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9

篇一: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l.(1)汲(2)孜孜(3)行(4)恒(5)渊(6)喻(7)锲(8)蒂2.索材创造性探求3.例:师范生既然享受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就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所以他们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教书育人。

 4.这里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既提醒读者,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又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晰。5.关注极其普通、甚至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6.不行。去掉“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后就变成“在所有的情况下”,那就太绝对了,从而使说理不严密。7.提示:可以举文学方面的事例,如我国唐朝诗人李贺,外出时总是在驴背上置一锦囊,有了灵感,就立即写在纸条上,扔进锦囊里,回家后再细细整理,最终创作出许多诗篇;也可以举自然科学方面的事例,如的万有引力学说的创立,就是牛顿留意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8.(l)不被理解的寂寞;(2)失去友谊、亲清的寂寞;(3)虚假繁荣之后的寂寞;(4)醉心功名、追求荣华富贵者的寂寞。9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孔子的例子说明圣贤需要什么样的理解,哥白尼等的例子说明圣贤需要什么人的理解。10.为了论证甘于寂寞与不甘于寂寞的人们之间要互相理解也颇为不易。11.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断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第二问略。例子略。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仿徨拘堕2.B3.(1)'‘就是”改为“而是”。(2)“因为”改为“所以”。(3)“而且”改为“但是”。4.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5.作者举自己学习的亲身体验,证明仅靠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从而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6.不能互换。这两个方面先交代寻求真理的途径即探索,然后指明应该怎样探索.两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7.第一层:开头至“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第二层:“这意义有两个方面”至“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三层:结尾一句,提出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8.生活、爱、学习、思考、给予、欢笑、尝试和追求(关键是前面二个词)9.指的是,“使自己不是幼稚地而是成熟地逃离自我禁锢”10.比学校的学习范围要大,人类一切求知、求生存的活动都是学习。比如婴儿学语。11.示例:伽利略为驳倒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下落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曾在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同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其下降速度与重量无关。

 15短文两篇

 1.(1)此一疵惯--贯(2)灌一贯烂一滥〔3)辛辛一莘莘费一废

 2.B

 3.示例:母爱是灿烂的阳光,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拨开我眼前的迷雾。母爱是美丽的彩虹,当我失意孤单的时候,驱散我满腹的阴霾

 4.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叮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5.怡情、傅彩和长才。第二问提示:可以如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可以为了让人生变得有价值而读书,等等。

 6.“用读书”指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7.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该句运用排比的句式进行说理,这样写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中心论点是学贵质疑。

 9.第二段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学贵有疑,第三段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人研究.

 10.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使社会无法发展,人类文明停滞不前11.略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1)玄(2)渺(3)诓(4)脊(5)仆

 2.(1)“授牌”改为“授予”。(2)“正式”放在“向游人”前。

 3.示例:无论是怒斥元酋、经历九死一生的文天祥,还是力守孤城、留得万世英名的史可法;无论是力图改良、用鲜血警醒世人的谭嗣同,还是投身革命、抛却亲情救民于水火的林觉民,(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正气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从古至今,很多中国人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地战斗。

 5.(1)A(2)B(3)A(4)A

 6.(l)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2)把并列成分分开叙述,将“有”、“的人”重复了四次,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

 7.文中的“他们”是指***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以及党所领导的文艺战士、同情革命的进步分子。“他们”面临着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白色恐怖之中,或被无端地指控,或被凶残地杀害。

 8.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9例:与少数“先进”相比,普遍落后肯定是世界的常态落后者不把争先作为生活的标准,能够按生命的本来形态生活,所以更能用平和的心态体验和领略生活的美好,世界也就成为他们的乐园。

 10.略(提示:无论同意与否,只要联系白己的斗活实际,言之有理,并且观点的价值取向正确合理即可。)

  篇二: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

 1(1)嗔(2)怄(3)瞠(4)诺诺(5)聒(6)尬(7)觑(8)呕2(1)嘴里嘘气(2)明白,懂得(3)反正(4)计策3.(l)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施耐庵(2)毛泽东(3)吴用智取生辰纲

 4.反映了北宋末年劳动者和享乐者严重对立,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作用:点明了好汉们劫取生辰纲的原因,也为下文利用天热诱骗杨志等人上当埋下了伏笔。5.杨志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前程,日后“封妻荫子”、建功立业,在押解生辰纲的过程中小心谨慎,惟恐出差错。但他脾气暴躁,不善带兵,不会处赫尔岑反驳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好的了?"

