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秉哲为什么会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三星集团的创始人?

忠于目标,有远见的结果。

1910 2月12日,李秉喆出生在南朝鲜伊宁县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学者,李秉喆在祖父经营的“文山书店”度过了童年。虽然他从小很聪明,但也很贪玩,为此还被父亲骂过。

为了改变儿子贪玩调皮的坏习惯,父亲把肖炳哲送到了一个很远的学校。在这所新学校里,李秉喆学到了很多哲学知识,也不那么淘气了。后来,他去了首尔的中学。在他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父母按照家乡早婚的习俗给他结了婚。

尽管已经结婚并且还在上中学,李秉喆并不满足,他有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但这一次,父亲不同意,让他考虑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固执的李秉喆拒绝放弃。他独自乘船去日本。

1930年4月,李秉喆考取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他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不仅上课认真听讲,逐字逐句做笔记,课后还找了很多书看,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知识。这期间的学习开阔了他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见识,经历了锻炼,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她大二的时候,李秉喆因为不能适应日本的气候而患上了脚病,所以她不得不回到她的家乡。回国后不久,他就康复了。没有了在国外打拼的动力,他开始每天流浪打牌,整天无所事事,尽管当时李秉喆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4篇短篇小说

一天,李秉喆很晚才打牌回来。那天月亮很亮。他看着三个熟睡的孩子,突然“仿佛在噩梦中醒来”。他觉得自己之前被抛弃的太多了,年纪大了,不能一直依赖父母。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儿子终于懂事了,父亲当然高兴。在父亲的帮助下,李秉喆和几个朋友在附近的马山开办了一家粮食加工厂。每人交了654.38+0万,没有机器。他们从日本买了新的碾米机械,资金不够,就向银行贷款。654.38+0936年4月,“协同抛光研究所”成立。但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缺乏经验,工厂第一年就亏损了,但李秉喆用在东京学到的知识改变了经营方针,第二年不仅赚回了3万元的投资,还盈利了2万元。

首战告捷后,李秉喆经营了其他业务,仍然盈利。但不久后,由于日军全面侵华,为了积累资金,日本银行的资金全部被冻结。缺乏银行贷款的李秉喆不得不卖掉所有的土地,转让粮食加工厂和运输俱乐部,并还清所有债务。他又回到了创业前的起点。

如果上帝不给机会,那么机会只能自己创造,李秉喆决心自己去寻找商机。他几乎游遍了整个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李秉喆选择向中国东北出口水果、蔬菜和鱼干,这是一项利润很大的小贸易。他在大邱市买了一个小店,作为复出的基地。3月1938,“三星商会”成立。在朝鲜,“三”是大、多、强的意思,“星”是清晰、明亮、深远、永远闪耀的意思。以三星命名的李秉喆传达了他对事业的希望和憧憬。

5赚60亿

在继续与中国原有贸易的同时,李秉喆建立了一个面粉加工厂。他邀请早稻田大学的学友李舜根担任商会负责人,并委以重任。后来李顺根对三星商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业务的发展,李秉喆仍在寻找新的投资目标,以扩大其年轻的“三星”商会。机会来了。原本由日本人经营、每年能酿造7000石粮食的“朝鲜酿造”俱乐部,因为内部分裂,急于出售。李秉喆当即出资65438+万元买下,因为当时私人酿酒业受到保护,可以享受很多优惠。一年后,“朝鲜酿造”成为当地纳税大户,年产量65438+10万石,销量稳步增长。三星挖到了第一桶金。

但是,乱世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朝鲜半岛的掠夺,控制了很多物资,使得三星商会和“韩酿”无利可图,甚至连原料都难以保证。于是,李秉喆把这两家企业的生意交给了李顺根,自己回了老家。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韩国举国欢庆。李秉喆也非常高兴,精神焕发。他回到工厂继续工作。已经停产的酿酒厂不仅恢复生产,还尝试酿造“月桂”牌新酒,在战后低迷的市场上受到热烈欢迎,韩国三星商会的销售业务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两项事业恢复后,李秉喆决定不仅仅在大邱周围扩张。首尔,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繁华的大都市,是他未来工作的重点。1947年5月,李秉喆随家人迁居韩城。1948,165438年10月,他在中路二街永宝大厦附近租了一栋两层小楼,挂上“三星物产公司”的招牌,亲自担任社长。

