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如何让学生准备好
说到备课,人们自然会想到备课大纲、教材、学生等等。教师历来十分重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大纲对章节或课时的教学要求,正确分析教材前后的关系。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但是,长期以来,不得不备课的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备课。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且已经感知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条线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得到一个整体1/2,1/3。有了以上的分析依据,我们就可以知道,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活动把这个整体平均起来,用分数来表示平均分数,这才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库不能只根据课本的先后顺序来分析,来自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库分析同样重要,而这一点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举个例子,如果大三学生只根据教材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似乎老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1元=10角”,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人民币的知识。但是,如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对人民币的知识并不是空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交易活动已经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不需要在这节课上反复强调“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1元=10角”这样的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分类知道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然后通过业务活动和不同支付方式的艰苦场景模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了解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这既是对已有知识的本质把握,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全面了解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教师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由于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矩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底、高、面积的相等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析以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难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变换思想有了初步的感知——将平行四边形这一具体的未知知识,变换为所学的矩形知识;另外,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也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数学实验,将三角形转化为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并最终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们常说数学知识是载体,要通过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所谓能力,就是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了解学生有哪些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教师制定能力目标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课堂教学就会回到灌输知识的老路上去。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实现的,不能指望通过几节课就能实现。所以老师要“渗透”而不是“灌输”。
第三,设计学生活动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再好的编排的体操,不动拳脚也学不会,就像游泳学游泳一样。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质是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实践活动。①分一分:比如你学习了分数的含义,给每组提供一个苹果,八根棍子,10张圆盘。通过划分这些对象,你可以看到你能得到什么分数。比如8根棍子平均分成8份,其中1根棍子是整体的1/8;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两份是1/4,六份是3/4。②摆锤:如果大三学生学习“倍”的概念,要求放置两排圆片,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倍数。(3)画图:比如学习“旅行应用题”,可以让学生画一个线图,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含义,理解数量关系。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公交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与公交车行驶的距离相对应,卡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与卡车行驶的距离相对应,这实际上是“量对应”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④测量:比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给每组提供一个纸盒(比如文件盒),讨论做这样一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测量每个面的长和宽,有的小组测量三个面的长和宽,有的小组只测量长方形盒子的长宽高,但学生能正确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算出的纸箱六个面的总面积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求表面积必须用长度、宽度和高度来测量。⑤裁剪:比如学习“对称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裁剪一个对称图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把它切开,然后重新组合成一个长方形。通过这样的切割和拼写活动,学生们自然会看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高度切割后,都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这种活动实际上是“等价替换”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⑥折叠折叠:如果大三学生学习了矩形和正方形,就能清楚地知道矩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矩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在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培养空间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给学生准备几组不等底、不等底、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学习工具,让学生做盛水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才能成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有了以上实验依据,就不难总结出圆锥体积公式了。
数学生产。数学制作活动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丰富的表象。数学制作活动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放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例如,学习“长方体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用土豆和萝卜制作一个长方体。虽然不是很美观和标准,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这将为进一步的观察和概括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比如学习“圆柱体的理解”。可以提前安排学生用画纸做圆柱体,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和评论,看看哪些学生做的圆柱体很漂亮,让这些学生说说做圆柱体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获得圆柱体特征的显性知识,还会挖掘出“如何制作圆柱体,如何寻找圆柱体特征”的隐性知识。
数学游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为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通过愉悦获得了知识和能力。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对七的理解”。四人一组,桌子用绳子围起来。七块石头同时扔在桌子上。看有多少在圈里面,有多少在圈外面。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七的组成。再比如学习“时间和分钟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两个记时间的符号做成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此外,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实施。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以下问题:小华昨天做了6道题,今天做了同样数量的题。他两天做了几道题?一年级学生不理解“那么多”,即使老师解释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这样设计:邀请六个孩子上台唱歌,同时让六个孩子一起跳舞。然后,引导学生摘抄题目:老师让小朋友表演节目,六个小朋友唱歌。跳舞的学生和唱歌的学生一样多。有多少学生在唱歌和跳舞?在表演节目的过程中,由于“同量”是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出现的,引导学生理解“同量”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在解题时就会有一个可以借鉴的原型。
第四,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如何也是全面了解学生不可或缺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学设计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应在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尊重学生因生活经历引发的思考。比如学习“一个圆锥体的高度”,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圆锥体看到一个圆锥体的高度,那么如何测量一个圆锥体的高度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自己体检时被医护人员测过,父母也经常测身高,自己也测过同学的身高,窗台和桌子,所以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有能力想出测量视锥高度的方法。老师不用担心学生测量时会把量具(三角)倾斜。为什么?因为生活中很多测量活动已经告诉学生,垂直距离就是高度。至于课本总结的测量方法,是对学生测量活动的理性总结。所以“圆锥的高度”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小组测量——报告法——总结。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不能用课本上的理性语言去束缚学生。比如一年级学生学“13-8”时,从13中去掉八根棍子可以得到多少根棍子?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让学生减少又想增加?其实并不是。从13棒中去掉10棒,剩下3棒,再从去掉的10棒中拿回2棒,剩下5棒。先从13棒中去掉5棒,再去掉3棒,加起来8棒,剩下5棒;从13棒取8次,每次取1棒,相当于取了8棒,剩下5棒;从13拿四根棍子,每次拿两根,相当于拿了八根,剩下五根。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即“13-8=5”。通过对以上方法的梳理,可以看出剩下的5根是和去掉的8根结合在一起的。
合起来就是原来的13。其实“算减法但算加法”是对几种方法的概括,是对减法计算的本质理解,如果脱离学生的探索活动,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经过这样的分析,一个新的思路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生的运算活动入手,总结分析几种方法,揭示解题的本质,彻底改变课本上“少算多加”束缚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
第五,想象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思维层次不同的几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可能想到的解决方案进行假设,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交流和展示。比如“按比例分配”:农场在100公顷土地上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为3:2。这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问题的意思,这是学生感知问题,然后用表格形式计算的基础。那么学生表达意思的方式有哪些呢?因为面积比是3:2,所以要先表示总面积,可用线段或矩形或圆形表示。学生可以用下列方式表达问题的意思:
因为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对问题的含义有了充分的感知,所以表格解法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
(1)大部分同学可能会用整数应用题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100 ÷ (3+2) = 20(公顷)
20×2=40(公顷)20×3=60(公顷)
(2)有些学生可能会用代数知识来解决:
解法:设每份为x公顷。
3x+2x=100
5x=100
x=20
20×3=60公顷20×2=40公顷
(3)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100×3/5=60(公顷)
总之,分析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数学思想基础,有助于教师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基于这种正确分析的学生活动设计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儿童的思维活动,才能更好地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解题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