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与康德之间的深刻分歧体现在对什么性的不同态度
哈曼与康德之间的深刻分歧体现在对个体性的不同态度。
哈曼的学说深受他生活的时代及其身世的影响。1730年,哈曼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他与康德是同乡,并接受过康德的帮助,最初在思想上也受到康德的影响。
只是后来与康德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才分道扬镳。哈曼的父亲曾做过理发师,后来成为市政浴室的监管人。他本人虽然能进入哥尼斯堡大学读书,但早年接受的教育却很不系统,时断时续,基本上是自学成才。
大学毕业以后,他做过家庭教师,翻译过书籍,为了生存和能够进行学术研究他不得不委身于资助人麾下。1756年,他接受了一个商业使命前往伦敦,这是一次改变他生活的旅行。
他游历了柏林、吕贝克、不莱梅、汉堡、阿姆斯特丹、莱顿和鹿特丹,最后到达伦敦。一路上他竭力享乐,欠了很大一笔外债。他一生潦倒,没有结婚,却同他父亲的一个佣人常年生活在一起,并生育了4个子女。
他一生中最好的职位是海关总署的一名官员。在晚年,他放弃了这个职位,由著名哲学家F.H.雅各比引荐给一位俄国外交官的遗孀。
哈曼在她的家里生活并为她解除精神上的困惑,直至1788年,哈曼在她位于明斯特的家中去世。18世纪中叶,普鲁士的发展在德意志各邦国中是最强劲的,腓特烈一世既是改革家,又是战争狂人,梦想着用武力统一德意志。
但是,哈曼在思想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不能在理性、集权和科学进步的新世界中呼吸”,也没有在改革中受益,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使他转向了神学。伯林认为,哈曼“基本是一个17世纪的人”。