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在水下真的可以从鱼雷发射管逃生吗?

一般认为,美俄两国是目前世界上军力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无一例外,都在一件事上栽过跟头,那就是潜艇遇难。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参与军演时因鱼雷老化导致的意外爆炸而沉没,最终全体艇员死亡;1963年,美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进行深潜试验时因质量问题导致海水灌入艇内,最终沉没在大西洋海底2560米处。也有潜艇遇难后成功获救的例子:1972年,苏联的K-19号潜艇忽然着火,潜艇随后迅速上浮,接受了北约方面的求援。被困在鱼雷舱的12名艇员因为海风的原因在40天后才获得救援。

这三起事件虽然都不是潜艇遭击毁的案例,但是可以作为后来人的参考,为未来潜艇人员逃生提供思路。首先,潜艇的结构设计必须预先考虑到各种突发状况,留下供人员逃生的设计空间;并在生产质量和质量检验上严格把关,确保官兵们有逃生的机会;在遇难后积极和附近的船只进行联络,请求对方的帮助进行救援。这一点在现如今的潜艇设计中已经得到了贯彻,大部分潜艇上都有着紧急逃生设施和联络设备。

再来说如何逃生,这一点应当分为两部分来说明。第一是浅水区域,在这一区域的逃生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潜艇上的人员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直接进入海中。实际上,这也是潜艇放出蛙人的常见方法。所有艇员在穿好逃生设备后,发射人员和艇员会通过敲击发射管的方法来确定是否准备完毕,确定准备完毕后就会开闸放水准备发射。

而在这个过程中,潜艇还会预先发射救生浮标,人员在从鱼雷发射管进入海中后需要跟随救生浮标缓慢上浮,以免身体因为压强的剧烈变化而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浅水逃生的另外一种逃离方法则是将所有人员集中起来进入潜艇上特别设立的逃生舱,然后将逃生舱放出上浮。这两种方法和等待救援一起构成了浅水潜艇人员逃生的主要手段。

现代潜艇逃生的难点在于深水逃生,一般来说这一领域专属于核潜艇,因为核潜艇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信号难以抵达的深水区域活动,以发挥自身海基核威慑的作用。深水逃生的方法目前来看有两种:一是俄罗斯的方法,使用特制的逃生舱和逃生设备,属于浅水逃生的第二种方法的加强版。这个逃生舱段位于指挥塔部位,遭遇不测时逃生舱段会与指挥塔进行脱离,然后上浮到水面,艇员成功完成逃生。

而另一种则是美国的方法,是建立在强大的保障和救援体系之下的方法。美国人对核潜艇内部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可以被单独隔离出来,并且配备有逃生设备,让艇员自己确定是主动逃生还是等待救援。

美军有大量专门的潜艇救援舰,舰上有大量救援设备,如SRDRS系统,可以对610米深的潜艇进行救援。美军在全球的存在也能够确保这些救援舰在潜艇出事后可以第一时间赶到并进行救援。而美军潜艇上有着多个接驳口,艇员可以就近选择接驳口等待潜艇救援舰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