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乡的风土人情450字左右,10作文。

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吃饭前还会燃放鞭炮。晚餐也和平时不一样,要吃汤圆。大约五六点钟。“你为什么还不吃饭?我快饿死了。”我在一旁不耐烦地说。这时候爸爸说要在院子里放鞭炮,我就和爸爸一起去看了看。爸爸把鞭炮挂在树枝上,拿起打火机。“噼里啪啦”,鞭炮响了。“吃饭,吃饭。”终于,我听到妈妈喊了一声。

我听到声音,跑向房子。我在椅子上坐下,伸手去拿一碗元宵,圆圆的,白白的,像个乒乓球。迫不及待的尝一个,黑芝麻的口感滑嫩。太棒了!那种香味让我回味无穷。吃完元宵,我去院子里看爸爸放烟花。开始之前,我们家等了一段时间。最后,烟花开始燃放。因为我们靠得太近,所以看得很清楚,好像他们就在头顶上。突然,哥哥说了一句话,“看”。

我只听到砰的一声,抬头看到空中绽放着一片片烟花。漂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花瓣真的很漂亮,有些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一样漫天飞舞,有的像雪山爆炸!只见那“大烟花”,像火山爆发一样朵朵绽放,嫣红、翠绿、金黄...虽然烟花只是暂时释放,但却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长久的回忆。

好吃的饺子,家人的团聚,烟花的美丽,让我更加热爱家乡的风土人情。

2.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过去被称为升天节、重阳节、九月九日、山茱萸节和菊花节。习俗有爬山、赏菊、饮菊花酒、赏山茱萸、吃重阳糕等。目前,中国已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今年重阳节正好在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人跟着爷爷奶奶回了奶奶老家。那天正好是重阳节。带着终于买到的重阳糕去了泗阳。那里还有一位老太太。她是我祖母的母亲。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妻子经常和我比较身高。因为身体原因,这两年老婆有两年没来南京了。一到目的地,我就拿着重阳糕去找老婆。现在老婆比我矮多了。可悲的是,我的妻子不认识我。据我奶奶说,很多人不记得是因为我老伴脑子越来越糊涂了。即使我跟她说过很多次我是谁,我老婆以后还会问我你是哪个孩子!看着妻子的白发,再看着爷爷奶奶的白发,我不禁心酸。我不想让他们变老。我想他们可以陪我健康成长。我经常对我奶奶说:“婆婆,你要活到100多岁,看着你的曾孙长大。”这婆婆每次说的时候都嘲笑我好久。

今年过节,我们家很多人一起吃饭,看着大家一起吃,一起笑,我在旁边很开心,想着大家每天都会这么开心。

3.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我奶奶是个不折不扣的土家族,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回老家——山东。腊八那天,天上有星星,我们一家人就起来了。在腊八节,我们必须吃腊八肉。舅舅从冰箱里拿出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炉子上解冻,上面撒了很多辣椒和辣椒粉,让猪肉变得五颜六色。然后舅舅让我把肉递给父亲,只见父亲倒了一小桶酸饼水,然后用刷子把酸饼水倒了。

吃完腊八肉,要喝腊八酒。腊八酒虽然有酒这个词,但它只是一种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出来的果味饮料。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也可以喝腊八酒配无味苏打水,味道更好!

过了腊八,就是除夕了。这一天,男人们会在家收拾屋子,女人们会去市场买年货,我们的孩子会在田里玩枪。

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爸爸和叔叔在杀猪,清洗内脏,我们的孩子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熟了。爸爸拿了一把刀,从猪身上切下一大块肉给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份?爸爸说:“因为可以象征我们家的完美。”

吃完年夜饭,我们土家过年就结束了,不是年味十足吗?

