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游戏教案

民间游戏合集(小班)1,摇一摇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身体随着节奏移动。如何玩:

孩子们两人一组,手拉手,一边读儿歌一边模仿摇摆的动作,读最后一句时拍手大笑。游戏重复进行。

用儿歌: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落在外婆桥上,买条鱼烧,头没熟就烧尾巴,跳到龙帝庙里,龙帝看了就笑。

2、厨子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知道蔬菜的名称并玩游戏:

1,每个孩子配一个挂在菜里的胸饰,老师配一个带锅的胸饰。

2.老师介绍:“今天我们来玩做饭的游戏。我的蔬菜呢?”孩子回答:“蔬菜蔬菜都在这里。”3.游戏开始,老师随机选择炒一个菜,问“我们先炒萝卜吧。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孩子回答“萝卜萝卜来了。”老师说:“快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小朋友走在老师后面的时候,全班同时问:“炒萝卜之后炒的是什么?”4.老师再次选择炒某道菜,比如:“炒萝卜炒青菜!蔬菜在哪里?”像这样重复的游戏。

5.孩子听到自己玩的蔬菜名称后,要迅速站起来回答。

6.当老师说“我的菜炒好了”时,孩子们立刻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戏准备:

各种菜肴有几个胸饰,锅有一个胸饰。

3、谁会飞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1,丰富孩子的动物知识和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

2.增强孩子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1,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老师说了一个动物的名字,比如“蝴蝶来了。”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是否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离开座位,做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坐着不动就好。

3.如果孩子判断失误,即使游戏失败,也要停止玩一次游戏。

4、老师说:“蝴蝶飞,飞得高”,小朋友踮着脚飞。老师说“蝴蝶低飞”,孩子半蹲着飞。老师说着拿走了几把椅子。

5.当老师说“蝴蝶飞回家”时,孩子们飞回到他们的座位上。

6.当孩子们飞回自己的座位时,如果他们找不到空位,就会被淘汰出游戏。

7.经过多次比赛,没有被淘汰的孩子就是胜利者。

游戏规则: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数量,尽量保证最终赢家在10左右。

4、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识别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放一段1,放第一段录音,让孩子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

2.播放磁带2。让孩子们仔细听,区分各种动物的不同声音。

3.老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小朋友回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叫”等等。说并逐一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玩法二:在两个空八宝粥罐里放一个或几个蚕豆,组成一对音箱,以此类推,还可以组成“雨花石”、“回形针”、“塑料块”、“木珠”、“弹珠”、“玉米粒”等几对音箱。

1,儿童摇动了一对音管,以区分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音管发出的声音。

2.猜猜哪个容器装一粒,哪个容器装很多粒。

第一次玩的时候,老师要打开盖子让孩子验证。

玩3 1。儿童先后摇动音管,以区分管内不同物品发出的声音。

2.猜猜哪个缸里装的是弹珠,哪个缸里装的是塑料块。

这个班的孩子问早上,唱歌,老师说话,电话铃响,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

录音2:

记录鸡、猫、狗和其他动物的叫声。几对空八宝粥罐,装一个或多个小件物品。

游戏规则:

1,每对音管都标有相同的标记。

2.在这个游戏中,不允许儿童打开盖子。

3.早上的桌游可以自由发挥。(等孩子自己掌握玩法之后)5。拍手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锻炼肌肉灵活性。

游戏玩法:

1.这个游戏的童谣是:“拍手,拍手,拍手,拍手,拍手,拍手,拍手,拍手。”2、老师和孩子面对面,一边读儿歌一边鼓掌。

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然后老师伸出右手和孩子伸出的右手一起拍。

4、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

5、拍手,拍手,拍手:先自拍,然后老师伸出手和孩子伸出的手握手,手背被拍。

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戏的熟练度,直到不看儿歌也能快速做动作。

7、游戏要尽量避免或少犯错误,游戏可以持续三到五分钟。

6.燃放鞭炮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逃生能力;

在游戏中,我们用了一首儿歌“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爸爸带我去放鞭炮,鞭炮放得高,噼里啪啦,快跑!”在这首儿歌中,首先让孩子知道,放鞭炮要有父母陪同。其次,让孩子知道看的时候要远离。游戏中,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走边读童谣。老师手里拿着“大鞭炮”(鞭炮是用鼓做的,鼓里有雪花)。童谣念:“鞭炮放得高”,老师撒雪花,喊“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孩子们散开,被雪花沾到的孩子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