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爱单机大作的玩家来说,能成为一个很棒的选择吗?AMD镭龙RX470 4GB手打。

AMD继采用第六代GCN架构的RX480之后再次推出RX470和RX460,这次测试的是RX470 G1游戏4GB?,与第一波以公卡为首的RX480不同,RX470目前是由台湾省内各合作伙伴推出,所以AMD这次提供的测试产品是板合作伙伴的自制卡,而不是公卡。

RX470采用的北极星10的核心技术可以在之前的RX480报告中找到:请点击这里。

RX470和RX480采用相同的内核,在略微减少CU单元数量后,锁定了曾经以60fps播放过全高清高特效抗锯齿的单机大作的消费群体。正式版设置了4GB RAM,但比如微星在台湾省也推出了8GB RAM的版本。但如果分辨率设为全高清,超过4GB的意义就不是特别明显了。

RX470采用14nm工艺的第六代GCN架构北极星10核心,32 CU,标榜性能在4.9 TFLOPS以上。正式版默认时钟是926MHz,可以Boost到1,206MHz?至于技嘉,这个自制的卡进一步把时钟提升到1,230MHz。

至于北极星的关键特性,可以看之前的RX480测试文章。虽然是为全高清游戏设计的,但仍然可以用于5K显示输出,具有DisplayPort 1.3接口,4K HEVC编解码功能。此外,它还支持HDR图像编码和图像输出。

本来RX470和RX480的公开设计PCB应该是完全一样的18cm,但是技嘉RX470 G1 Gaming 4GB将PCB延长到了22cm,一方面更长的PCB有助于分担整体温度,另一方面也接近风扇的长度,也可以分散风扇安装在PCB上需要承受的重量。当然也可以看作是技嘉把PCB加长了,以配合风力双扇扣件的设计。

为了提供更高的性能,前面已经提到了这款自制卡的时钟略高于公版的预设时钟,TDP理论上会高于原来120W W的设定,另外考虑到热血消费者超频的可能性,这款卡的电源采用6+1相,外接电源由原来的6Pin升级为8Pin,并有连接指示灯,避免电源不足或忘记连接电源。至于I/O配置,笔者认为比公卡更贴近一般消费者,至少提供了一个DVI-D接口。

基本上AMD RX400系列公版的风扇设计有点弹簧,自制卡风扇的效果几乎不比公版差。技嘉RX470 G1 Gaming配备了基于风力的双风扇系统,使用了三根热管和双9 cm的叶片,鳍片区域覆盖了整个面罩,不像公版那样有其长期重度使用的优势,但因为至于背部,也有加固背板设计,避免了风扇重量导致的PCB变形。

此外,这款风电双风扇系统还具有3D-Active Fan功能,可以在GPU温度不高或者系统低负载的情况下停止风扇运行,面罩上还有风扇停止指示灯,指示当前处于非运行状态;遮罩上的Gigabyte和Fan Stop这两个字都是RGB灯,灯的颜色可以用XTREME Engine调整,但由于作者的机箱侧盖不透明,所以没有拍到照片。

在效率方面,RX470的性能略低于RX480。3DMark提供的对比和Valve的VR性能测试,接近流畅VR所要求的性能,但达不到要求。此外,对比其他测试数据,整体性能优于英伟达的GTX960,接近GTX970的水平。而全高清、预置特效的GTA V测试,除了少数场景外,可以略低于60fps,最高可以达到100fps以上。但是,比如在某些测试情况下,张数会瞬间下降。

现阶段RX470的优势是相对于价格相近的竞品至少有4GB的RAM,价格接近的新一代竞品还没有出现。这种性能足以执行大多数全高清分辨率的杰作。但现在的情况是,竞品品牌不出意外,会有价格差不多的产品。以对方新一代架构的效率提升幅度和定价策略,RX470接下来恐怕会有一场硬仗。...

你可能会喜欢。

你知道福利产品不等于两部手机,还有未开封的新品吗?

台日团队合作的第一枪!夏普M1美颜背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