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童趣散文
首先,打棍子
即长约60cm、略粗的木棒称为棍,长约25cm、两端略细的木棒称为棍尖。玩的时候在地上画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圆。人站成圆圈,左手拿起垂直的棒尖,右手水平击打棒尖。击打后左手迅速松开,棒尖飞出后,对方捡起棒尖扔进圈里。如果它被扔进圈里,它就赢了。如果扔在圈外,一方用棍子敲打棍尖,待棍尖飞出后再快速敲打,一次敲三次,边敲边喊“咚-咚-咚-咚-咚”。敲三下后,用棍子量出棍子尖端到圆圈的距离,称为多少尺。如果规定的是50尺接棒,那么在接棒的距离足够的情况下,对方接棒是必要的。
所谓接住才是赢家。一只脚站在圆圈内,另一只脚站在圆圈外,用棍子打棍子的尖端。棍尖飞出落地。输的人捡起来夹在右腿手腕上,左脚跳进圈里。如果棍子的尖端掉进圈里,掉到一半,他必须继续抓棍子。
小时候,二哥很喜欢打棒球。我记得有一次我叫他回家吃饭。当他扔棍子的尖端时,他扔在我的前额上。这时候,一个大水泡冒了出来。当他回到家时,他妈妈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他仍然喜欢玩。大一点的时候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好像这是我们男生的专利,女生只有看的份。
第二,转身
转回合是一种不文明的打法,即双方球员都用左手托住右裤腿,使右脚离地,左脚跳跃,用右膝撞击对方。双方可以各有三五人,只要右脚着地,就输了。那时候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抢金。两边隔一定距离画了一个圈,里面放了一块砖。只要一方逐渐拿起另一方的砖头,放到自己的圈子里,就是胜利。当然,只有一脚算,中间会有对方的拦截,但也会有自己人的掩护。
这种游戏我一直玩到初中。后来一个同学被对方撞倒,胳膊断了。在结束比赛之前,校长在学校会议上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记得初一的时候,是周六上午第三次课间休息。那时候一周一天半,周六早上才放假。我和同学在转的时候,右腿裤子的缝被拉开了大概10cm。在下课铃响后跑向教室的过程中,我的左脚不知何故又踩在了敞开的裤子上,裤子缝到了大腿根部。夏天,衣服单薄,同桌是个女同学。我坐在座位上,不敢动。当我焦虑地听到学校的钟声时,我松了一口气。我急忙拿起书包,用右手按住线缝。二力多很快跑回家,被妈妈骂了一顿。周一到了学校,老乡说,周六怎么提前走了?不在一起,太无聊了!我说快,很急!
三、柿子仁(胡)
北方的柿子树像南方的橘子树。它们在田野里和堰附近随处可见。每年深秋,柿子收获后,我们都要攒一些柿子石,晒干后就够我们玩一年了。
这种玩法很简单。用瓦茬片在地上画一个半圆,在正方形上加一个半圆,在小正方形上写数字。玩之前,在半圆的边缘中间放一个柿子仁。一边用拇指按压弯曲的中指,然后用指甲盖揉搓柿子仁。对方要融入周围的方块,根据方块的个数问对方要多少个柿子仁。如果你不能跳进盒子四次,你就输了。
有的朋友为了赢,甚至在地上爬,每跳一次就说:“一筐水——两个牛嘴——三个锣——四个洞。“这种游戏很脏,一两年前我们经常玩。初三大一点,可能是因为在地上爬不文明,所以不太感兴趣。
第四,打弹珠
跳棋里的弹珠在这里被称为会走的蛋。它们比跳棋里的大一倍,而且都是绿色的。玩之前先挖一个小土窝,然后在离窝五米左右的地方划一条线。一般两四个人玩。玩之前,他们站在线外,把鸡蛋扔进窝里。谁离窝近谁就第一,一般是一个和三个,两个和四个。然后,他们开始把鸡蛋放在手中,用拇指指甲扔向对方,并在线后互相触摸,以赢得胜利。我记得有个小朋友很会玩溜溜蛋。他一般都是先把溜溜蛋放进嘴里,溜溜蛋蘸了口水后会很亮。然后,他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挤压溜溜球蛋。因为光线的原因,反弹很猛,打对方悠悠球蛋的力度很大,被打后对方悠悠球蛋的距离也很远。虽然他玩的很好,但是我们都觉得他脏,不怎么和他玩。
五、纸包
这种游戏文明干净,关键是耗费纸张太多。小时候练习本纸质差,折纸袋用的纸大多是课本或者练习皮。
纸袋很容易折叠。两张纸对折形成两条长线,然后互相交叉。四只脚叠在一起,互相交叉,最后一个角插入缝隙,就是一个方形的纸袋,也叫方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面包”。也许是当时对面包的渴望。那时候,逢年过节能吃的面包很少。我没有小时候吃过面包的记忆。
纸包装折叠后,有角的一面称为正面,另一面称为背面。不管地上放的是正面还是背面,只要对方能用手里的纸袋打翻,就可以归自己所有。玩纸袋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一些技巧。记得小时候班里有个同学穿了哥哥的旧外套,有点胖,特别是长袖。他走路的时候突然闪闪发光,他总是用纸袋打我们。虽然他学习不太好,但这让我们很羡慕他。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赢,我总是输。!长大后我才知道,他是在用力,用袖子里闪出来的风掀翻纸袋!难怪他像个婴儿一样穿着哥哥的衣服,不想换。想了想,忍不住偷偷笑了。
童年的游戏已经成为遥远的梦想。每次回想起来,心里总有一种甜甜的感觉。我小时候的伙伴都长大了,有了孩子,他们是爸爸或者妈妈。但是,童年的回忆就像多年发酵的美酒,总会渗透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