公司成立后,延续了原来的出口政策,只是不再向国内出口,而是去香港、新加坡等地,然后从那里进口棉纱,再转卖到内地。很快,贸易的业务品种迅速增加到100多种,贸易对象也扩大到美国等许多先进工业国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盈利1.2亿元,成为韩国商界迅速崛起的新星。

但是厄运再次降临,每次都是在李秉喆全盛时期。这次也不例外。就在李秉喆准备在首尔全力以赴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他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企业和财产,只好带着家人离开首尔,回到大邱。

然而最让李秉喆感动的是,几个与他同甘共苦的老朋友不仅维持了“韩酿”的正常运转,还把3亿元的血汗钱送给了他。“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他的知人善任思想和“勿疑人,勿用疑人”的最好馈赠。有了这笔钱作为资本,李秉喆带着家人来到釜山,买了一套面积只有15坪的房子,定居下来,开始复兴“三星”事业。

1951年1月11日,李秉喆在釜山大道成立了“三星物产”有限公司。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超强的管理能力,一年时间就把3亿元的资金变成了60亿元,足足翻了20倍!

6从四面八方进攻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南韩的物资短缺和经济困难,大多数企业对风险很大的国内制造业持消极态度,他们大多从进口贸易开始,这也是李秉喆以前成功的基础。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时的李秉喆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毅然放弃了利润丰厚的贸易行业,决定设立生产工厂,发展进口替代产业。

经过考察,他选择了制糖行业。1953年,他第一次用自己的技术力量设计建造了韩国第一家大型制糖企业,为韩国制糖的本土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他创办了第一家毛纺厂,并很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产品成功“登陆”毛织品王国——英国。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建筑业最受欢迎。然而,最缺乏的是肥料,它完全依赖外国进口。看到这种情况,李秉喆决定介入化肥行业,建立一个化肥厂。这一次,他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最新、建设周期最短的“韩国肥料”。从此,“韩国肥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创造了出口肥料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三星在电子行业的巨大成就。上世纪70年代,三星还在为日本三洋公司打工,做廉价的12寸黑白电视机。后来,通过为国际知名品牌制造芯片和电子产品,三星大大扩大了规模,成为韩国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但是,三星的品牌已经无法与世界级品牌相提并论。在西方人眼里,三星只是一个模仿别人做廉价微波炉或者廉价产品的公司。在美国,三星被视为街上的廉价产品。

20世纪80年代,面对这种情况,李秉喆提出“为了找到出路,创造韩国经济的第二次腾飞,我们不得不走开发尖端技术的道路”。由于三星集团投入巨资开发尖端技术,并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韩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自主开发半导体的国家。“三星”因其强大的实力和健康的运营被称为“韩国工业的大白鲨”。

7第一精神

三星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与韩国的经济发展史密切相关。李秉喆总是密切关注每个时期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趋势,选择最具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每个人都在争夺第一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这样的企业才会有未来。因此,在创业实践中,李秉喆始终标榜“三星第一”主义,即三星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最好,“三星第一”精神的基础就是他的“人才第一”主义。

在三星培训中心,悬挂着李秉喆题写的牌匾。在一次会议上,他说:“我把人生80%的时间花在了育人和选拔人才上。”当我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成长起来,崭露头角,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时,我的感激和激动涌上心头。世人常说三星是人才宝库。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可见,李秉喆非常重视人才的程度。

一位在学习了30多年商业的资深三星经营者表示:“人们都说李社长的军事技能非常高明。其实他没有别的秘密,就是对人完全的信任。如果他信任你,他会全权任命你,全力支持你的工作,这会给你一种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意志。”这不能不说反映了李秉喆管理的独特性。

这是他“用人不疑,用人不疑”,多少次在困难时期拯救“三星”。李秉喆曾回忆说:“三星克服严重危机的最大力量是信任我、忠于职守的成员们的团结精神和对社会的热爱。”

8关心下属

李秉喆还经常以各种方式表达他对下属的信任和关心,鼓励他们积极工作。他经常在各种场合高度评价自己信任的运营商。在一次总统会议上,李秉喆关切地对一位总统说:“你的嘴唇裂开了,看起来很硬。”第二天,他通过秘书室把准备好的滋补品转交给总裁。

有这样一个关心下属的总裁,三星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1987 165438+10月19日下午,这位伟人因肺癌去世。他留下的事业由他的儿子继承。悲痛欲绝的人们来到他的卧室,看到墙上挂着“空手而归”的横幅。这是一个创造了亿万财富的人豁达的人生观。他的“第一精神”是和“报效国家,贡献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战后韩国会成为“亚洲四小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