最理解父母焦虑的人,尤其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孩子的问题源于家庭功能失调。
1999年7月,李子勋出版了《探究问题的起源——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第一次向公众解释了什么是家庭治疗。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生物学家倾向于看到孩子家庭人格遗传或大脑生化代谢的紊乱,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倾向于看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恐慌,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孩子的症状,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可以通过促进孩子的成长来解决。
20世纪50年代,西方一些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观察到,有儿童精神疾病、儿童神经症和儿童行为障碍的家庭,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关系和沟通方式。如果改变这些方法,患病儿童的大部分症状都可以自然缓解。他们认为,儿童的症状来自于不良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因而出现了一门新学科——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方式是,当孩子出现心理和生理症状时,全家人来到医生办公室,与心理医生组成治疗小组。医生进入家庭,运用一些专业技能,参与、唤起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中发现家庭结构、边界、权力等级、亲密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家庭治疗风靡全球。家庭被视为一个功能系统,家庭的问题是通过成员之间无数次的相互作用、重复、叠加、强化而形成的。换句话说,一个家庭成员表现出来的“病态”或行为失常,很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平衡出现了偏差。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的问题。
这些专业而严谨的提法给当时的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看待家庭的视角,关注的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情境,问题维持的条件,问题如何改变家庭现实和家庭规则,这给那些因为孩子有“问题行为”而无力改变的绝望家庭带来了希望——问题不是我们改变不了,而是我们的努力错了。
从此,李子勋开始写专栏,将家庭治疗的意义传播到千家万户,并以各种生活情境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李子勋看来,家庭治疗并不神秘,其本质在于观察事物的不同。
家长习惯于问题导向的观察方法,总是从孩子的不良行为、情绪、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找原因。慢慢的,孩子会提出问题来满足或解释父母的困惑。换句话说,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互动中被父母“观察”出来的。心理治疗师对这些“观察到的问题”采取一种资源导向,用它来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改善孩子和社会的关系,让孩子和家庭受益。
其实家庭中的很多问题往往是过渡性的,会随着家庭的发展而改变。如果我们认为问题是固化的,我们就有大麻烦了。比如孩子今天考了76分,家长认为孩子一辈子都会考76分,这就把问题放大了。其实76分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状态,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东西。
有时候家里会出现一些分裂的现象,没必要去处理。只有当家人觉得这段感情不好,不舒服,愿意改变的时候,才是安全的改变。李子勋说,“我希望父母能开阔视野,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家庭中的不平衡其实就是家庭的存在方式,不值得急于处理,否则可能会让问题变大。”所以他从来不建议家庭治疗师告诉父母,“你错了,你要改变。”
李子勋认为许多精神分析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精神分析学家喜欢问早期的问题,童年的伤害,尤其是有亲密关系的人。男人在家打老婆,给他一个理由:小时候被打过。“这解决问题了吗?没有解决问题。这只是精神分析学家制造的问题。”
家庭治疗强调关系,看什么样的关系不舒服,问题总是集中在家庭中的关系,而不是家庭在做什么。有的家长会问,“老师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如果不强调孩子的学习,我的孩子上课老是生气怎么办?”对于这样的问题,家庭治疗师会说:“在班上,有的人只是扮演了被表扬的孩子的角色,有的人只是扮演了被惩罚的角色。这是一个游戏。在每个教室里,都有两三个孩子是榜样。是老师和全班集体培养的。也有几个孩子调皮捣蛋,你家孩子很不幸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但这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一个状态,不要固化。”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假设就能成就孩子。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考试成绩再差也不在乎,班里交的朋友也都是学困生。妈妈担心他会跟那些朋友学坏,又担心他从小那么有上进心,长大后一文不值。
李子勋提醒,孩子很多所谓的缺点,其实都是父母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人的认知过程是惊人的。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真实的,其实往往只是我们价值观的结果。就像很多所谓的孩子的缺点,其实只是父母过度焦虑的副产品。
在李子勋看来,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人是不可靠的,贪婪的,自私的,甚至是好斗的,我们就会害怕与他人接触,我们会选择防御,我们会缺乏对他人最起码的信任。久而久之,这种不好的假设会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举例说,就像如果你总是提防你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也在提防你。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投射。
同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珍惜,他也不会珍惜别人和这个世界。很多自卑的人觉得自己不重要。假设自己是多余的,就会放弃自己,比如嫁给不该嫁的人,做不该做的事。
李子勋讲了一个似乎与教育孩子无关的故事。一个妻子在丈夫的手机上发现了一条暧昧的短信,问他:“你是不是有外遇了?”王先生回答“不会”这时候妻子该怎么办?
治疗师的建议是,要问,一定要相信老公的回答。如果你不相信他,你最好不要问。因为你问完答案都不相信,那你问问题就没有意义了。结果妻子重获幸福,相信丈夫对爱情忠贞不渝。
但5年后,妻子发现自己最初的怀疑是对的。妻子丢了什么东西吗?
假设时间回到五年前,老婆不相信老公的解释,经常跟着老公吵架。五年后,她终于证明了丈夫不爱自己。
同样是五年,选择哪个更好?选择一个美好的假设,妻子在这五年里依然幸福,夫妻关系相对温和,孩子的心理不会受到伤害;选择怀疑,妻子的五年是痛苦的,孩子的心理也会因为父母之间的不断争吵而受到伤害。而且很多例子表明,在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候,选择信任和坚持比选择怀疑和拒绝更有机会挽救婚姻。
所以,选择一个美好的假设,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收获了与这个假设同在的快乐。
同样的道理,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好假设,要有勇气相信孩子将来会比自己更强更优秀,这样自己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降低,也会更加欣赏他的成长,看着他的发展,给予他支持。而孩子也会像父母假设的那样一步步成长。这就是内心塑造的奇妙过程。
(作者:家长必读杂志)
中国教育报2065 438+2009年5月9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