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的生活怎么样?

穷人家的孩子最无能为力的可能就是缺少陪伴。陪伴是最好的爱,可以抵御世间所有的坚硬,温暖人生所有的岁月。

1.在我能记事之前,因为父母忙,我就委托亲戚照顾我。听他们回忆,我特别喜欢玩水。很多时候把亲戚家弄得像回南方南天一样,但也给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在玩水的时候,从脖子上浇了一盆滚烫的水,给我留下了一个一辈子都不会放弃的伤疤。烧伤后,我伤心欲绝,痛哭流涕,给我留下了疝气的后遗症,让我在烧伤前原本活泼好动,而在烧伤后,我看起来很虚弱,至少现在看来我的性格是这样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渴望的陪伴往往只有在发生重大变化后才能得到。因为在这个时候,赚钱并没有那么重要,穷人努力赚来的钱往往在这个时候有很大的作用。受伤后,父母带着我四处求医问药,到处寻找治疗我的方法。无论是专业的咨询,还是江湖流传的偏方,都带着我来来回回,一次次做着充满父母深情和无良奸商罪恶的实验。虽然伤痕累累,但毕竟挺过来了。这些都是家庭记忆的版本,应该算是我和父母的第一次长期陪伴。2.我记事后,看着父母忙碌。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工作,我特别喜欢在田里玩。也许不能算田,也许只能算草。在草地上,昆虫是我最好的伙伴,我经常可以和它们玩一整天。在我父母工作的商店旁边,有一个和我父母做同样生意的爷爷奶奶。他们有个孙子叫奇奇,和我一样大。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认识他的,但他是我当时最好的朋友。我没见过他的父母。听父母说,他父母早就离婚了,留下了孩子,留给琪琪的只有每个月的生活费和一个简短的电话报平安。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离婚,但我知道我是琪琪除了爷爷奶奶之外唯一的依靠。换句话说,他是我除了父母之外唯一的伴侣。我们创造了彼此。穷孩子之间的陪伴,没有那么多琐事,也没钱买玩具。我们之间的娱乐方式就是互相追逐,手里拿着最厉害的武器,互相追逐,直到互相擦干眼泪,哭肿了,互相不服气的结束一天的玩耍。但是第二天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有时候玩累了,我们会约定把家里的板凳拿出来,靠在家里的商务桌上,在叫卖的喧嚣中读一本又一本启蒙书。我们互相分享,互相讲自己见过的最精彩最有趣的故事。那时候路过的人都说我们好学,但那时候我心里只有琪琪的陪伴。但这一切随着琪琪爷爷奶奶的去世戛然而止。那段时间,爷爷奶奶的葬礼成了琪琪一家的头等大事。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琪琪的笑脸。之后琪琪被妈妈抱起,悄悄搬走,不留痕迹。3.上学后,学校生活成了当时唯一的回忆。虽然我在课堂上没有太努力学习,但我的成绩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水平。在我上学之前,我不常见到富人。我上学后,遇到了家庭条件优越的同龄人。那时候我第一次对有钱人有了比较主观的认识:他们给我穿光鲜亮丽的衣服,说着网上流传的我根本听不懂的俏皮话,每天吃着变着花样的零食,看着当时校园里流行的推理冒险小说(他们还实现了垄断,可以凭借小说的发行聚集“志同道合”的小弟)。有钱人可以用来代替亲情陪伴和友情陪伴的东西太多了,而穷人有的只是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嬉闹,以及自己无比强大而脆弱的内心。我住的隔壁有个叫欣欣的女孩。她父母常年在外,不常回家。她是一个留守儿童。这也造就了她好胜的性格。她努力学习新事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两名。但是,每次拿到第二名,她都会变得很恐怖。她会恨自己得了第一名的同学,这从她脸上扭曲的表情可以看得很清楚。游戏过程中,欣欣会因为规则不公平或者失败而突然暴跳如雷(真的暴跳如雷)。虽然没人逼她,但她还是无法放松自己。也许严格要求自己会让她更有安全感。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她的优秀和分享的好处。很多次,欣欣邀请我们去她家玩。她家里有一台电脑。我们在她家看了泰坦尼克号。虽然当时我们不懂,但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电影。我们还看了喜羊羊电影。那时候,对于我们县没有影院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我们玩了一个当时相当流行的小游戏。十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第一次感受到了虚拟陪伴的快乐。学校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阶级的地方。这种我认为不平等的关系,让我上学的时候很难和同学相处。我喜欢安静,所以在同学不邀请我的情况下,我一般不会主动参与拍手游戏,打牌,打弹珠,以至于我逐渐逆时代潮流而动,不知道斗地主,二十一点之类的规则,很难和同学互动。但这并不妨碍我找到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可以陪伴的人。那时候我有两个好兄弟。我们厌倦了玩传统的大众游戏,所以我们心血来潮自己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这是我们自己的游戏。每当下课,我们经常可以玩自己的游戏。穷人家的孩子往往希望追求一个平等友好的公司,不希望世俗的权力关系和阶级约束。因为当人们经常向他们展示这些东西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助和绝望,这不利于友谊。穷人的孩子往往比富人的孩子更有创新精神,因为这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而这一切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孩子的学生时代。4.进入高中后,和父母的联系减少了。由于第一学期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平平淡淡的度过了高一,到了关键的高二,爸妈突然说要离开自己稍微有起色的事业,让爸爸陪我。为了陪我,家里特意买了一辆可以长途行驶的有盖电动三轮车。这辆三轮车承载了印象中与父亲的第二次长久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