4.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说起老家的风俗,那就是三天三夜。就拿春节来说吧!春节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它元旦。大年初一,有“放鞭炮”的说法。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辞旧迎新,伴着爆竹声。放鞭炮能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娱乐活动,能让人感到幸福吉祥。

春节期间的另一个习俗是吃饺子。为了驱邪求福,饺子要多煮,要多吃。饭后馒头要放在锅里,意在年年有余。饺子一旦煮开,就不应该说“破”,而应该说“赚”。吃饭时,除了每人一碗外,还要盛上一两碗,以求人口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春节期间,饺子里装满了钱、枣和栗子。吃红枣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早起努力致富;吃栗子,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可以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吃花生,可以长寿;吃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一个,大家都真心祝贺。如果孩子拿到钱,父母很高兴。他们认为这个孩子很有前途。除了鼓励,他们也应该得到金钱奖励,以示祝贺。

春节期间,还有互相拜年的习俗。在过去,人们必须磕头,但现在他们只是说你好。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他们压岁钱。还有发短信打电话拜年的。美好的祝愿:吉祥、平安、富贵、健康等让人心情愉悦的词语。

5.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我的家乡在济南西郊。虽然都是济南人,但也有一些习俗不一样。我们打算买猪头、鱼、鸡、肉等。除夕夜还有很多鞭炮。除夕下午3点,我们开始包饺子。5点左右,我准备请家人(祖宗)。我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过年,所以要求补课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五六岁的时候,弟弟还没出生,我就顶替了。还有两根筷子,插在胡萝卜上,然后写在烧黄的纸上。其中一个是“先父李学善之位”,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我爷爷。还有三个。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把写好的堂放在盘子里,带上一小盘鞭炮,去找村长。

到了那里,看到几个人在邀请我。我们只好跪下,父亲用木棍画了一个圈,把鞭炮放进去点燃,说是什么意思,邀请祖先的灵魂。我当时就吓到了,然后,我只好让祖先先进去,还要用长棍按住大门,我说不要引来其他鬼。爸爸也让我找根棍子。面对漆黑的院子,我胆怯了,更害怕了。但我父亲的命运难以抗拒。哦,我的天啊!哪里能找到这么大的院子?!当时吓得我拿了刀和手电筒。窃窃私语:“鬼!我不怕你!我手里有一把刀。如果你敢咬我,我,我,我会杀了你……”说着话,还瑟瑟发抖。我终于找到了那根长棍子,抓起它就跑。我还是很害怕。耶!奔向光明,鬼魂害怕了!我开心地笑了。我爸给了他爸一根长棍,压了压,就去屋里磕头了。爸爸先做,然后是叔叔,最后是我。

大年三十,我们又要吃年夜饭了,还要放鞭炮。晚上关不了灯。我得守生日,但我撑不过11。大年初一,客人的剩菜不能拿出去,垃圾也不能拿出去。好像都是钱。你必须在第二天把它扔掉。大年初二下午五点左右,我带着家属堂的盘子出门,拿走长棍,在村头上抽了一鞭子,把牌位放在鞭炮里,敲了几下头,就完事了。

现在有了那两个弟弟,就不用去了。

这是我们家乡邀请一家人的习俗。

6.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安徽的春节也不例外。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来临了,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早上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男人们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女人上街买年货。街上很热闹:有年糕,有鲜花,尤其是鱼和豆腐。街上到处都是喊叫声。高峰过后,人少了,大家都回家吃午饭了。过了一会儿,街上很安静,没有人。

午餐不丰富,晚餐丰富。吃年夜饭前要放一次鞭炮,然后关好全家的门,打开家里上下的灯,而且这个灯要亮一整夜。你要在公案台上烧一炷香,敲三个头,拜神拜佛拜祖。这些事情做完了才能吃。菜品也很有讲究:桌上一定要有一条红烧鲤鱼,表示有一年以上;还必须有一盘青菜炒豆腐,因为有句老话叫青菜豆腐安全。上菜后,大家举杯庆祝,并提议干杯。饭后,孩子们会向长辈要红包。

饭桌上每个人的碗里都会剩下一些没吃完的米饭。米饭里可能有两片鱼或者一块豆腐。杯子里还有半杯酒。

晚饭后,一家人围着炭火吃瓜子和花生。12之后才能睡觉,这叫守岁。睡前放鞭炮迎新年,辞旧岁。夜深了,但灯还是通宵亮着。

新的一年,祝彼此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个太阳开泰,四季太平,五福临门,六月大同,七星高照,财运四面八方,九月合一,尽善尽美,万事如意,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7.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除夕是爷爷最忙的一天,因为他要带我们去祭祖。祭祖要买的东西很多,水果,纸钱,香烛,鞭炮。爷爷总是提前准备好一切。祭祖的路上杂草丛生。爷爷忙着用镰刀割草,保证我们能走得更顺畅。我们的任务是把祭品送到目的地。

