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有什么坏处?

珠算是一种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字计算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我给你整理一下心算的弊端,希望能帮到你。

总的来说,珠心算学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其积极作用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论证,但其消极影响却有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据。

近30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把心算作为?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推广的手段和方法。最近,在相关机构的推动下,中国一些地区已经设法将珠心算从一项校外智力开发活动变成了小学和幼儿园的必修课。我们需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面对珠心算教育向幼儿园延伸的发展趋势。

严格来说,任何内容想要进入中小学、幼儿园的课程,都必须满足三个要求: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因此,某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必须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证明对所有儿童和学生的发展都是有效的,才可以考虑进入课程体系。目前珠心算教育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珠心算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吗?没有科学依据

珠算是心算吗?珠心算?是数学计算方法的缩写。顾名思义,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珠算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技能,以实际训练为基础,模拟训练,再转入形象训练,最后在大脑中形成珠子的运动进行计算。形象地说,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珠心算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上。经过对比分析,有研究发现珠心算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其全面的智力发展。但珠心算教育对3-6岁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缺乏权威的科学证实。

从理论上讲,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与其内部生理成熟度有关,单纯强调外部教育或训练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幼儿期的任何教育和训练都要在认识、理解、遵循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这也是幼儿园珠心算教育与中小学珠心算教育最本质的区别。6岁以前,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珠心算教育所追求的计算方法不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珠心算教育很难通过计算珠心算表象来培养儿童的表象能力,更难超越具体的表象思维,直接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快速进入表象思维。许多心理学比较研究也表明,珠心算教育对3-6岁儿童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没有明显的作用,对提高儿童的加减分和儿童的策略选择水平也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对于数字概念还没有发育好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甚至某些数字的实际意义,就会过早地灌输这种抽象的计算规则,导致孩子概念的混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从事实来看,很多小学老师和学生家长反映,在幼儿园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不仅没有优势,而且影响很坏。学过珠心算的孩子,在小学数学计算问题之前,总会想到珠心算,容易把珠心算和小学数学混淆。数数?难以建立对对数概念的理解,难以形成基本的数学逻辑能力,从而对数学学习造成障碍。

总的来说,珠心算学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弊大于利,其积极作用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论证,但其消极影响却有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据。

机械珠心算训练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从幼儿园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规律来看,珠心算教育本质上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其在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发展。?而机械珠心算训练完全不遵循幼儿教育的这些原则。

任何外部的教育干预都需要建立在孩子是否有接受这种教育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以及这种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准备的基础上。虽然珠心算和数数实物或数字一样,只是一种计算方法,但这种计算方法需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主要是具象思维,所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珠心算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由于珠心算依赖于复杂的公式和珠运规律,孩子要学习珠心算必须有大量的记忆,同时还要注意、坚持学习、反复练习,才能跟上珠心算的教学进度,这与幼儿期注意和记忆的发展规律是直接相悖的。有人认为珠心算有培养孩子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作用,但这其实只是假象。其本质是珠心算训练过程中的大量机械记忆。重复枯燥的练习会破坏孩子自由快乐的表达天性的生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害,更容易损害孩子的学习态度,使孩子终身厌恶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的珠心算教育缺乏对孩子身心发展条件的必要准备,不符合幼儿园教育追求的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理念。

当然也有幼儿园打着珠心算教育的幌子?游戏化?外衣,但这掩盖不了机械记忆和训练这种违背大多数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本质。儿童游戏的本质在于儿童的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独立探索和自我发展,但心算的基本要素是既定公式、大量记忆和反复训练,这与儿童游戏、独立体验和自尊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即使以情境、活动、游戏的形式进行珠心算教育,也很难让大多数孩子淡化其枯燥训练的弊端。而且儿童记忆和训练珠心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儿童本应用于游戏、休息和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儿童必要的自由活动、游戏和休息。

幼儿数学学习需要给孩子提供大量接触数和量的感官知识的机会,比如通过物理计算让孩子认识到数和量在生活中的体现。珠心算超越了实物,直接以形象思维为主,会导致孩子缺乏量和数的感官知识。另外,小小年纪就直接进入珠心算学习,会导致孩子对数学的理解不全面、不彻底,限制孩子的思维方式。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快捷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忽略学习中最本质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后续的学习。如前所述,心算只是一种快捷的计算方式,但这种?快?是机械记忆的结果,导致孩子对对数的概念和关系理解不完整,影响后续的数学学习。本质上,珠心算与数学本身无关。数学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问,珠心算更多的是一门技能。熟能生巧。

心算不能成为急功近利的牟利工具。

所以我们反对在幼儿园贸然开展珠心算课程。一是禁止幼儿园将珠心算作为园所特色,片面夸大珠心算的作用,作为迷惑家长的噱头和收取高额费用的工具。很多家长都在幼儿园?参加珠心算可以让孩子参加比赛拿大奖?、?学珠心算能让孩子在数学上高人一等?我答应送孩子去参加珠心算学习,但是这种不切实际的宣传并没有告诉家长孩子学习珠心算可能存在的弊端。许多父母在他们的孩子学习心算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的孩子不仅没有达到很多期望?好处?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进而反思珠心算的弊端,后悔不已。更糟糕的是,一些幼儿园不仅将珠心算作为自己的园所特色,还要求所有孩子都参加珠心算学习。如果家长不支付孩子学习珠心算的费用,他们就不能呆在教室里,也不能受到老师的特别尊重。这些幼儿园真正关心的不是算盘怎么算,而是各种借口怎么收费。算盘只是一个牟利的借口和工具。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科学地对待和管理幼儿园珠心算教育的发展。目前,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下发了在本地区幼儿园全面推广的通知。在心算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科学论证的背景下,这种行政思维和做法是不审慎、不科学的。教育行政部门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什么可以进入幼儿园的教学和课程,把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到能否实现国家教育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下一代身心发展的高度。

第三,应倡导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对珠心算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进行客观、中立的长期跟踪研究。为了揭示珠心算对儿童的实际作用,需要进行一定样本量和一定时间的跟踪研究,以全面判断珠心算对不同儿童发展的整体影响。幼儿园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孩子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在科学研究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对珠心算是否适合幼儿园做出令人信服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