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印度,突破你的想象
印度每个人都擅长唱歌和跳舞吗?女生去印度旅游不安全吗?印度人用手擦屁股吗?印度人用手吃饭吗?我们对印度的好奇心随着中印人民交流的热情而增加,我们不再满足于Tik Tok的视频和电影院的宝莱坞大片。
每当提到印度,很多女性朋友都对这个神秘而多情的国度充满向往。“有机会玩就太好了!”这是很多女性朋友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后面往往还会跟着另一句话:“印度到底安全吗?”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以女性身份去印度,是否会像媒体宣传的那样,随时有被性侵的风险。
毫无疑问,是的。2015年3月8日上映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曾经震惊世界。这部纪录片以2012 12 16印度德里公交车轮奸案为背景,真实而残酷地描绘了女性在印度社会的潜在危险。
在印度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每20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在2018年“10对女性最危险的国家”调查报告中,印度甚至高居榜首。关于印度男性在性暴力问题上的恶劣行径,媒体报道不计其数。
起初,作为一个在印度工作的外国人,笔者也含蓄地咨询了身边的一些印度男同事。显然,几乎所有的男同事都对这个伤害民族自尊和性别自尊的问题讳莫如深,这种“国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也可以理解。但是问到一些印度女同事,大家都显得很愤慨。
在我在印度当地的办公室,一直有一条规定,女性员工下班时间不得超过晚上9点。这项规定纯粹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一个叫Aditi的女同事,为了通勤的方便和安全,每天开车上下班。有一天小女孩下班回来晚了一点,她又遇到了交通堵塞,她的车被堵在了路上。这时,路过的男人给了她奇怪的眼神。有些人开始对她吹口哨,有些人甚至开始敲打她的窗户和前盖,对她大声吼叫,好像在诅咒她。躲在驾驶座的阿迪提后来回忆说,他害怕得发抖。
阿迪提当时面临的情况其实和德里公交车轮奸案女主角乔伊蒂差不多。在很多印度男人眼里,晚上八九点还在外面游荡的女人,放荡、猥琐、不守规矩。这样的女人一定要“教”。
这种普遍的男性心态也反映了印度女性面临的困境:性别歧视、司法的懒惰、色情观念的流行等。,这些都是印度连续发生强奸案的直接原因,而根源在于印度社会女性权利的缺失——财产权和劳动权得不到保障,女性很难改变自己的弱势和依附地位。
在饱受“重男轻女”之苦的印度,骂人最残忍的话不是问候十八代祖宗,而是“你一定会有个女儿”。很多印度男人听到这些都会怒不可遏,非要和别人拼个你死我活。
许多女人成年结婚时,必须从父母那里支付大笔嫁妆,否则没有男人愿意把这个女人娶回家。毕竟这是一笔“亏本生意”;对于富裕家庭的女孩来说,嫁个豪车别墅是小菜一碟,但对于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的女孩来说,结婚有时就意味着噩梦。
由于印度女性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这种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就会变得毫不掩饰,明目张胆。当这种对女性的歧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极端的不尊重:性暴力。
如果要说印度最成功的出口,那一定是宝莱坞音乐剧。提到印度电影,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群身着纱丽的印度美女,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用激情的舞姿演绎着电影的情节。无字舞已经成为印度传统歌舞电影的标配。为什么印度电影那么爱唱歌跳舞?这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的调性吗?
确实如此。在南亚次大陆季风气候中长大的印度人,本身就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族群。他们喜欢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感受,歌舞本身就是最具表现力的形式。无论你信仰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信仰多样的印度人都热衷于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位穆斯林女同事曾经告诉我,即使在家做饭,也必须打开音乐,扭动腰肢,用欢快的节奏在锅里扔一个飞饼。想这个图是极其困难的。
又是一年冬天,部门组织中印同事团队去德里郊区进行团建。在去目的地的路上,几个体重已经超过140 kg的女同事在小巴座位之间的过道里,随着司机的扩音音乐,视觉上热情地跳着舞。我看到这辆小巴在印度坑坑洼洼的道路上不断“弹跳”,我们的“印度女团”在车上上下舞动,毫无违和感;在喧闹的印度民间音乐中,我的耳朵似乎回想起于和伟老师的经典台词:然后演奏音乐,然后跳舞!