终于到了,爷爷又忙着摆贡品。我们这些孩子放下手里的东西,你追我打,调皮的男孩子在坟头上上窜下跳。爷爷生气了,把我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晚辈一定要尊重长辈,生者更要尊重逝者。”你看起来像什么!“被爷爷骂了,我们只好袖手旁观,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教育完我们,爷爷放鞭炮。等鞭炮放完,安全了,爷爷点上香烛,放在坟前,让我们每人拿一堆纸钱,烧给爷爷。爷爷一边烧纸钱一边对着坟墓说了些什么,求爷爷保佑孩子们健康幸福。我们也学爷爷的样子,求大爷爷保佑爷爷奶奶,父母健康幸福如东海。

后来才知道,祭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礼仪。难怪爷爷这么看重!这么讲究!

8.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在端午节,我们家总是包饺子吃。用棕榈叶做粽子,必须是新鲜采摘的。将采摘的粽子叶先用热水焯一下,再放入冷水中备用。做粽子需要的糯米可以提前一两天用热水泡。另外,要准备饺子的馅料。我们家经常准备两种馅,一种是用来包咸粽子的,比如腊肉、咸蛋黄;另一种是用来包甜甜的粽子,主要是蜜饯和大枣。做粽子的步骤很简单。左手拿着一片棕榈叶,右手拿着棕榈叶的一角,叶子就会变成一个漏斗。然后就可以把软糯的糯米放进“漏斗”里了。注意不要放太多糯米,记得把馅放进去就行了。要包咸粽子,就放咸馅;要包甜粽子,就放甜馅。

我带着小侄女去看外婆和阿姨包粽子。小侄女仔细看。她的小嘴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祖祖!祖祖!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边缠边讲故事:“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跳河自尽了。为了防止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把粽子扔到了河里。从此以后,人们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包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哦!原来如此!”侄女好像明白了很多,一个劲儿的点头。

煮粽子!我和外甥女又跑到火炉边观看。不知道煮了多久,蜜饯枣的香味,腊肉的咸味,混合在一起慢慢挥发,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流口水。揭开盖子,香味会更浓。奶奶把粽子放在盘子里,带到客厅分享。我和我的侄女已经在餐桌上等了很久了。我解开包裹粽子的丝绳,再剥开棕榈叶,胖乎乎的粽子就出现了。粽子里嵌了一颗大红枣,周围的糯米都被染红了。原来是甜甜的粽子。侄女的粽子里有一块腊肉,她的当然是咸粽子。我和外甥女撕开几个不同口味的粽子,直到吃饱。

粽子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因为吃多了就不消化了!

9.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内蒙古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习俗,叫做那达慕。六月初四,草青花红,我们一家人开车去那达慕。

一路上,父亲说这个习俗有很大的渊源:“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形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聚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表达丰收喜悦的娱乐和游戏。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始于农历六月初四(多在马庄阳历七八月),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

那达慕大会当天,草原上人山人海,许多外国人不远千里而来,只为领略那达慕大会的风采。那达慕当天不仅有各种赛马、歌舞表演,还有很多摊位。有的家庭直接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在草原上卖冰淇淋、糖果和各种零食。一些家庭把被子、枕头和必需品放在他们的车上,白天在摊位周围闲逛,晚上睡在车上,直到那达慕结束。

10.小学生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在辽阔的草原上,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人,有一个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那达慕。没去过内蒙古,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那达慕最开始是祭祀山神和路神,也就是敖包,后来经过很长时间发展成了现在的那达慕。

由于我出生在内蒙古,我经常欣赏那达慕的盛况。那达慕那天,商贩们聚集在一起,大声叫卖,我也混在人群中。人们不停地对我微笑,拉着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热情高涨,许多准备上场的人围着场地拉着马。那天天气极好,万里晴空万里无云,似乎在祝贺那达慕的发展。商店出售各种东西,从珠宝到古董万文和太阳伞。

但那达慕的高潮不止于此。全国性的演出和比赛让本来就热情的人群更加激动。一般的那达慕能坚持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开幕式和民族舞蹈,马上表演杂技。人们的掌声越来越高。

比赛也很受观众欢迎。男生们表演了赛马、摔跤、射击,场上异常激烈,场下也毫不逊色,掌声四起。赛场上的运动员英姿飒爽,精神矍铄,给人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豪迈感。

总之,那达慕是蒙古族特色和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