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童话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中西方童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导言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简称。童话是一种带有强烈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接近儿童心理,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体裁。它具有打开心灵、开拓思维、发展想象和幻想能力、培养美感、陶冶性情的功能,说明童话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西方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中西方童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西方童话重视儿童天性的发展,内容丰富多彩;而中国的童话则强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内容显得贪婪而单调。本文将从儿童视角、创作出发点和侧重点、人物形象、情节构思等方面分析中西童话的差异。
二,中西童话的差异
1.童话背后折射出的儿童观差异
在现代西方国家,对“以人为本”的讨论和对人性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以孩子为中心,信任孩子内心和潜在的力量,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的儿童观自由发芽成长。所以他们的孩子更被理解和尊重,有更大的精神空间和自由。这种儿童观的形成得益于其一系列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从浪漫主义到儿童的发现,从卢梭到蒙台梭利,从卡罗尔到林格伦,从杜威到塞林格,从简单的概念和观念到《儿童权利公约》。
与西方将“儿童”视为独立生活的个体的观点相反,我们认为“儿童”是一个低级的、不健全的、有判断力的群体。潜意识里,我们把写“孩子喜欢”的东西视为幼稚甚至低俗,总以“领袖”自居,总想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牢牢框在自己的轨道上。长期以来,教育特别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孩子当成了盛放知识的容器。传统观念早已根深蒂固,童话难免会出现“儿童化”的现象。
2.童话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
关注儿童、张扬儿童个性、弘扬游戏精神、追求快乐原则是西方童话创作的主要出发点。
随着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迅速发展,西方儿童文学逐渐从最初的“教育性”转向“游戏性”,西方童话更加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对文学的内在需求已被普遍重视,他们的理解、喜爱和让他们快乐的动力使童话创作充满童趣。比如美国儿童文学早期代表作《爱丽丝梦游仙境》,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历险记》?《芬恩历险记》等童话故事透露出作者对儿童世界的认同和童年崇拜。这些关注儿童游戏精神、追求快乐原则的作品,使西方儿童文学充满活力,也促进了哲学家、教育家对儿童观和游戏精神的研究,导致西方出现了更多“以娱乐为目的而非自我改造,以抒发感情而非灌输知识”的童话作品。西方童话的重点是为儿童发声,在儿童“本位”的基础上争取儿童权利,强调个性发展。
相反,中国的儿童文学侧重于对儿童的精神教育功能,童话创作的出发点是教育和教育人,旨在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特征。在两千多年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儿童文学的育人使命自然而生,启蒙成为其基本功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人才的培养,注重修身养性,强调教育对国民心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启蒙情结成为积淀在整个国民心理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创作,彰显着文学的教育功能,也指引着童话创作的出发点。
与西方强调个性发展不同,我们提倡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中特别强调集体的力量,如《三个和尚》、《宝葫芦的秘密》、《吕小刚和他的妹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具有浓厚的“文以载道”气息。《史密斯》《贪婪的老虎》等童话故事,都更侧重于教育孩子谦虚、诚实、现实。
第三,童话中主人公形象的差异
1.西方童话中的英雄形象丰富、复杂、多变。如艾莉莎、拇指姑娘、匹诺曹、汤姆和皮皮,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安徒生笔下的艾莉莎和拇指姑娘是美的化身,是精神美和外表美的统一;科洛迪的匹诺曹是一个“活泼的小反派”,是一个木偶,有着幼儿的美好天性,也有着需要和谐克服的缺点;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童,一个聪明调皮的男孩,爱幻想,爱恶作剧,爱新奇。在20世纪,林格伦的皮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狂野女孩,一个善良、富有、热心的孩子,各种天性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这些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比如《三个强盗》,三个强盗开始是为了取乐去抢钱,后来用这些钱去帮助别人,人物在剧情中发展。
相对而言,中国童话中的主人公形象相对简单、稳定。人物形象一旦设定,就不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轻易改变。比如《自私的大象》,从故事一开始,大象的“自私”形象就已经设定好了。而且对中国童话的评价往往是“纯”的褒,“纯”的贬,仅仅凭借某个思想人物的闪光点就大肆宣传,把人物看做完美的化身。这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只关注她性格某一方面的方式,自然导致了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2.中西童话在性别和年龄特征上也有差异。与西方盛行的浪漫主义和审美价值倾向相一致,西方童话中女性角色的数量要比男性多得多,人物也更具“童心”。童话中的小女孩、少女大多有着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幸福,追求光明。同时也揭示了西方社会的民主、平等和妇女解放思想。
中国童话中的人物多为男性,尤其是早期的童话,主角多为成人的神和英雄形象。圣贤、圣贤、领袖,总有惩恶扬善、称霸天下的力量。这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本能的张扬意识,男人成了征服自然的神,赋予了中国人征服自然、改变现实的欲望。大多数女性人物都与“贤惠、能干、舍己”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甚至少数儿童形象也表现出“孝、勇”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伦理原则的重视。3.不同社会背景所强调的人格特征的差异:西方童话更多的是关于“善良、天真、纯洁、诚实和追求自由”的本质;中国文化更强调“坚强勇敢、聪明机智、勇敢坚忍”等精神品质。
第四,童话故事情节构思的差异
童话环境大多是模糊的,具有想象和幻想的特点。幻想是童话最本质的特征。但不同的是,西方童话比中国童话更大胆,创作更主观。他们的很多童话故事完全远离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以至于我们无法窥探主角的原型,其具体的社会地位,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理位置。故事情节可能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奇思妙想。童话成了作家审美理想的描述,带有乌托邦色彩。比如《劫富济贫三大盗》中的三个善良劫匪,就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劫匪。情节构思上的大胆创新,让西方童话更富情感。
中国的童话虽然虚幻,但在夸张中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出它们是基于现实生活,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向往或不满。比如《牛郎织女》中,牛郎织女明显代表的是平民阶层,而王母娘娘代表的是权势阶层。故事也反映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童话是作家对现实的感受,甚至是宣泄,带有一定的现实色彩,这使得中国的童话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理性的光芒。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中西童话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童话突出教育功能,强调* *发展,体现理性色彩;西方儿童文学童话的特点是崇尚自然,肯定生命的欢乐感,张扬个性,充满幻想和奔放的感情,充满浪漫主义和情感色彩。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世界文化新格局中,中国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与西方儿童文学相比,相似之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