 理人际关系,对下层军士凶狠,非打即骂,反映了他不同情劳动人民疾苦、一心加官晋爵的一面,暗示了他的悲渗命运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6.好汉们巧扮枣贩,枣可下酒,载枣的车可运金银财宝;用酒设计,却被杨志怀疑酒中有药时,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假假真真演了场戏,不露半点破绽。作者的思想倾向:赞扬起义者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人民群众同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7.杨志本人身份低微,性格暴躁,加之他人事事掣肘,难以有效管束所有部下;吴用计策高明,不露破绽,几位好汉“演技”出众,团结一致。8.示例:不会。杨志有着强烈的功名心,希望能有一官半职,所以他尽心尽力地押运生辰纲。落草为寇,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可以认为杨志会坦然接受,言之有理即可。)9.因为“镇关西”强骗了民女金翠莲,鲁达想为金氏父女报仇除恶。10.三个比喻句分别是: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钱儿、饶儿一齐响。三拳所打部位不同,感觉也就不同。三个比喻句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上加以渲染,以表现打的效果,衬托出了鲁达爱憎分明、武艺高超的特点。11.语言、心理、行动描写等方面鲁达有勇有谋,随机应变,粗中有细。12.示例:我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汉;我也赞赏鲁智深的做法,他深知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言之有理即可。)

 18杨修之死

 1.(l)肋(2)绰(3)麾(4)佯(5)讫(6)犷(7)恃旷

 2.(1)出征的军队回朝(2)守候(3)假装、逃跑(4)原因、缘故

 3.(1)长篇章回体魏蜀吴统治集团罗贯中(2)赤壁之战示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4.杨修为曹植做了三件事:告发吴质,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城,为曹植作答教

 5.略(言之有理即可。)

 6.一方面,杨修深知曹操的一此习惯和想法,从而能准确地预测一些事的走向,知道曹操的“肺腑”;另一方面,他未能真正认识到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的特点,过于放肆,不能说“真知魏王肺腑”。

 7.示例一:应该杀,因为他泄露了军机,并乱了军心。示例二:不该杀.君王应大度,要合理任用人才。

 8.刘玄德三顾茅庐

 9.兴复汉室

 10.(1)求贤若渴,礼贤下士。(2)稳重,顾全大局。(3)鲁莽,直爽。

 11.示例:《龟虽寿》突出体现了曹操远大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和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后一问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9.范进中举

 1.(1)相(2)斟(3)腆(4)梓(5)挚(6)讳(7)解(8)锭

 2.(1)儒林外史讽刺吴敬梓

 3.(1)规矩(2)家乡(3)恳请,请托(4)结交

 4.范进中举后,周围的人前来逢迎和献媚。

 5.范进乡试的阅卷者汤公,是张乡绅先祖的学生。张乡绅跟汤公可以说是师弟兄辈,而范进则是张乡绅的师侄辈,他实际上是张家门生的门生。

 6.突出了胡屠户对金钱的渴望,并和他假装客气的表象相刘照,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

 7.科举取士的价值引导:一日高中就名利双收;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嫌贫爱富,趋炎附势。

 8.提示:或者训斥儿子无能,夸赞范进能干;或者教导儿子亲近范进等。(言之有理即可。)

 9.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表现出严监生极其吝啬。

 10.如此反复,使故事情节更有味,更具讽刺意义。11.略12.原文更好。仅仅让范进屡试不第而潦倒终生,只能说明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在生活上的影响。而《儒林外史》中的设计,说明封建科举考试不仅左右着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更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由此可见其对人控制之深。

 20香菱学诗

 1.(1)腻(2)揣(3)诌(4)暴(5)臊(6)诧(7)缯(8)颦

 2.(l)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曹雪芹清贾宝玉林黛玉(2)王维李白杜甫陆游

 3.示例: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虽用墨简省,却以写意的笔法描绘了夕阳西下、水面茫茫、天地苍苍的苍茫昏暗的景象,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4.客观上,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香菱学诗有个书卷气浓郁的环境,还有黛玉、宝钗两位“老师”悉心指导。主观上,香菱有良好的资质,且她学诗非常投人,如痴如狂。她虚心好学,敢于求教,对自己要求甚严,不浅尝辄止。向众人对她的关爱和鼓励,也使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

 5.示例:“映窗”的“非银非水”说的就是月色;末句“犹可隔帘看”也是因为月色朦胧。

 6.示例: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显示香菱的思维已经完全进人到诗歌创作中,心无旁鹜。

 7.提示:能紧扣课文,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即可。

 8.翠竹夹路、苍苔布满、案上笔砚以及满架书籍。

 9.例如:(1)探春室内:花梨大理石大案,堆满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笔筒内笔如树林。宝钗室内:案上只放两部书和茶奁茶杯。(2)探春室内: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宝钗室内: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3)探春室内:屋里壁上挂着名人书画;大鼎、大观窑的大盘、大佛手、白玉比目磬等古玩众多。宝钗室内:屋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4)探春室内: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宝钗室内:床上只吊着青纱帐慢。

 10.(林黛玉:)为人清高,多愁善感,喜欢幽静,喜爱读书。(贾探春)性格开朗,志向远大,精明能干。(薛宝钗:)豁达大度,装愚守拙,淡泊素雅。

 11.香菱。香菱自小可怜,原名英莲,被拐卖人薛家成为“呆霸王”薛蟠的妾室,后来遇到夏金桂,被虐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