既然说到印度歌舞,就不得不提印度的“民族爱好”,或者ABCD:占星、宝莱坞、板球、虔诚。某种程度上,对舞蹈和看音乐剧电影的热爱也是印度民族ABCD的延续。这个ABCD融合了印度多元化的宗教、神话传说、民族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元素。
首先是占星术。老一辈的中国人喜欢谈论黄道十二宫和生日,而印度人一直相信星座和占星术的相关理论。
类似中国的算命先生,印度也有占星家;不同的是,在唯物主义价值观下,中国的算命师早就失去了市场,而占星家仍然凭借他们的星盘和塔罗牌在印度受到尊重。有机构估算过,印度占星术的市场规模约为6543.8+000亿美元,加上围绕它的灵修、疗愈和仪式,每年可达300亿美元。
根据公开报道,印度至少有200万占星师,1000所占星培训学校。此外,占星学还有一条“常规课程”路径:在前任科学部长穆拉利·马诺哈尔·乔希的推动下,30多所大学开设了占星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想想这些数字就觉得不可思议。
那么宝莱坞(宝莱坞电影)这个成熟、优质、庞大的产业已经可以在对外传播和放映上打出印度的对外名片了。印度电影圈的“三汗”在中国日渐为人熟知。
说实话,在经历了最初对音乐剧电影的不适应之后,笔者觉得印度电影无论是制作技术还是演员的舞台张力都堪比美国好莱坞电影。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片,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力与美的和谐感,将这个民族的热情、豪放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是板球。从影响力来看,印度板球应该排在ABCD第一。这项由英国殖民者带来的体育运动在南亚次大陆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与足球、F1、高尔夫并列的最赚钱的经济运动。
在一年一度的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中,仅冠名权就已经走上了数十亿元的价格。这项南亚次大陆的第一项运动,造就了一长串堪比宝莱坞明星和印度政客的板球巨星,同时也演变成了关乎国家颜面的次大陆国家间的角力场。每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板球比赛,小到热身赛,大到世界杯,印度都会出现壮观的一幕。赢了,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失去,如丧亲之痛,举国愤怒。
最后一个是虔诚(宗教崇拜)。从印度的历史来看,这里混杂了太多的色彩、语言、宗教、传说和文化习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信徒,这使得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
目前主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祆教等。结合复杂多彩的占星术,不问人鬼神的印度人已经把这种对神的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记得和几个印度男同事去酒吧喝酒。其中一个刚好赶上他的宗教的斋戒日。好家伙,他整晚除了喝水什么都没碰。这个平时嗜酒如命的印度男人,在他的宗教节日里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直到现在,笔者还记得在印度工作期间的一个细节。有一天,团队里一个印度同事过生日,大家都买了蛋糕庆祝。印度人的生日聚会蛋糕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贴人脸取乐的。当时,一位印度女同事开玩笑地试图把一块蛋糕放在一位中国男同事的脸上。就在这时,男同事躲开了女同事的“攻击”,离开了开派对的会议室。事后,男同事说:“你想想她的左手。”
左手用来擦屁股,右手用来吃饭。印度人的这个种族标签可以说是“出名”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试探性地咨询了我的印度同事。当时大家都是酒足饭饱,情绪高涨。听到这个问题,几个印度同事并不在意,有人甚至骄傲地说,左手用水擦屁股是卫生的表现。
在印度人看来,用卫生纸擦屁股,纸张本身的硬度会对肛门造成伤害,纸张上附着的细菌也会对肛门造成病菌伤害。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矫情,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印度是全世界痔疮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不得不说,这与印度人用左手伴着水而不是卫生纸清洗肛门密切相关。
顺着这个话题,当时在场的一位学究同行严肃地告诉笔者,在一些印度宗教的古老传说中,左右生来就有善恶之分,睡在右边属于佛,平躺属于阿修罗,面向左边属于魔;在这样的其他标准下,左右手本身就有污秽和神圣的区别。脏的左手用来处理一些脏东西,比如擦屁股,比如杀人;神圣的右手要用来处理一些神圣的事情,比如宗教仪式时触摸器具,比如吃饭、与人握手等。
当然,如果你看看印度社交媒体上的一些观点,你可能会发现更可笑的理由。在著名问答网站Quora上,很多印度人对于擦左手的问题给出了各种“极其正当”的理由:“用手代替纸可以节约纸张,减少砍伐树木,更环保”,“我们不缺水,为什么不用水”等等。这些理由虽然没有错,但都显得事后诸葛亮,逼着一个行为合理化,找理由。
有鉴于此,以后和印度人握手时,一定要看清楚他伸出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近年来,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华裔美国人和印度裔美国人在硅谷和华尔街等世界主流舞台上的竞争和对比一直是热门话题。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是,当印度人来到美国时,他们的境况明显好于和他们一起去的中国人。配套案例也很有说服力:谷歌CEO皮查伊、微软CEO纳德拉;美国500强公司中,有75位外籍CEO,其中10是印度人。
至于为什么在美国印度人比中国人相处得好,很多人也给出了一些原因:天然的英语语言优势;印度人热爱MBA,善于向上管理;印度人比较团结,喜欢互相扶持;印度人很会说话。
相应的,说到去美国的中国人或当地华人,永远是“听话的好学生”、“解决问题的人”、“内斗”、“英语差”,等等。是《一切都好》里的苏明哲,这个标签正在变得根深蒂固。
但这个问题,如果从另一个方向看,可能会有新的理解: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印度人留在了美国,而不是回到祖国?印度人才流失如此严重,难道不应该是从印度国家和社会这个维度反思的问题吗?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咨询过几位家境殷实的印度同行。其中一个女同事,大学毕业后哥哥留在了美国,现在已经拿到了美国绿卡;而且她也很向往美国,每年都会去美国哥哥家旅游。在这个来自上流社会家庭的印度女孩眼里,去美国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好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环境,更平等自由的婚姻关系。
另一位男同事,父亲是工程承包商,也认为印度本身环境太差,好的工作机会过于集中在国企和政府系统,私营部门的商业环境非常糟糕。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谋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德里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优秀高材生毕业生来说,这样的社会环境并不能让他们发挥全部的努力,发挥全部的聪明才智。所以印度几乎所有的中产家庭都倾向于让孩子去欧美留学,如果能留在欧美定居就更好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懂技术、会管理、有野心、有线上情商的印度人才,符合欧美国家对精英的定义,而国内环境的恶劣,让很多印度人本能地选择了“忘本”。相比之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回国的中国人和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本质上不是一个层次的。
当然,印度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人说,今天的印度是10到20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10到20年后的印度。同样辽阔的领土,同样的人口,还有雄心勃勃的政治家莫迪,印度似乎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奔跑。然而,印度自身复杂的国情和政治制度、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今非昔比的国际环境,都让人们对印度能否复制中国的模式和道路产生了质疑。疫情对印度的影响和破坏更加明显。在当前莫迪政府缺乏更好解决方案的背景下,印度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避免地被蒙上阴影。
作者|关照资深媒体人
编辑|谢
排版|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